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姜芳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6):92-94
基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从工人阶级的内涵入手,按时间梳理中国工人阶级结构变化的历史轨迹,阐述中国工人阶级历史演变的过程,并从4个方面分析导致工人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6):27-32
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面临着挑战。其实 ,只要我们对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进行科学分析 ,就会发现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我国 ,工人阶级依然是最先进的阶级。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内部结构进行划分和分析,研究中国工人阶级内部阶层和谐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进而提出合理调整工人阶级内部阶层结构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技革命的推动、体制改革的影响,我国工人阶级发生了重大变化.用历史唯物主义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这些新变化,处理好工人阶级内部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竺勇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17(6):91-9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人阶级发生了全方位的变化。主要有结构、劳动特点、就业方式、分配方式、 私营企业中工人地位及其工人阶级先进性含义等诸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孙恩泽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3):161-162,118
当代工人阶级的新变化使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遇到挑战。然而,只要我们对这些变化进行科学分析,就会发现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无论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工人阶级依然是最先进的阶级。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不容质疑。 相似文献
7.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但是新变化及新情况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应剖析产生这些新变化的原因,并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些新变化。 相似文献
8.
孔德永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48-52
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阶级结构上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引起了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的不同思考,提出了工人阶级"中产阶级化"、"工人阶级一体化"和"无产阶级消失论"等观点,如何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新变化,直接涉及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的重大问题。尽管当代西方的工人阶级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有关工人阶级涵义的论述,工人阶级仍然是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是社会主义变革的主体的论断仍然没有过时。 相似文献
9.
胡为雄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
本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当代社会的上层建筑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保持其民族特质和国家利益优先的前提下,日益趋向世界化和国际化;在以政府机构和官方组织为主体的上层建筑得到加强的同时,另一种存在于各民族、各区域和国际间的“非政府组织”和非官方组织的上层建筑也迅速发展起来。当代社会上层建筑的结构性变化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主要是它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职能空前突出,介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中介环节”和亦此亦彼的综合物愈来愈多地涌现出来从而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郭龙生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73-82
文章提出了语言规划及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定义及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方法:地位规划的方法--行政方法,自上而下;本体规划的方法--学术方法,自下而上;传播规划的方法--多种方法,上下结合. 相似文献
12.
霍广田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要命题之后,学术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给予极大关注。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所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全面、深刻分析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深入分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运行模式,掌握模式产生的作用以及基本原理,以便运用这些推动理论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刘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6):11-14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揭示了英国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道德面貌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对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中国社会道德状况、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新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1):10-16
马克思主义兼具对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对资本的逻辑进行批判的双重功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创造性的制度实验相一致的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的基础和核心。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考虑过如何为市场经济制度的正义性进行规范和辩护,所以,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便需要对两个问题作出回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从其产生之初就以否定市场经济制度和批判资本的逻辑为目标的理论,是否可能包含关于市场经济制度之正义性的正义理论?第二,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以科学认知的方式揭示社会历史之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其中是否可能包含作为规范理论的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5.
当代中国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晓虹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2,39(3)
当代中国研究是自l949年后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社会科学界形成的有关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诸方面的多学科研究,当代中国研究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它的具体形态是社会科学理论的流行范式和中国杜会的开放程度互动的结果,因此今天它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参与的有关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绿色发展是“绿色”和“发展”的辩证统一。“绿色”既是“发展”的方向,也是“发展”的方式。“发展”既是“绿色”的目的,也是“绿色”的保障。而无论“绿色”还是“发展”,都内在地包含着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绿色”不仅仅是保障人类持续发展的手段性条件,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进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审美情趣。“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财富增长,更是个性自由、生活境界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没有深厚的人文根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绿色发展。就当代中国而言,一方面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前提下将人文关怀内蕴于发展规划和制度安排,另一方面必须在整合各种思想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人文生态教育,努力夯实社会主义绿色发展的人文根基。 相似文献
17.
李金珠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7-10
本文从分析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实践意义、历史地位等角度,论证了邓小平理论是解决当代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唯一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18.
唐建兵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31-135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泛起以两篇论文为发端,勃兴以三部书曲为标志,推演受系列事件的刺激.其泛起勃兴的成因是纷繁复杂的,既来自对80年代国内社会思潮和西方“蔚蓝色文明”的再反思,又出于对国家屈辱历史、民族美好未来的重新思考;既受到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冲击的影响,又是民族主义历史记忆复活的结果;既源自对新帝国主义的威胁与欺凌的反抗...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场域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长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3):25-2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中国极速膨胀,迅速壮大为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足鼎立的社会主干性文化形态,并不断向主流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场域急剧扩张,使中国文化的生态格局发生根本变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以国家权力为支撑的单向度"灌输"路径,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建立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长效良性互动机制,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深植根于大众文化的沃土,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话语"。 相似文献
20.
唐小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6):86-87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文章就新时期工人阶级的概念、工人阶级的构成等方面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阐述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