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世纪》2012,(1):117-119
日前,关于政务微博开通的报道频繁见于报端。2011年11月17日,北京新闻发布厅宣布正式上线,一次性“打包”了21个北京市政府部门和6个政府部门发言人,引发了强烈舆论关注。11月28日,上海市新闻办发起的“上海发布”官方微博正式上线。  相似文献   

2.
李沅 《金陵瞭望》2011,(18):30-31
近日,南京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微博建设的意见》。南京目前已有60多个政府部门开设微博,发布信息、服务群众、和网友热情互动,“微博问政”已渐成政府信息公开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开通了政务微博,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分析政务微博的传播方式和特点,结合相关案例,从正负两方面分析了其对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模式的影响,进而提出新媒体语境下政府部门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根据2010年微博年度报告,微博对当下网络舆论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网民爆料首选方式。为适应新媒体发展趋势,各地政府纷纷开通政务微博,与网民沟通引导网络舆论。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新浪微博2011年"两会"期间的政府微博进行研究,尝试通过"两会"微博管窥中国政务微博的主要传播特征、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政务微博的未来发展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是现代网络技术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型政府、诚信政府的有机结合。政务微博通过其先天性优势、"蝴蝶效应"和"长尾效应",对公共管理形成独特的作用机理,对社会管理创新与公共管理效能的提高意义重大。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取决于四方面的条件,即政府机构、官员在参与过程中能否充分发挥各自的角色作用,体察民情民意,实践网络问政;能否有针对性地将不同类型的政务微博应用到公共管理实践,以避免政务微博内容的形式化;开展政务微博的制度保障机制是否健全,以规避政务微博应用主体不作为等行为;能否以先进经验和方式为指导,以明晰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华魂》2012,(22):54-55
国庆长假,有一个岗位更加繁忙,这就是政务微博的运营人员。仅10月6日,广州市公安局的"广州公安"与广东省公安厅的"平安南粤"联手,共发出191条微博,24小时不间断更新交通状况。在这一天,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成都和广州等七地政府新闻办和公安局的12家官方微博平均发布28.5条微博,其粉丝总量达到2439万,远远超过当地党报的发行量。政务微博成为官民沟通、良性互动的新平台。"警民直通车一上海"截屏介绍了一位民警的  相似文献   

7.
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政府社会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简述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引入拉斯韦尔传播过程"5W"模式,对政务微博与政务微信的应用进行多维比较,结合二者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定位差异化、功能简捷化、账号矩阵化和运营规范化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8.
雷佳 《国际公关》2023,(20):104-106
随着微博的不断发展,政务微博对打造服务型政府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政务微博对突发事件舆情的演化也起了一定的作用。2015年8月12日晚发生的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是近年来影响较大的公共突发事件,本文剖析该事件舆情演化的走势,研究分析了政务微博对突发事件舆情演化产生的作用,指出该事件中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同时运用意见领袖理论和反沉默螺旋对该事件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雅安地震发生后5天内几个政务微博账户和传统媒体微博账户有关这次地震的微博文本作为分析样本,运用新闻框架理论,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展开文本框架分析,探索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在灾难传播中的框架表达异同。研究表明,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的高层框架表达没有显著差异;中层框架中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都注重传播自身评论和引入先前事件信息,但在引用外界口述信息时出现差异;低层框架中正向价值导向的微博文本在政务微博和传统媒体微博中都占优势地位,但在信息来源的倾向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从两个舆论场着手进行分析,说明在新舆论形势下,网络舆论需要政府干预,而政府也开始重视网络舆论场。分析了政府干预网络舆论场方法,指出了其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微博问政这一新方法,并剖析了政务微博"可以减少谣言散布","转变政府形象"等功能,以说明政务微博可以为政府搭建良好的干预网络舆论的平台。  相似文献   

11.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信息服务的重要网络平台,公众满意度是衡量政务微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标准。首先阐述了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和基本作用,分析了政务微博的基本内涵和主要影响因素。借鉴经典顾客满意度模型,结合政务微博服务的基本特点,构建了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度指数模型,使用Lisrel方法对该指数模型进行检验和参数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客观和合理地反映政务微博服务公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微博有助于组织将公众引入对话传播,从而建设组织-公众间的对话式关系。从对话传播的视角,以Kent和Taylor的"网络对话传播原则"为分析框架,对10个政务机构微博的200条微博帖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政府微博的对话传播现状,并在3个假设验证的基础上,为政府如何有效地通过微博进行对话传播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政府政务微博平台的发展对政府行为和公众参与产生了深度影响,也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以利益相关者及委托代理等理论构建公众参与、政府行政和地方政府资源能力等因素对政务微博平台政府信息发布影响的理论模型,并根据2013—2018年我国29个城市政务微博平台信息发布与公众参与大数据及统计年鉴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务微博平台上用户的参与行为包括关注、评论及转发微博等行为会促使政府更多地在平台上发布信息;行政级别越高,政府越会在政务微博上发布信息;优质的政务微博运营依赖于所依托的政府的资源能力,政府资源禀赋对政府政务微博信息发布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后,微博反腐功绩卓著,一批官员相继落马,彰显微博反腐巨大正能量,但是微博反腐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陷。为了最大可能地凸显微博反腐正能量,抑制其负能量,应至少从政务微博与草根名博的结合、网上与网下的结合、"防腐"和"惩治"的结合三个方面入手,以期微博反腐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政务微博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新模式。我国政务微博在实践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三种模式,未来发展应注重普及正确的运营理念,提高公务人员的新媒体素质,明确规定各类政务微博的功能,建立合理完善的政务微博开通、认证、组织管理、信息发布制度,形成科学的运营体系和管理队伍,统一政务微博的信息浏览平台,整合线上资源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协同社会管理,建立由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6.
社交媒体在我国发展迅猛,政务微博顺时而生,成为我国政务传播开放体系的先行者。我国的政务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和网络谣言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其运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不断更新,政府要构建WB2.0时代政务传播开放体系就要适应社交媒体"话题"模式,合理布局定位各类社交媒体在政务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塑造体制内网络红"V",破除网络谣言,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7.
政务微博迅猛发展,是创新社会管理一种有益探索。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政务微博发展经验,针对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应用,提出三点建议:通过政务微博进行网络舆情监测,实现源头治理;通过政务微博的互动功能,实现动态管理;整合政务微博,网上网下配合,实现突发事件的有效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8.
政务微博融合了网络社交媒体和公共管理官方媒体的双重特性,使用便捷、管理简单、影响广泛、信息权威,能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的不足,是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效能的新利器。本文从政务微博的公共服务职能出发,针对当前我国政务微博应用存在的“服务功能破碎”和“服务流程混乱”等问题,对政府公共服务流程重构、政务微博理论模型和政务微博模型的实践路径做浅析,设计面向公共服务的政务微博框架。  相似文献   

19.
基于自媒体特征优势而凸显出其实用效能的政务微博已被纳入各国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之中。由模式演进与中西方研究状况可知,行政伦理研究正趋于规范化,责任意识凸显,基于政务微博的行政伦理研究日渐重要。我国政务微博发展可划分为微博示政、微博问政、微博行政三个阶段,可通过案例分析、概念凝练、运行过程和规约方式研究来构建合乎理性的政务微博条件下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多学科交叉及其不确定性决定了基于政务微博的行政伦理研究必然要涉及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电子网络技术等多学科领域。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实证主义、系统整合、历史与逻辑统一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最终通过制度安排来实现伦理规约。  相似文献   

20.
与政府原有的公共服务模式不同,政务微博对公共服务模式的创新体现在:重视新媒体渠道、建设新媒体平台;创新政府公共服务范围、扩大政府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政务微博要想在未来取得长足发展,应提高政府机关的整体媒介素养,实现从主体变革到观念变革。对于政务微博的管理,要实现政府权力下授至"沟通第一线",要深化创新、整合服务,要加强政务微博绩效评估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