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爱华 《社区》2014,(28):53-53
母亲住在郊区,去母亲家一次,需坐长途车。因为这个,也因为工作忙,成家后,我们姐弟四人各忙各的,去看母亲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了。重阳节那天,我回去看母素。4个小时的旅途,让我觉得很是疲惫。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到母亲的小院前。  相似文献   

2.
童小娟 《新少年》2011,(5):16-17
我的妈妈名叫波莉。在我进入堪萨斯城的一所学校读书那年,妈妈也结束了长达十多年的家庭主妇生活,应聘到我们学校,做了一名校车司机。  相似文献   

3.
每天傍晚,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作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地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  相似文献   

4.
胡逢掖 《老友》2021,(4):24-24
最美人间四月天,到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风柔柔的,阳光暖暖的,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然而,在祭扫先辈的路上,我无心欣赏美丽的风景,眺望母亲墓地方向,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漫上心扉。我的母亲叫钟掌英,是个特别勤俭的家庭主妇。她18岁和父亲结婚后,在无计划生育的环境下,陷入了越穷越生的恶性循环,生了13胎,最后只养活了我们7兄妹。面对上有双亲下有一大群子女的大家庭,母亲总是节衣缩食,孝敬老人,呵护子女。  相似文献   

5.
胡帆 《山西老年》2008,(6):24-25
芸芸众生中,同名同姓者有很多。但能够相互认识,甚至成为至交者,则相当鲜见。令人称奇的是,在省城太原,竟有一对鲜为人知的同名同姓的"好兄弟"!他俩,一个是"笔杆子",一个是"枪杆子",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他俩,一个是蜚声三晋的名记者,一个是身经百战的老英雄;他俩,在半个多世纪的相处中,相互间的感情浓缩成了一杯陈年的老酒,令人陶醉,让人叹服。如今,他们虽都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但他俩从出生时起,便共同拥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姚文锦。  相似文献   

6.
我的红薯情     
黄其庄 《老友》2013,(11):20-20
我从母腹中“哇”的一声落地,就与红薯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民不聊生的年代,母亲生下我之后又患了一场大病,一点儿奶水也没有,家里只好用大米磨成粉,加上薯糖,蒸成米糊喂我。出生七八个月以后,我就可以直接吃蒸熟的红薯了。母亲说,我婴儿时吃放了薯糖的米糊还很“霸道”,不吃得饱嗝连天决不肯停嘴,否则就会大哭大闹。而且还很奇怪,我对别的糖不感兴趣,据说有一次好不容易搞到一点白糖,放到米糊里以后,我就吃得不那么起劲了。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中国比日本经济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对女子教育和女子教育目标定位的失误。主张家庭主妇回归家庭可以减少离婚,满足孩子的安全感,减少问题少年产生,缓解就业压力使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但家庭主妇回归家庭也有可能出现如丧失经济来源引起的心理失衡,男性的低工资难以养家,回归家庭感到生活苦闷等问题。政府应从国家利益出发,从理念上鼓励家庭主妇回归家庭,当教育母亲,认同家务劳动的价值,从政策上解除家庭主妇回归家庭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8.
何伟良 《今日南国》2014,(12):32-32
每一个夜晚的来临,一听到我下班回家叩打门环的声音,父母便像赛跑一样一前一后争着为我开门,总怕被对方抢了先.母亲的脚步细碎而轻柔,父亲的脚步则如重锤般有力,跺得地面“咚咚”直响.因此,尽管母亲非常地努力,但总是比父亲慢半拍,为我开门的似乎永远都是父亲!有时候母亲也会站在父亲身后大声地嗔怪:“平时让你干点事,你磨磨蹭蹭慢慢腾腾的,一听到儿子回来你跑得比兔子都快!”父亲此时总是呵呵的憨笑两声,但并不驳斥母亲的话.门在开启的瞬间,我照例能听到两声一高一低、苍老而亲切的问候,随后老两口就像勤务员似的,一人给我推自行车,一人帮我拿包,让我尽享“领导”般的待遇.就这样,父母一前一后紧紧相随的身影,或重或轻的脚步声,或高或低的问候声,一直伴随我走过了一年又一年……  相似文献   

9.
57年前的1953年,法国女孩和中国小伙在西子湖畔定情,却最终无奈分离;57年后的2010年中秋前,法国奶奶和中国爷爷终于修成正果,喜结连理……  相似文献   

10.
母亲     
黄敏 《新少年》2009,(7):43-43
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却很有眼光。在有人说农村女孩儿读书无用的时候,她却仍旧一心一意地支持我读书。  相似文献   

11.
陈浩 《山西老年》2014,(3):32-32
自从以写作为专职,家里的大小事儿多半都由老公打理。每天他早早地起床送两个孩子上学,然后又急匆匆地赶去上班,下班路上顺道去菜市场买菜回家,每天学校、公司、菜市场、家四点一线的生活雷打不动,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从没听他说半个怨字,是个不折不扣的贤夫。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我打电话向母亲询问她需要什么,没想到她却笑呵呵地说:"你不是打钱给我了吗?还要买东西干什么。"原来老公偷偷地帮我汇了钱。我娘家人的生日,老公比我记得还清楚,除了母亲的、小妹的、奶奶的,他还记得外婆。  相似文献   

12.
弟弟,不哭     
未兰 《今日南国》2009,(14):72-72
高三那年,有一次从学校回家,恰巧碰到弟弟从工厂里回来。弟弟回来后笑嘻嘻地说:“妈,我被工厂开除了。”母亲以为自己听错了,被工厂开除了还没心没肺笑嘻嘻的?这是弟弟第二次被开除。他第一次被开除是在学校,那时弟弟上高一,因为和几个地痞打架,被学校开除了。被学校开除后的弟弟成了父亲和母亲的一块心病,后来,父亲提前退休,弟弟顶他的班进了工厂。可上班不到一年,他就与车间主任又干上了,弟弟说那个车间主任又好色又坏,他看不惯。  相似文献   

13.
小雪 《社区》2002,(10):29-29
晓美结婚后,没有再工作。她说为了丈夫的事业,她甘愿在家带孩子,甘愿做家庭主妇,天无想着烧什么菜才能让丈夫爱吃,每天她都早早地准备好晚饭,等他回来。开始时,丈夫还能按时归来。可后来他却三天两头不能准点回家了。女人总是很敏感,于是晓美就开始怀疑丈夫是不是有了外遇了,丈夫一回家就不住地盘问他。丈夫工作本来就挺累,加上这一闹,夫妻关系便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14.
九岁,她撅着嘴回家。忙于家务的母亲,一直到晚上入睡前,才发现女儿的异常,平日唧唧喳喳的她今天话特别少,拥有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默。  相似文献   

15.
刘保明 《山西老年》2013,(11):29-29
一个穷人为给患绝症的母亲治病,卖掉家里仅有的衣被和锅灶,跋山涉水到深山老林里去采药。他的孝心感动了神仙,神仙扮作一老翁下凡,送给穷人一个“如意算盘”,称有什么愿望只要拨动算盘珠子就可实现。穷人第一愿望就是希望母亲病愈,他拨了一下算盘珠子,母亲的病很快就好了,穷人兴奋不已,又连续拨动算盘珠子,要吃要穿要金要银,他很快成了富翁。然而,他仍然不满足,再拨动算盘珠子,没完没了地要……这一下神仙生气了,便将他的“如意算盘”和由其带来的所有财富全部收回,使他又回到母亲得病时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刘克宁 《山西老年》2011,(12):27-27
1959年农历八月十五,学校放了一天假,让学生回家过中秋节。那年,我十岁,正在读小学。我回家后正赶上队里分菜。父亲去世得早,家里只有我和母亲。母亲让我拿了个篮子去分菜,说:“上午队里分了半斤羊肉,看队里分啥菜,回来妈给你做饺子吃。”  相似文献   

17.
老怀 《老友》2012,(9):54-55
“孝子弑母”被判刑 他叫邓明建,今年41岁,小学文化,四川省阆中县金子乡人。早在1993年.邓明建的母亲李术兰就已中风半瘫。邓明建有两姐一弟,但母亲日常治病基本由邓明建负担。邓母常说,4个孩子中就属邓明建跟她最亲。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08,(20):59-59
法国《老人周刊》的记者伊莎接到主编比尔的指派,让她去北部的坦尼小镇给世界上最长寿的老人、122岁的索菲娅太太做一个专访。 次日,伊莎几经辗转到了偏远的坦尼小镇。见到了鸡皮鹤发的索菲娅太太。索菲娅太太无儿无女,五十年前,她的先生去世以后,她就孤身一人生活存她先生留下的那所大宅子里。  相似文献   

19.
舒丽华 《老友》2014,(7):42-43
我有一个忘年交,也可以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叫章惠莲,年长我20岁。大概是1956年,章老师被派到农村做扫盲工作。那时,我还未到入学年龄,便常常跟着母亲到村里的扫盲班识字因为我人小念字的声音又大,章老师就注意到了我。下课后,她喜欢逗我。我也很喜欢跟她亲近。就这样,我们相识了。扫盲班结束后,我10多年没有再见到她,但她那端庄又和蔼可亲的模样却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相似文献   

20.
叶子来我家那年,我11岁,她4岁。我背着叶子出去玩总是被人指指点点。叶子不知道他们指什么,她总是在我颠颠跑着时,伏在我的背上沉沉睡去。叶子的父母因贩毒被判了死刑,而这是我父亲侦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