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家伙!三化肥袋子‘王八’卖了2.4万多元钱。”这两年,人称“鳖王”的李文平出售成鳖630公斤.收入5万多元。  相似文献   

2.
先谢谢从贵刊上得到快速、神效的药物捕鳖绝招。我家地处汝河岸边,河内有很多鱼鳖,每年春有很多外地人到此捕捉。我也老想找一项快速、神效的捕捉方法,也曾从广告上购买过许多的捕鱼鳖大全、绝招,可一实践,都不实用,见效甚微。在第二期的《专业户》上,我看到李拓出售‘醉捕甲鱼’绝招及药物,又抱着试试看的心情,购回了资料及药物,一实践,果真快速、神效相当实用。我真从内心里感激《专业户》,有了您我致富有望啦!  相似文献   

3.
素有“渔王”之称的捕鱼高手李拓,现向各界捕鱼爱好者隆重推出“一扫光”捕鱼绝技。凡有野河、野塘、湖泊、水库等资源地,利用该技,可将其全部鱼类一次捕净,使你迅速摆脱贫困。无论你信否,事实会令你折服。需者请汇款90元,即邮送试用药剂一份及绝技秘方。详情咨询请附邮资。  相似文献   

4.
白明 《北京纪事》2009,(12):71-74
“绿色造假”的“秘方” 上回说到老D弄来一只假汝窑,没让我挑出一点儿破绽,说他手里有“绿色造假”的“秘方”。至于这个“秘方”到底是什么,老D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而是若有所思地说:“哥们儿,我以为这宇宙间的万物,都是个‘从生到死’的过程!”老D顿了一下,神秘地看着我说:“但是你想过没有?这宇宙万物,它还能有个‘死而复生’的时候?”  相似文献   

5.
我订阅《专业户》杂志已有五年,从《专业户》提供的信息和技术中,我捕捉加工拟黑多刺蚁干四百多公斤,获利四万多元。在《专业户》上,我读到介绍“蚁王”吴志成先生的文章,经去信请教,学会多种疾病的“蚁疗”方法,并且用我自配的药蚁粉治好了朋友久治不愈的乙肝病。我还结合《专业户》总第143期介绍的《药物诱鱼入笼秘方》一文。利用烟碱、香兰素、萤光粉、丁香油、野八角、阿魏等,制成一种特效捕鳖捕虾剂,很受用户欢迎。只是由于原料短缺,无  相似文献   

6.
谭伟 《东方论坛》2016,(1):87-92
据现行《企业所得税法》和已废止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允许税前扣除的企业资产损失,都必须符合“与取得收入有关的”这一条件.从文义上,二者看不出差别,但实际上,二者“收入”概念是不一致的.《暂行条例》所称“与取得‘收入’有关”,是指“与取得‘应税收入’有关”;而《税法》所称“与取得‘收入’有关”,是指“与取得‘所有收入’有关”.《税法》实施后,对于“收入”的认识,一度出现分歧.分歧根源在于税法体系中存在的概念模糊.“应税收入”“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的概念,应重新表述为“应计税收入”“不计税收入”“免计税收入”.厘清上述概念,自然会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维惟有及义,维即逮。《经传释词》卷三云:“惟犹‘与’也。‘及也’。《诗、无羊》曰:‘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笺》曰:‘牧人乃梦见人众相与捕鱼,又梦见旐与旟。’是下‘维’字训为‘与‘,与上‘维’字异义也。《灵台》曰:‘虞业维枞,贲鼓维镛。’下‘维’字亦当训为‘与’,谓贲鼓与镛也。又《书·禹贡》曰:‘齿革羽旄惟木。’《多方》曰:‘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鲁语》曰:‘与百官之政事师尹,维旅牧相,宣序民事。’‘惟’字并与‘与同义。”  相似文献   

8.
笔者是位钓鱼爱好者,除此之外,别无兴趣。几年前就成了《专业户》杂志的读者,里面的实用技术信息深深地吸引着我。最使我难忘的是从贵刊上获悉捕鱼技术信息后,并引进了技术资料,一试成功。我每年的纯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平均每天100多元,最多的一天收入3百多元,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门路。每当我把捕到的鱼鳖运到市场时,顾客便蜂拥而  相似文献   

9.
一、境界的“大小”与“优劣”《人间词话》卷上云: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今案:静安(王国维字)在《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置》中云:“美学上之区别美也,大率分为二种:曰‘优美’,曰‘宏壮’。自巴克(按,一译‘博克’,1729-1797,英国政论家、文艺理论家)汗德(按,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之书出,学者殆视此为精密之分类矣。”此处境界“大小”之分,跟优美、宏壮(即“崇高”或“壮美”)之别,颇  相似文献   

10.
近来,百姓们街头巷议的都是:中央要启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了。因为分配、收入,涉及每个百姓的日子,所以牵动每个人的心。百姓最不满的就是“不公”。难怪许多百姓说“:这几年,眼见着一些‘富人’富得流油;而一些‘穷人’穷得发愁。”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分配带来的不公,已经“熟视无奈”了  相似文献   

11.
词有概括义和具体义。训诂释义与辞书的释义有两个明显的差别。一是训诂解释的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词所显示的具体意义,而“词典”所解释的却是从词的具体义中抽象出来的概括义。如《说文·支部》“彻,通也。”段注:“按,《诗》‘彻彼桑土’,《传》曰:‘裂也’。‘彻我墙屋’,曰:‘毁也。’‘天命不彻’,曰‘道也’。‘彻我疆土’,曰:‘治  相似文献   

12.
王国维“人间词话”卷上云: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按,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按,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干百度,回头蓦见(按,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按,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相似文献   

13.
“诚”是王夫之哲学著作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范畴。正如王夫之自己所说:“此‘诚’字从《中庸》中来”(《读四书大全说》),“盖言诚则已属德”(同上书)。王夫之的这个源于思孟的“诚”,基本上仍是一个表述某种最崇高、最完善的道德原则的概念。有  相似文献   

14.
杨讷同志专门写丁一篇文章《释“天完”》。文中认为:元末农民战争中建立的几个政权都有自己的国号,其中多数以恢复汉族的统治为标志,如韩林儿的“宋”,明玉珍的“大夏”,陈友谅的“汉”。张士诚取国号“大周”,袭用过去历史上的国号,也不难懂。“唯一费解的,是徐寿辉的国号‘天完’。”然后他根据明人赵士喆写的《皇纲录》的解释:“‘天完’非国,寿辉取以为号者,以字形压‘大元’也。”从而受到了启发,于是从“汉  相似文献   

15.
关于资产阶级法权,毛主席最近指出:“这只能在无产阶级专政下加以限制。”毛主席的指示,对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列宁指出:“‘资产阶级法权’,承认生产资料是个人的私有财产。而社会主义则把生产资料变为公有财产。在这个范围内,也只有在这个范围内,‘资产阶级法权’才不存在了”,但“就产品‘按劳动’分配这一点说,‘资产阶级法权’仍然占着统治地位”。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竖子至欹枕一作欲寄江湖客,提拪日月长《杜臆》云:“‘欹枕’,作‘欲寄’者是,寄人则‘提拪’久,‘山风’、‘野露’不俱往矣。”修远则谓:“诸本作‘欲寄江湖客,提拪日月长’,谓欲寄远客,恐其道路之长,徒费时日也。考旧本,乃‘欲寄江湖客’,良是。公此时,方伏枕。‘江湖客’、公自谓也。‘提拪’、指竖子言。见其年年从幽园提拪而归,奖其勤,亦悯其劳也。因(木奈)以写己久客之怀。‘日月长’三字,含悽无限。”上若以为:“‘欹枕’句,公自言多病客居,而竖子年年久从园摘柰提拪而归,一‘长’字,奖其勤,亦自伤久客也。”沧注言:“‘提拪’,谓竖子勤于供事。黄生谓:‘公素提拪此子,故能善会人意。’与前说不同。”按:  相似文献   

17.
复语,是指古代汉语中连续使用两个或几个同义词的现象。正式使用“复语”这个名称来称呼这种语言现象的是裴学海。他的《古书虚字集释》卷一“以”字条“‘以’犹‘为’也”款下列出八条书证,其中七例是“以”、“为”二词连用。裴氏按云:“凡连言‘以为’者,皆是复语。‘以’亦‘为’也。”复语,刘淇则称作“重言”。其《助字辨略》卷二“应”字条引杜子美诗“蓬莱足云  相似文献   

18.
一、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硕鼠》) 句中“逝”字,北京大学《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同‘誓’(用近人张慎仪说,见其所著《诗经异文补释》,张据《公羊传》徐彦疏引此诗作‘誓’)表示坚决之意。”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补充注释”云:“通‘誓’。”均强作假借字释之,值得商榷。按“逝”与“誓”禅母月韵,古字音同,本可能通假,但无明证。《说文通训定声》云:“逝,往也,假借为‘誓’。”杨树达《小学述林》卷一云:“盖《三家诗》有作‘誓’字者,此诗本表示决绝之辞,《三家》作‘誓’,用本字也;《毛诗》作‘逝’,  相似文献   

19.
“不速之客”。有人谓“速”之本字为“(?)”。盖因“速”之本义为“疾速”,“不可能发展出‘召’的意思来”;“(?)”,《说文·言部》:“铺旋促也”,乃“催客人快来吃饭”义,“引申而有‘请’、‘召’之义。”按“铺旋促”三字本身就难理解。故段君云:“未闻,疑有误字。”疑甚是。因为经籍中从未见有此用法。  相似文献   

20.
对语气词“呢”、“哩”的来源,吕叔湘先生和太田辰夫先生均作过考察。吕先生的意见是:“‘呢’即‘哩’之变形,而‘哩’又源于‘在裏’”,“此一语助词,当以‘在裏’为最完具之形式,唐人多单言‘在’,以‘在’概‘裏’;宋人多单言‘裏’,以‘裏’概‘在’,‘裏’字俗出多简作‘里’。本义既湮,遂更着‘口’。传世宋代话本,率已作‘哩’,或宋世已然,或后人改写,殆未易定。”按照吕先生意见,“呢”的来源大体如下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