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修辞格能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而体态语是借助动作和表情汇集的词汇来象征人的心灵、寄予人的感情的语言,在表达微妙的、朦胧的感情方面,体态语具有独特的效应.因而两者常被应用到文学作品中,并且两者常常紧密结合.它们的紧密结合对文学作品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本文将对英美文学作品中两者紧密结合的例句进行分析,体会它们的紧密结合对文学作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耀辉 《兰州学刊》2008,(4):189-191
短信文本使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而这些修辞手段的运用也使得短信文本成为了现代汉语的语言艺术奇葩。短信文本中词语的意义、声音的选择和锤炼,多种修辞格式尤其是一些新颖、别致的修辞格式的运用展现了短信文本特有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3.
短信祝福语是随着手机具备收发短信功能后而产生的一种祝福型短信语言。近几年来,语言学界对短信祝福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辞特点、文化特色和语体分析等方面,而鲜有文章对短信祝福语修辞效果进行专门性研究。笔者在对短信祝福语及其修辞效果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由于文化、心理和交际对象的不同,短信祝福语修辞的表达效果和接受效果也会产生矛盾,从而影响最佳修辞效果的实现。因此,笔者欲通过对短信祝福语及其修辞效果的调查研究,来挖掘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高,手机短信逐渐成为现代人彼此交流的主要方式,其与一般面对面的口头交际和正式媒体上的书面交际不同,是一种在语言上有鲜明特点的应用文体。大量运用修辞以达到发信者所需的交际效果,便是手机短信这一应用文体的特色之一。丰富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短信语言更具文采和生气,文章从修辞这一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5.
语言变异是种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手段。首先提出变异修辞格的概念 ,指出变异修辞格的种种表现 ,然后从语用学和语义学的角度 ,分析变异修辞格的存在前提并探索其存在的理由 ,最后指出变异修辞格的作用及其存在前景  相似文献   

6.
英语移就修辞格的翻译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的“移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格。本文通过分析”移就”的修辞功能,提出移就修辞格的汉译应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即信息传递的原则、美学欣赏的原则和文化重塑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英语谚语中修辞格之使用,使语言更为贴切、意义更加清晰,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懂得修辞格在谚语中的作用有助于我们了解谚语的写作风格和技巧,进而提高我们的语言修养。  相似文献   

8.
韩寒小说中的主要修辞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文学现象被现今社会的各界人士所关注,其主要代表人物——韩寒更是如此。韩寒的语言表达风格迥异,在众多的“80后”作家中独树一帜。通过对韩寒小说文本的详细解读,从具体的语言实例入手,对其作品中所体现的主要修辞格进行全面解析,从而使读者能更好地解读其作品语言风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突出特点与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9.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肌理骨干,是整个汉文化构成的因子。析字是汉语独有的一种修辞格,典型地体现出汉民俗文化的特点。析字修辞源远流长,在文字游戏、政治生活、命运预测,以及在文艺创作等社会语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具有多种语用功能,达到了精湛圆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修辞格在词汇系统中的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栾妮 《社会科学家》2007,(5):207-209
原本突破了语言规约的语言变体,即修辞格,在语言交际中得到人们普遍认可后,又以语言规约的形式在词汇系统中得以固定,成为词汇系统中稳定的成员。从个性、偶发到群体、常用,从突破规则到创造规则,修辞方式的固化是一个历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修辞格是指有别于字面意义的一种表达手段或方法 ,通过修辞格可使讲话或文章变得活泼生动、形象具体 ,使语言富于想象。从语义变异和语用变异两方面对比分析英语和汉语修辞格中的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12.
短信语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求知 《南方论刊》2006,(5):52-53,51
短信语言作为一种时尚而有效的交流工具,将日益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交流习惯。本文就这种语言的构成特点、语体特征、修辞方法和规范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英文隐喻修辞格及汉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辉 《琼州学院学报》2013,20(1):139-140
本文探讨与总结了英文隐喻修辞格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14.
由于仿拟格自身的特点,成为手机短信编写的重要的修辞手段.仿拟短信类型多样,形式丰富,本文首先按仿拟语言单位层次并结合仿拟对象的来源,对手机仿拟短信作全面的分类,结合实例分析各自的特点.其次分析仿拟成为手机文学短信编制的重要手段的原因,并从社会文化背景,修辞层面、心理学、认知机制等方面对手机仿拟短信中的生成和接受作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心理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修辞格的产生与汉民族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汉民族传统文化心理是影响和制约汉语修辞格的主导因素。具象思维使汉语修辞格讲求形象化、感受性;辩证和谐文化心理使汉语修辞格注重和谐互转、辩证统一;含蓄、深沉的文化心理则使汉语修辞格讲求委婉含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英汉"反复"辞格在音、形和分类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既阐明了两种辞格惊人的相似之处,也反映了二者在分类方面表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隐喻在日常语言中到处存在,是构筑概念系统的必需手段.本文以修辞格隐喻为切入点,探讨并区分了从修辞学领域研究的"隐喻"以及从认知学领域研究的"概念隐喻"这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并对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的特征、类别及映射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8.
春节长假是白领们梦寐多时,老板、上司再也无法找理由“侵占”的幸福时光。总算逃离了办公室的格子间,暂时躲开让人备感压力又艰辛的工作,以为偷得七日清闲,却不然,  相似文献   

19.
具象直观文化心理主要表现在汉民族习惯于凭直观去感知外在事物的表象。具象直观文化心理是多种汉语修辞格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使其呈现出生动形象的特质。受此种文化心理影响的意象化修辞格主要有比喻、比拟、通感、借代、拈连、列锦等。  相似文献   

20.
王擎擎 《南方论刊》2007,(11):54-55
本文探讨的内容是语言中的重言式"A是A"和矛盾式"A并且非A",出现这两种句式的原因以及这两种句式在语言中所起到的语用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