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朱光潜从一个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的角度,以中西交融的文化视野对散文的本质和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认为散文是"有文学价值而不具音律"的纯文学作品,指出散文具有"吐肚子直书"、非"零度风格"和"直悟"性特征.他的散文思想不仅在现代散文史上具有独特价值,对当代散文创作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是近年来当代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主要借鉴吸收了现代西方现象学和解构主义哲学家们对西方传统"在场形而上学"的批判及其在此基础上所建构的"在场"思想,在场主义散文理念的提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中的"尚质"文艺观的回应。在继承以往有关"在场"的理论资源的基础上,在场主义散文理念代表人物也有所批判和发展,并赋予了"文学在场"以一定的新的内涵。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主要体现在其核心概念"四非"说和"五性"说上。在场主义散文的文学在场观,既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僵化的散文观的消解精神,也体现了一种坚守文学的意义、真理和社会意义的主体性和现代性精神。在场主义散文的兴起及其散文理念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树立起了一个标杆,对扭转当下文坛的一些浮泛风气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散文"与"艺术散文"是当前散文领域中颇有影响的两大理论主张,它们的观点大相径庭。虽然如此,它们却也有相通之处,即它们都重视散文的艺术魅力。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优劣参半,为了共同的目标,它们理应并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文化散文"是中国散文界当红的散文品种,其代表人物是余秋雨.余秋雨的散文从<文化苦旅>到<霜冷长河>,是一个逐渐遗落"散文"和"文化"的过程,也是他的散文观从高谈阔论"人类整体感觉"下降为强调"困惑"对散文写作的重要性,到最终声言自己"谈不上什么困惑"的破产过程.从大散文现象的兴起至败落这一过程审视余秋雨文化散文现象,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市场化环境中,俗之妆扮为雅,雅对于俗的包装,以及俗对于雅的败坏这一文学史中常见的雅俗关系的再次体现.  相似文献   

5.
忧患意识是儒家艺术精神的核心,周作人散文的忧患意识与儒家艺术精神具有渊源关系.早期杂文的感时忧国、闲适小品的人生忧思和抄书体散文的历史忧患贯穿在周作人的散文创作中.忧患意识也是周作人散文"浮躁凌厉"和"苦涩"特色的形成和转变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小品文由前期浮躁凌厉之巅向平和冲淡之谷转变,追求一种闲适蕴藉、"自我表现"的趣味之风;但透过其柔和的笔调,却又可以发现其散文貌似平淡实质蕴含"苦"和"涩"之味。由此,构成了其小品散文存在平淡与苦涩矛盾对立纠缠的二元风格。具体言之,"平和冲淡"不是周作人散文的唯一风貌,"凌厉苦涩"也不是周作人散文的仅有格调。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既"平和冲淡"又"凌厉苦涩"的,是由辐射性与内敛性这二元相结合的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对立又纠缠。周作人小品散文纠缠于二元之间的复杂风格,既让我们看到了其散文丰富多彩的一面,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颇受争议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散文"真实性"是散文研究中一个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肯定或否定者往往着眼于散文众多品种中的一部分立论,虽然言之成理,有所依托,却失之片面.面对纷繁复杂的散文品种,只有区别对待,当虚则虚,当实则实,才能切合散文文体的实际.不宜笼统地将散文称之为"真实性"文体,将真实视为散文的首要特征."真实"不能涵盖所有的散文品种,也并非所有的散文均能虚构.  相似文献   

8.
散文的主体性在郁达夫、林语堂的眼里是"个性"或"性灵",而在张爱玲的散文世界里则是与伦常日用密切关联的"俗"身。在散文中,她对日常生活审美性的把握,对冷暖人生的特别体悟,透出一股结结实实的生活气息。张爱玲的散文是关于生活真实和灵魂真实的记载,展示了多重文化角色冲突、挤兑中的张爱玲的复杂性。被"言说"的角色,反倒被生活的真实角色所消解——这是张爱玲散文创作给我们留下的复杂感喟。张爱玲在她的散文中宣泄其反叛情绪,而这种反叛锋芒莫不在现代和传统的对立中被耗散。接连不断的"思想出轨"和最终却还是回归到传统的悖性,构成了张爱玲悲剧的独特性。这也是张爱玲散文在与其小说对读中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余光中重诗轻文,把散文视作诗的附庸。他心目中的现代散文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这对于抑制过于随便、松散乃至轻浮的散文有所裨益,但也有明显的偏颇,即未能把握散文美的特质———自然。诗笔可用于散文,但失去了节制,便适得其反。他的散文创作意在实践以诗为文的理念,其成就,说明以诗为文作为一种艺术追求无可非议;其局限,说明散文中的诗质应有所节制。余光中后来对散文美有所认识,提出了"本位散文"的概念,但因为重诗轻文的理念未能根本改变,故而所作"本位散文"成就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唐双宁具有艺术家和金融家的双重气质,其散文在很大程度上既是他人生经验的浓缩和人生智慧的升华,也是他对文化力量的真切感受,表现了作者自己的"通道"之路。他的散文既有对时弊的针砭,也有对理想的渴望,渗透了他感时伤怀的见识和智慧,是政治家的散文;在剖析事物时既能透过事物的正面看到反面,也能透过事物的反面看到正面,是思想家的散文;不但对家乡的山水满怀深情,而且对贫穷地区的人民也有深切关怀,在一定程度上是孝子的散文。  相似文献   

11.
聊城文化中"孝"、"真"、"美"的元素,深深影响了季羡林的散文创作,使他的散文具有了思亲爱国,表真情、说真话以及"惨淡经营"散文美的特点。从中我们既可看出地域文化与季羡林散文创作之勾联,也可了解其散文在当代散文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散文有纡徐含蓄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他在散文创作时成功运用转折法有关,这种转折法又可分为明转法和暗转法两类。这种散文创作方法是他主张"熟"的创作理念作用的结果,也是欧阳修散文风格学韩而不类韩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对建立宋代散文审美风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进入90年代,散文出现了热潮,"学者散文"的大量涌现是其中最为突出的现象,然而"学者散文"由于其自身情理合一的审美特质,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或情伤于理或理伤于情等种种危机,文章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散文如何实现"突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诗歌与散文的文体之争,是我们这个时代写作中一个最具戏谑色彩的隐喻之一.当一位诗人转向(也许只是间或)散文写作,其不仅是在探索着散文的文体可能性,而且力图保持其作为诗人的身份;也就是,在写作中他既维护诗歌与散文的界限,又试图将诗歌的结构方式(而不仅仅是气息)渗进散文或转化成散文的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其散文和诗歌构成了一种"对位"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来说,是属于散文的年代.余秋雨利用其学者身份一路且行且写.在他的纵横想象中,一种新的散文体式--大文化散文也应运而生.然而,由他所开创的"大文化散文"也对其创作形成了制约而难以突围.  相似文献   

16.
自现代至当代,散文的创作、批评和阅读都经历了一个嬗变的过程.这里从散文"规定性"的打破、"停"的审美接受和"虚拟"的陶醉三个方面阐释了新时期散文审美特征的嬗变所带来的读者审美接受的嬗变.在此基础上,指出市场和读者促使散文走俏,同时也致使散文堕落,对此散文作家要正确看待这一变化,并适度引导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7.
"五四"是一个解构与建构的时代。就散文文体而言,诸如"美文"、"纯散文"、"絮语散文"等的命名与释义层出不穷;已有的"散文"、"小品文"的指称,在新的语境中被作出新的阐释。种种的命名与阐释,反映其时散文研究者对散文文体属性的体认与理解,形成了现代散文的基本范畴和文体要旨。  相似文献   

18.
欧阳修以其"文章道德为一世学者宗师"。他的散文,具有幽情雅韵与纡徐婉曲之美。它的形成,来源于欧公的涵养和学问;也与有宋一代三教合流的社会思潮有关;再加上欧阳修在仕途上屡遭挫折,这就更促使主体意识逐渐转向内观自省,从而使他的散文具有了这种风神。第二,平淡质直与条达疏畅,是欧阳修散文又一重要的美学特质。这是我国古代散文以"实用求审美"这一最高美学追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欧公视"言"、"事"为一体的产物,当然与宋朝最高统治者曾多次下诏纠正浮靡文风也不无关系。第三,容与简易与凝练自然,是欧阳修散文又一显著的美学特质。这首先得力于欧公那认真踏实、一板一眼的审美习惯和刻苦用功的严谨写作态度;其次,来自于欧阳修知性反省的理性思考、尚辩驳的思想倾向;再次来源于他那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相似文献   

19.
在赴台的五四一代作家中,台静农和苏雪林有着许多共性的方面。他们都是"五四的产儿",也走过了大体相同的人生道路,集作家、教授、学者于一身。他们的散文创作都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而在具体的创作路径、创作领域和创作方法上,二者散文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在台湾当代文坛上,台静农和苏雪林成为五四文学薪火的传播者。在他们的影响和启示下,台湾散文界形成了学者散文和"闺秀派"散文两个创作群体。  相似文献   

20.
"文学散文"、"白话散文"、"美文"、"纯散文"、"随笔"、"絮语散文"、"散文小品"等是研究中国现代散文的几个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的共同指向是现代散文"现代性"、"自由性"、"真实性"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