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诞生以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发展,即向工人阶级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曾经展开过两次激烈的争论:第一次是在本世纪初期,在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围绕着“灌输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第二次就是最近两年来,我国报刊上开展了关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讨论以后。最近,有的同志  相似文献   

2.
词的发展步履艰难,先是经过了几百年的涵养,最后才乘着西蜀和南唐两艘小船,在风雨飘摇中,摆渡到了宋代社会这个“大海洋”中.经过宋代词人的推陈出新和苦心经营,终于蔚成大国,跻身于姹紫嫣红的宋代文坛.那么,宋代词人又是在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指导思想支配之下迈着艰难的步伐去完成时代所赋于的“任务”呢?从总体倾向上看,可以分为三个系列:其一为自歉、自谦、自嘲和自责式的词体论,其核心是“词为小伎”和“词为诗余”论;基二是“自是”式的词体论,其核心是“词别是一家”和“倚声”说;其三是“自尊”式的“词为诗之苗裔”论.这三个系列各有秋千,鼎足而峙,所持的见解和代表的倾向各不相同,构成了宋代词论家有关词体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灌输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例如,灌输法可以快速地传递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灌输法也可以通过反复强调和重复灌输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等。灌输法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曾经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随着灌输法不断被扩大化和异化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填鸭式”“强制化”等色彩,使得对灌输法的污名化也走向高潮,这些污名化的观点主要包括:价值层面的“无用论”,时空层面的“过时论”,以及道德层面的“强制论”等。  相似文献   

4.
对教学中灌输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上反对灌输是近年来出现的现象。本世纪前,灌输和教育是作为同义词而交互使用的。直到1934年,在一本重要的词典中,才第一次在灌输这个词的词义上加了贬意。1934年版的《韦伯斯特新国际英语词典》对灌输一词作了这  相似文献   

5.
引 论 语言学理论中存在大量两两相关的概念,如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乔姆斯基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等等。这些相关的概念对子被称之为“语言对立体”。本文试以现代汉语为对象,考察词汇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一对语言对立体:高语境词和低语境词。 一个词语符号,在孤立状态(如在同典中)中,其意义是概括的、多义的、不确定的;而只有处于语言使用中它才是具体的、单义的、确定的。因此,语言使用环境具有消除词语符号意义不确定性的能力。“倘若没有语境,符号就会残缺不全。”  相似文献   

6.
<正> 长期以来,有这么一种观念,认为文学的“俗”是大众化的标志,“雅”则是脱离大众的;宋词是结束在提倡雅正的张炎等人的手里,所以是词的雅化导致了词自身的衰落。这样,词论中的雅正说历来也就受到过分的贬低。这种情况是应该引起注意的;对雅正说这一词学中内涵极为丰富的重要的理论课题是值得深入进行讨论的。词的雅化是两宋词的发展的趋向,而词论中的雅正说则是南宋词论的中心命题,它  相似文献   

7.
达米特的“意义使用”论主要是对后期维特根斯坦“意义即使用”论的一种辩护和发展。为了回答 “意义使用是否包含了话语所表达的内容”这个一问题,达米特试图把“使用”与隐含知识相关联,通过语言使用者实际使用语言意义的能力来把握和理解语言使用者关于语言意义的隐含知识,使语言意义的使用与语言意义的隐含知识相统一。他的“意义使用”论表明了其认识论立场,但要使其“意义使用”论通过语言使用者实际使用语言意义的能力达到理解语言意义的目的,必须具有形而上学假定,否则,其“意义使用”论易于使其“意义使用”论走入相对主义漩涡及无法回答“意义是什么”这一元意义理论问题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目前,学术界对“灌输论”的首倡者看法不一。事实上,“灌输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原理,是一代代马克思主义者不懈努力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构成了“灌输论”的思想源头;考茨基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进行了出色的发挥,赋予了“灌输论”初步的比较系统的理论形态;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了新的理论创造,形成了科学的、完整的“灌输论”观点体系。  相似文献   

9.
引言 艺术,这个词,在中国古代的《后汉书》(安帝纪)和《晋书》(艺术传)等书里就看到了。它的广义是指一般的技艺和学术,狭义则指咒术、占卜术等,同我们现在使用的“艺术”这个词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现在使用的“艺术”一词,是在明治维新后被广泛运用的英语的“art”或德语的“kunt”的译文,不管是在本文或现代日语中所使用的“艺术”一词,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10.
宋代诗论和词论中的雅俗观之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就发展趋势而言,偏重于“会通雅俗”与“重构雅俗”之别。二是就内在结构而言,是“文”“质”之异。三是就情感倾向而言,侧重于“褒扬”与“贬抑”之不同。四是就审美理想而言,主要是“枯澹”与“清空”之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传承中呈现出不同的特质。辨析宋代诗论与词论雅俗观,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厘清宋代诗论与词论雅俗观中的复杂内涵和其内在要素之间的复杂关系,还有助于重构雅词词统。对“永依声”和“声依永”的探讨有利于我们恢复传统的歌诗传统,为中国文学理论的建构提供有益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古希腊哲学家中,亚里士多德是研究“发生”问题最多的一位,他深度介入生物学、物理学和形上学的研究,提出了丰富的发生论思想。本文梳理亚里士多德在生物学、物理学、形上学等三重语境中使用“发生”一词的不同内涵,总结亚里士多德在这三个领域里的发生论思想。在生物学语境中,“发生”的主要含义是生殖,亚里士多德在此领域中提出了动物后生论的思想;在物理学语境中,“发生”的主要含义是个别事物或宇宙的源起,亚里士多德在此领域中提出了宇宙生成论的思想;在形上学语境中,“发生”的主要含义是实体的产生或生成,亚里士多德在此领域中提出了实体生成论的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发生论思想具有原创的意义和价值,对后人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12.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情论,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情表现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情”与其他创作因素关系的考察。上述三方面,从主体上展开了词情之论,使古典词情论在多维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13.
“灌输论”的首创者不是考茨基而是马克思恩格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社会主义不能从自发的工人运动中产生,它必须从外面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这个著名论断,人们是熟知的。然而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最近,有些文章谈到,“这个‘灌输论’不是列宁第一个提出的。而是列宁接受了考茨基的思想并作了发挥的”。有的专著明确说“是考茨基1901年10月16日在《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纲领的修正》一文中首先提出来的”;“考茨基在社会主义史上首次提出”的这个论断,“实际上包含着无产阶级政党是社会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的思想”。事情果  相似文献   

14.
恩培多克勒残篇8的这个词在翻译上出现了两种看似毫不相关的翻译, 即: “ 产生” 和 “本质”。 本文希望通过希腊文 的三种中文翻译 ( “始基”、 “本源” 和 “本原”) 来分析。 我们这里实际上是要处理苏格拉底以前哲学家的两种不同思路, 即: 本源论思路与本原论思路。 前者所理解的 具有时间上的在先性, 而后者的 则指称结构在先的存在。 落实到 一词, 前面提到的两种译法正好反映了古希腊哲学家对 的这两种不同理解。 本文通过追踪这两种思 路, 一方面呈现 一词在中文翻译上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则借此梳理早期希腊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15.
<正> 李清照的《词论》,历来颇有怀疑为“托名伪作”者。至当代的词学界,还有一些学者持这个看法。马兴荣先生的《李清照<词论>考》一文,在这一派意见中,是很有代表性的。马先生说:“从世传为李清照的《词论》的出处来源,流传情况以及《词论》本身存在不应有的疏失和《词论》的主张并不指导李清照的词作三个方面来看,可以说《词论》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16.
湘语大多数方言点中,表示“丢失”意义的词的语音历史地位是“澄母药韵”。根据这个词的音韵特点,结合这个词的意义来源、引申演变的分析,我们确定这个词的词源(本字)就是“着(著)”。“着(丢失)”在湘语内部的使用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对外具有排他性,是湘语的一个特征词。虽然这个词在赣语的个别方言中存在,但是不影响大局,而且这个例外可以认为是方言接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说“谁何”     
贾谊《过秦论》:“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句,(以下简称陈利兵句)其中“谁何”两字,受到历代著名注家及训诂学家的注意。“谁何”这两个字,究竟如何解释,是两个单音词,还是一个双音词?是不是照字面解释是两个疑问代词?弄清这个词,对正确理解这一名篇中的这一句,是十分有意义的。先看历代著名注家对这个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王占强 《社区》2012,(24):22-22
“性感”是个外来词,据说最早来自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情人对妇女主人公安娜的赞美之词,后在我国著名译作家周扬文学功底的精彩演绎下大放异彩。“性感”的人,就如同“性感”这个词一样,充满了魅力、诱惑力和吸引力。尤其是那些年轻人们,有谁排斥性感呢?不过,若是把这个词用在物业服务上,效果会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在“正名卷之一”、“论句读卷之十”中较系统地了论述句子成分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论述也散见于对实词、虚词的分析中。界说十一:“凡字相配而辞意已全者,曰句。”这里的“字”相当于现在的词,词与词组合,并表达了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形式,便是句子。这个定义与现代意义上的句子概念已基本吻合。句由句子成分构成。《马氏文通》把句子成分称为“词”,共有七个:起词、语词、止词、表词、司词、加词和转词。其中前三个(包括表词)是句子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
“否定之谜”是早期分析哲学中广泛讨论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对此做出过很多论述.前期维特根斯坦主要通过命题意义的图像论对否定疑难进行处理.中后期维特根斯坦转向了日常语言分析,从语法自治性和多样性两个角度进行阐发.维特根斯坦认为,正确处理词与句的关系是解决“否定之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