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正> 人口的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重要内容,而教育又是提高人口文化素质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文化素质作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情况看,每万人中不同文化程度人口所占比例较1982年普遍有所提高。大学水平(包括毕业、肄业和在校)由1982年的60.1人上升到86.3人,高中程度由662.7人上升到687.8人,初中程度由1,775人上升到2,115人,小学程度由3,537.7人上升到3,612.4人。同时,文盲率也有所下降。1982年,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2岁以上人口的31.87%,1987年降至26.77%。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第四次人口普查10%机器汇总资料,提供了全市86.42万15岁以上人口分性别、年龄和地区的婚姻状况资料。本文拟利用这一资料,并结合1982年第三次普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一、婚姻状况的性别构成 1990年普查结果显示,与1982年相比,两个普查年度间,全市在未婚与有配偶状况方面差距较为悬殊。未婚比大大降低,有偶比迅速上升,是1990年全市人口在婚姻状况方面的一个明显特点。其中未婚状况,1990年较1982年下降8.86个百分点,女性未婚状况,两者差距达10.12个百分点。有偶状况的相差更进一步反映了两者距离扩大的趋势:1990年较之1982年升高了9.29个百分点,其中女性上升的百分点为10.5,幅度之大足以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3.
非洲现有人口7.666亿,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在殖民主义者统治时代,大批非洲人被贩卖,遭屠杀,人口锐减,占世界人口的比例从1750年的14.6%下降至1950年的8.2%。随着殖民主义的崩溃,非洲人口出现了高速增长,其人口从1950年的2.05亿左右上升到1982年年中的4.98亿,占世界人口的10.9%。截止1999年,非洲7.666亿,占世界人口的12.82%。  相似文献   

4.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浙江省妇女高等教育事业大有进展。1947-1982年,全省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占36岁人口的比重由1.8‰上升到5.2‰,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人口占36岁女性人口的比重由0.4‰上升到2.4‰。1984年浙江省有402万余名职工,女职工占38.4%。全省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技术员以上技术职称的有42.21万人,占全省职工总数的10.49%,其中在职专门人才有40.18万人,’女性占32.63%。现根据浙江省人才规划办公室1984年年末调查资料对本省在职专门人才情况予以简介,并对其中女科技人才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新疆人口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查八年间已有较大的变化,人口数量从1982年普查13081633人增加到1990年普查的15155778人,比1982年增长了15.86%,其中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由7795101人增加到9460152人,比1982个增长了21.36%,新疆汉族人口由5286532人增加到5695626人,比1982年增长了7.74%。然而总体上看,新疆人口的增长势头在下降。1982年人口普查出生率为29.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86%,到1990年普查出生率为24.67‰,人口自然增率为18.28‰,出生率下降了4.42个千分点。新疆人口增长势头的减缓是各种控制因素和人口学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正确估价各种因素对出生率下降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标准化分析方法对新疆人口以及新疆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的出生率下降成因作一定量分析,并且间接评价新疆人口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陕西省15—19岁人口共计342.0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比重为10.40%,和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相比,绝对量较当时的346.7万人减少,2.7万,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当时的11.99%下降了1.59个百分点。然而,他们的婚育状况都比那时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7.
1990年人口普查10%全国抽样资料,提供了2,056万多名15岁及其以上人口分性别、年龄和地域的未婚状况资料,本文拟依据这些基本数据,并结合1982年普查等有关资料,研究分析当前我国人口的未婚状况。一10%资料中15岁及其以上人口合计为81,835,756人,其中,未婚者占25.13%,较之1982年下降了3.44个百分点,反证出1982—1990年间我国人口已婚比增幅较高的事实,即由1982年的71.43%上升到1990年的74.87%。资料同时表明,上述期间我国已婚比与未婚比的变动并非  相似文献   

8.
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我省为2.5%)的计算机汇总的人口年龄构成资料,对研究自1982年以来,我省人口年龄构成的变化,是个具有代表性的对比资料。一、受年龄构成变化的影响,人口再生产仍呈增长趋势。自1982年以来,我省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1987年7月1日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相比较,下降了4.80个百分点,下降幅度略高于全国。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虽然低于增长型的40%,但距离稳定型的26.5%还相差甚远。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表明计划生育工作对人口年龄构成产生了重大影  相似文献   

9.
<正> 双阳县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7年的13.24‰,逐年下降到1981年的3.9‰,平均每年递降2.34‰,成绩是显著的。今后几年的人口增长趋势,将是个什么情况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分析。一、双阳县人口构成1981年末,双阳县的总人口是384,992人,其中,男性198,273人,女性186,719人,男女性别之比为106:100。农业人口占89%。0岁至2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46.29%,0岁至30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4.36%,65岁以上人口占4.46%,相当于全国同令人口构成比例,属于年轻型人口结构。全县已到结婚年令的未婚女性人数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和人口期望寿命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已由年轻型转变为成年型,并逐渐向老年型过渡。据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64%,而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已达8.59%,预计2000年全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超过10%。在老年人口中,由于妇女期望寿命高  相似文献   

11.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婚姻状况是指人口在某一时点所处的不同婚姻状态的人数和比例。现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1‰生育率抽样调查的资料,将浙江省人口婚姻状况初析于下。 (一)未婚人口状况 1982年我省未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29.42%,男性未婚人口占男性15岁及以上人口34.62%,女性未婚人口占女性15岁及以上人口23.81%。  相似文献   

12.
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重,从相反的方面反映了教育的普及程度。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的文化程度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比较,有了明显的提高。受过各类教育的人口有了较快增长。文盲半文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已由1964年的32.39%下降到1982年的24.08%,即下降了25.66%。但由于广西人口的增长很快,12岁及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人口老化初露端倪,但来势汹汹 国际上通用标准,把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60岁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作为一个人口总体进入老年型人口的标志值。1982年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尚未跨入老年型人口之列,但老年人上升的比例和老年人增长的速  相似文献   

14.
从事社会劳动并获得劳动报酬的在业人口,为社会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体。分析研究和合理组织人口就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重要意义。一、茂名市劳动力资源利用情况据第三、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中茂名市共有15岁以上在业人口2,602,29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2%。其中劳动适龄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2,377,464人,比1982年增长7.9%。就业率为88.8%,比1982年降低了3.5个百分点。其原因,(1)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15—19岁在校学生占同龄人口的39%,比198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使就业人口减少;(2)1966—1970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20—24岁人口比1982年增长27.3%,超过同龄在业人口增长速度的21.2%,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三是超龄在业人口达224830人, 比1982年增长了48.8%。占在业人口的8.6%,比1982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影响待业人口就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青海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从动态发展上看,青海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还是越来越明显的。从六十年代中期就开始逐步向着老龄化的方面起步了,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有8.5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猛增到17.66万人,比1964年增长105.67%,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同龄总人口增长81.6%的速度,占总人口的比重也上升到4.53%,进入八十年代的后期,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又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龄未婚问题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我国大龄未婚人口概观 (一)性别构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2年我国28—49岁未婚人口共有11269362人,占同龄人口的4.36%。其中男性为10555559人,占同龄男性人口的7.78%,女性为713803人,占同龄女性人口的0.58%。大龄未婚男性是大龄未婚女性人数的15倍。1987年1%人口抽样调查表明,全国28—49岁未婚人口又有所增加,达到  相似文献   

17.
据苏联中央统计局刊物《统计通报》资料: 1982年1月1日苏联总人口为26,884.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12,568.9万人,占总人口的46.8%;女性人口14,315.5万人,占总人口的53.2%;女性人口比男性人口多6.4%。 1981年共出生496.14万人,出生率为18.5‰,比1980年增加0.2‰,死亡274.21万人,死亡率为10.2‰,比1980年减少0.1‰;自然增长率由1980年的8.0‰上升为8.3‰。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1982年和1990年的两次人口普查中,都对人口的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登记,这为研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本文利用普查资料试图对中国的就业问题进行一些分析。1中国人口在业程度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也最丰富。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1990年7月1日,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6.79亿,占总人口的60.01%。与1982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增加了1.28亿,比重上升了5.l个百分点。按国际上的常用标准计…  相似文献   

19.
<正> 根据1953、1964、1982年三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看到,三十年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各部分人口在总人口所占的比例看到,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变化不大,15-64岁成年人口上升,15岁以下少年儿童人口下降,人口类型转化,人口年龄构成不合理。1953年中国人口基本上属于成年型,但开始向年轻型转化。根据1953年的人口构成,可以推断,1949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属于成年型。1964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是典  相似文献   

20.
何新发 《南方人口》2001,16(2):63-64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了广东省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的第一号公报。广东省普查总人口数为8642万人,其中广东省户籍人口7473万人,户籍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75%,比上世纪80年代末下降1.95个百分点,增长率的降幅大大超过O.4个百分点的全国平均水平,增长速度居全国之首。同时广东省城镇人口比重比1990年上升18.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出18.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