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尔基是一位“属于全世界”的小说家、剧作家、政论家、文艺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作为小说家,他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然而作为一位剧作家,他的成就也是显著的。他一生中写下了二十部左右的剧本。仅在二十世纪初,1905年及以前几年,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避暑客》(1904)、《太阳的孩子们》(1905)、《野  相似文献   

2.
高尔基作为剧作家早已闻名全世界,他的剧作与小说、政论、文艺理论一样,成就是卓著的。仅在二十世纪初,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们》(1905)、《敌人》(1906)等作品。而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三十年代,高尔基连续创作了《索莫夫和别的人》(1931)、《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别的人》(1931)、《陀斯契加耶夫和别的人》(1932)、《瓦萨·热列兹诺娃》(1935,新编本)等著名剧本。这些剧本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写出了先进工人阶级的形象,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表明了资产阶级家庭有如资产阶级制度必然灭亡的趋势一样,最终必然崩溃和瓦解。在苏维埃时期高尔基的剧作中,反映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新  相似文献   

3.
高尔基作为剧作家早已闻名全世界,他的剧作与小说、政论、文艺理论一样,成就是卓著的。仅在二十世纪初,他就成功地写出了《小市民》(1901),《底层》(1902)、《太阳的孩子们》(1905)、《敌人》(1906)等作品。而在十月革命后,特别是三十年代,高尔基连续创作了《索莫夫和别的人》(1931)、《耶戈尔·布雷乔夫和别的人》(1931)、《陀斯契加耶夫和别的人》(1932)、《瓦萨·热列兹诺娃》(1935,新编本)等著名剧本。这些剧本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既写出了先进工人阶级的形象,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痛苦,也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空虚,表明了资产阶级家庭有如资产阶级制度必然灭亡的趋势一样,最终必然崩溃和瓦解。在苏维埃时期高尔基的剧作中,反映垂死的资本主义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之间的激烈冲突的戏剧主题得到了充分的艺术表现。作家在三十年代初创作的几个剧本  相似文献   

4.
老舍作为小说家,众人皆知,他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长篇小说蜚声海内外;老舍作为剧作家,有口皆碑,他的《茶馆》等剧本誉满全球。然而,如果把老舍说成是一位诗人,那就不一定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就其主要原因来看,恐怕是由于老舍一生中所创作的小说和剧本影响太大了,以至于掩盖了他诗歌创作的光辉。正如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所说的:“他的诗名,多少为他的小说和戏剧所掩盖了。”①实际上,老舍作为一位诗人是当之无愧的。他在一生的文学生涯中,除去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剧本、散文以及曲艺作…  相似文献   

5.
苏叙阳同志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剧作家,他的话剧《丹心谱》、《左邻右舍》、《家庭大事》和电影《夕照街》,很受广大读者观众的欢迎;他也是一位诗人,他的抒情诗作充满了火热的激情,很为诗歌界的同行所称道;他又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小说家,长篇小说《故土》(《当代》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以后,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强烈的反响,甚至不禁使人感到,他写小说的才能胜过戏剧和诗歌的创作。这也难怪,因为在《故土》中,显示了苏叙阳同志戏剧家的风格和诗人的气质,那具有  相似文献   

6.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第一个把戏剧看作严肃文学的剧作家.在二十多年中,他共创作了四十五个剧本,四次获得普利策奖,并于一九三六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成就激励了其他剧作家,使美国戏剧一时百花齐放,空前繁荣,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成为与美国小说、绘画和音乐发展水平并驾齐驱的文艺形式,开创了美国戏剧史上的“黄金时代”.奥尼尔的戏剧创作从独幕剧开始.一九一三年到一九一八年是他的学徒期,主要创作描写海洋生活的短剧.一九二○至一九三四年间,是他的成熟期,写出了二十个有名的多幕剧和一些短剧.其中《天边外》(1920)、《安娜·克  相似文献   

7.
《大雷雨》的作者阿·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呈举世闻名的俄国剧作家,是俄国唯一毕生从事剧本写作的人。他一生共创作了五十部作品,被誉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他的剧作使俄国真正“有了自己的、俄罗斯的民族戏剧,……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剧”。五幕悲剧《大雷雨》(1859),是他的代  相似文献   

8.
一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和画家。他早年受托尔斯泰的影响,提倡人道主义。与他人创办《自桦》杂志,是白桦派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中篇小说《爱与死》所描写的是一个并不复杂、也未成功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文学史上,“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是个创作繁荣、作家辈出的时期,大小作家数以百计。乔治·罗伯特·吉辛(George Robert Gissing,1857—1903)是其中最后一位卓越的重要小说家。他享年46岁,活得比十九世纪任何一位主要小说家(除奥斯汀和勃朗蒂姐妹外)都短暂,但他却是一位多产作家,在二十三年文学生涯中,共创作了二十三部长篇小说、一百十一部短篇小说、一部旅行杂记、一本狄更斯评论专著以及为数不少的散文。从数量上看,他的作品比除司各特和特罗洛普外任何一位十九世纪主要小说家要多。在如此众多作品中,“……列入第一流作品多至十四部:十二部长篇小说、一部旅行杂记和一本狄更斯评论专著”。一个作家能写出十四部优秀作品,确实是不可多得的,难怪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阿诺德·贝内特称吉辛为“十九世纪当之无愧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位重要小说家”。  相似文献   

10.
兰斯顿·修斯(1902—1967)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美国黑人作家。他不仅是一个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歌曲作者和传记作家,而且还是一位编辑、报纸专栏作家、翻译家和演讲家。修斯一生写过无数的短篇故事、大量的诗歌、七部小说以及六个剧本,但他主要还是作为一个诗人闻名于世。他的诗歌绝大多数是有关黑人的。我们中国人比较熟悉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但是对于这位象马丁路德·金一样为黑人服务的黑人诗人,恐怕就知之不多了。谨在此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鲁迅(周树人)是中国有新小说以来第一位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五四时期一位优秀、犀利的散文家与杂文家,作为《中国小说史略》、《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等书的编著者,他又是一位有分量的文学史家。  相似文献   

12.
正川端康成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他幼年父母双亡,由于从小缺乏亲人的关爱,川端康成性格内向、不擅应酬。1924年,从小就立志当小说家的他从东京大学国文专业毕业,此后他相继写出代表作《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声名大振后,常有人找上门来,拉川端康成参加各类活动。一次,川端康成身体不适,正在家休息,有位朋友却  相似文献   

13.
西德尼·谢尔顿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生于1917年。他很早就从事创作,开始於戏剧创作。1941年他刚满24岁时,他的三部歌剧同时在百老汇上演,有了一定的名声和影响。他总共写了250部电视剧、30余部电影剧本和8部舞台剧,是剧作家、导演兼演出人,分别获得过“托尼”奖和“奥斯卡”奖。60年代末改为写小说。他的第一部小说《裸脸》是侦探小说,出版后获得好评。接着出版了《午夜情》(1973),引起轰动,很快就拍成电影,卖座情况空前。从此他专事小说创作。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镜子里的陌生人》(1979年)、《血缘》(1978年)、《天使的愤怒》(1980年),《女强人》(1982年)和《假如明天来临》(1985年)等。近些年来谢尔顿的长篇通俗小说相继在我国翻译出版,我国读者对  相似文献   

14.
周立波同志不但是一位小说家,写出了《暴风骤雨》、《山乡巨变》等名著,而且是一位翻译家,译过捷克作家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和俄国作家普希金的《杜布罗夫斯基》等作品。他还是一位有成绩的报告文学作家,出版过《晋察冀边区印象记》、《战地日记》和《南下记》等报告文学专集。“这三本报告文学集不仅仅真实地记下了广大人民和八路军、新四军英勇善战的顽强机智的战斗事迹,也勾勒出敌人残暴的嘴脸和汉奸的丑恶形象,渲染了中华儿女对敌斗争的壮烈气氛,充满了血肉和烽火硝烟交织的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史上象这样的现象是不多见的:小说家,剧作家列·安特列夫(又译作安德列夫、安特莱夫等)并非俄罗斯前世纪末、本世纪初第一、二流的大作家,但他和他的作品却曾得到俄国和中国两位无产阶级文学大师高尔基和鲁迅的喜爱。高尔基在《回忆安德列耶夫》一书中曾说  相似文献   

16.
萨特尔(1905——)是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著名作家、政论家。1925年至1929年在大学求学期间,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有所了解。后来,他到柏林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受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开始形成无神论存在主义思想。他的主要哲学著作是《存在与虚无》(1943)、主要论文集有《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1945)、《什么是文学》(1947),1960年出版了《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他的著名剧本有《苍蝇》(1942)、1945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自由之路》,已出齐四卷,1946之主编《现代》杂志,常常发表自己的哲学观点和政治观点。  相似文献   

17.
我国剧作家曹禺的《雷雨》(以下简称雷剧)与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以下简称榆剧),是两部具有很多相似点的剧作。譬如,在表现主题方面,《雷》剧的女主人公蘩漪和《榆》剧的女主人公爱碧都采取了乱伦这一悲剧的方式来反抗造成悲剧的环境与时代,又都是以失败的结局告终。同时,乱伦发生的场所又都是客厅。这些惊人的相似之产生,绝非偶然,正如曹禺所说:我接触了易卜生,莎士比亚,“然后碰到的就是欧尼尔。他的剧本故事性很强,我很喜欢他的前期作品,那些作品是很现实的”。《榆树下  相似文献   

18.
(一) 李玉的《清忠谱》传奇,反映明熹宗末年东林党人与苏州市民反对阉党的斗争,而且着重写了天启六年三月十五日苏州市民为救援东林党人周顺昌而爆发的“开读之变”。这一事件,震动很大,影响深远,因而引起了当时的一些剧作家的重视,清啸生的《喜逢春》传奇、袁于令的《瑞玉记》传奇,就都以此事为题材。李玉对这些剧本似乎都不满意,他在《清忠谱》的《谱概》中曾予以批评:“溯从前词曲少全篇,歌声咽。”(《谱概》)晚出的《清忠谱》,果然后来居上,成了反映这一事件的一部动人的“信史”。  相似文献   

19.
曹禺,是我们江汉平原人民的荣耀,一提起他,人们便会很自然地谈到《雷雨》、《日出》,谈到《原野》、《蜕变》,谈到代表剧作家“最成熟的作品”《北京人》,谈到解放后那《明朗的天》和老梅吐艳的历史剧《胆剑篇》、《王昭君》。曹禺剧作美奂美轮、脍炙人口,戏剧界、影视界、出版界,有多少人在曹剧上做出了好文章,可是却偏偏遗忘了他的第一部独慕喜剧《正在想》。其实,这是一部不该遗忘的剧本!它记载了剧作家创作生涯中的一段苦闷历程,反映出他登峰探索的曲折艰辛,值得我们重视。为此,试就该剧的概貌、价值及剧作家的创作思想状况略陈于后,以期其光华再现。  相似文献   

20.
钟嗣成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贡献的戏剧史学家和戏剧评论家,也是剧作家和诗人。他在十三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写成的《录鬼簿》,可以说是我国戏剧史的开,创之作。在这部连《序》带《题词》在内也不过一万字左右的著作中,它第一次高度地评价了我国元代杂剧作家,保存了最丰富的元杂剧史料和金、元文学史料,比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他们的作品。在元代,人们就以“古怪新奇”赞扬《录鬼簿》的勇于创新,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