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文化哲学角度看,日常生活是个体生活实践,是人的本真存在的自在自发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根”。日常生活有四个基本层次:日常生存世界、日常交往世界、日常组织世界和日常观念世界。非日常生活指人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人的自为自觉的超越性的存在方式和对象化形式,是人类存在之“叶”。非日常生活也分四个基本层次:非日常生存世界、非日常交往世界、非日常组织世界和非日常观念世界。日常的非日常化即日常生活的自觉化;而非日常的日常化指非日常生活的人道化。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对立统一,即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是日常生活批判与重建的目标。日常的非日常化与非日常的日常化在现实文化层面表现为“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冲突。  相似文献   

2.
实践是人按照自身和物的尺度有目的地改造或创造对象世界的感性活动。人在实践中实现的自身对象化,是实践的核心内容和本质特征,是人的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根源,也是实践具有双向性改造与认识功能的内在根据。全面理解和把握人的对象化,是科学把握实践范畴的内在要求,是全面理解实践功能的必要前提。马克思在分析人的对象化的特殊形式———异化时,曾指出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的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可见,人的对象化有同化也有异化,它既体现在实践的结果上,又表现在实践的过程中,既体现在客体,也体现在主体。可是,人们通常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注重物质成果而忽视精神产品,注重客体而忽视了自身,注重同化而忽视异化;这无疑未能科学地反映人的对象化,不利于全面地把握人的能动性和本质力量,更不利于通过人的全面的对象化认识自身  相似文献   

3.
王国有 《求是学刊》2001,28(2):28-30
现代新儒学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形成的文化哲学思潮 ,它给处于危机和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视域。正因如此 ,新儒学成为现代汉语言哲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哲学 ,在国际文化的交流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 ,必须看到 ,新儒学在文化观念、理论前提和问题意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偏失 ,在文化转型的现实实践中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意义 ,有必要对新儒学的限度进行反思。一、抽象的文化观念文化 ,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结果 ,也是人的对象化活动的前提 ,人在对象化活动中创造了文化 ,并在文化的创造中创…  相似文献   

4.
1.实践和人类自我意识 从实践的角度看,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两大部分: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实践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认为,人在实践过程中实际创造一个对象世界,籍此确证自身的本质。因此,实践是人自我分裂的过程。对象意识是人对包括实践对象和实践结果的外部世界的反映。由实践创造的对象世界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的“镜中自我”①。透过这个“镜中自我”,人自身的特点和性质得到确认。这种自我确认就是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在对象意识基础上的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的目的就是追寻自我,即询问“我是谁”。问“我是谁”意味着寻找生…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对象化,是人类积极主动的创造,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存在。年鉴作为精神产品属于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人类文化的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价值。本文仅就上述问题谈一些初步看法,以就教于学界同仁。一、年鉴属于客观精神文化范畴人创造的一切都可以叫作文化。文化的发展,经历着分化和耦合的复杂过程。到目前为止,如果从广义上分析,人类文化可以分为四种形态(或层次):第一是物质形态的文化;第二是制度形态的文化;第三是客观精神形态的文化,也可以叫作理论形态的文化或典籍形态的文化。它是相对…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和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两方面,探讨古代哲学和文学理论中“神”的意义。哲学中的“神”有主体,客体之分,客体之神为“自然之道”,主体之神是人之志、气、性、情、欲的综合体。哲学之“神”首先被引入绘画理论,接着由刘勰引入文学理论,强调主体之神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自唐以后,文学艺术的审美注意凝聚于客体,主体之神由“意境”、“象外”向客体转移,从“诗而入神”实现主体之神对象化,这就是主、客体“神遇而迹化”,创造出中国古典美学中最高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王世梅同志《流徙文化论》,“把人类的流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研究”,这是一个贡献。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进步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人类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发明创造了生产工具。人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创造文化。这种物质形态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劳动同本能的、动物式的劳动相区别,才成为真正的人类劳动。  相似文献   

8.
苏联哲学著作中存在两种主要的文化观点。第一种观点把文化看成是人的存在的个人方面,是社会的东西和个人的东西相符合而和谐化的过程,是人的能力的发挥。这种观念是通过“人的本质力量”、“创造”、“精神财富”这些概念而具体化的。这些概念提出价值的标尺,可以使我们“衡量”具体历史的人接近文化理想的程度。这就叫做文化的  相似文献   

9.
曹鉴燎 《探求》2001,(5):27-28
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是一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纲领性文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的关键,就是要全面理解、领会“三个代表”的思想,全面贯彻、实践“三个代表”的精神,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一、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积极推进“一 路三区”战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人的双重本质存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哲学日益呈现出人与实践、文化三位一体的本然关系,重新解读马克思思想,不难发现,马克思早已揭示了人的实践与文化的双重本质存在.马克思把实践视为人的生命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的最终根源,而实践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化、文化世界的生成才具体体现和确证了人的本质存在及过程.只有从人的实践与文化的双重本质存在中才可说明人的具体特性,并由此警觉人的实践与文化本质存在的当代问题和解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何萍 《求是学刊》2007,34(3):25-31
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哲学传统,这种文化哲学传统是对维科文化哲学的批判继承。在继承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采取了文化哲学的范式,把实践看作是人的自我创造活动,从人的文化性和生物性的统一上说明人的文化创造是如何可能的,把人的历史创造、人的发展看作是不断克服自身的自然性而走向文化性的过程;在批判方面,马克思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以工业阐发人的理性,并以此作为人的文化创造的感性基础,把近代哲学的抽象的理性改造为人的现实的批判的活动,从而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哲学品格。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从“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这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品格中发展出马克思主义的工业文化批判理论。  相似文献   

12.
一 关于生产力的内容,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观点,是“二因素论”,即生产力只是由劳动者和生产工具构成的,所概括和反映的只是一种潜在的或可能的生产力。“三因素论。比“二因素论”前进了一大步,它反映现实的生产力。但由于、三因素论,同“二因素论”一样,也否定交换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因而它所反映的也只能是抽象的或可能的现实生产力。“三因素论”虽然表明人们运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和创造物质财富的力,具有其作用的对象和被吸收的载体,可能形成为现实的生产力、但否定交换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就意味着劳动者与生产工具和劳动…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经济哲学语境中的文化理论,可以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建构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总框架是物质生产的“生产力一生产关系”,在此框架下有关文化的两个分框架是:“经济基础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框架和“必要劳动时间一剩余劳动时间”框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出的剩余产品(剩余价值、自由时间),乃是文化发展的物质条件:创造这种物质条件的物质生产体现了“物的生产性”,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创造则体现了“人的生产性”。“生产性”与“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战略学的两大柱石,其中,“生产性”理论对于探讨在当代社会和产业转型中作为符号经济的文化产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与非产业化发展之间的财富配置关系及相关核心价值观等文化战略学问题,有重要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查正权 《江右论坛》2007,8(9):74-76
随着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各种负面问题突显.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从作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主体--人的精神层面即文化维度探索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文化创造的视角看发挥期刊编辑主体作用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期刊编辑工作是创造精神形态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使这一形态文化的创造得以完成和面世的一种特殊的、复杂的劳动。在这一过程中,期刊编辑发挥着主体作用,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即主动性、能动性和自由自觉的特性。文章通过分析人类精神文化中“客观精神文化”(即精神产品)的特点和作用,以及这一形态文化生产的程序和分工,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发挥期刊编辑主体作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王克千在《社会科学辑刊》1994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现代中国文化走向,就是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最大特点便是从文化发生的多层次现象中创造出一种综合的,适应现代中国生产力水平发展的,亦即适应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人类从制造出第一把劳动工具起,就使自己和自然界统一起来。人类利用劳动工具作用于自然界的劳动,就是人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包括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即物质生产实践。人类就生存和活动于以物质生产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之中。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是维系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物质生产实践过程中,人类在劳动对象身上打上人的生产实践的印记,使之原有自然形态和属性得到改造,从而成为“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这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因此,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文化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的极重要基础。事实上存在着一种未完全包括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范畴之内的“文化”范畴,这是“文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依据。对这一“文化”的科学界定,以统筹和沟通诸学科各自对“文化”的研究,是文化学的中心任务。同时,本文通过剖析“文化概念”和“文化”词语字义疏证两者的关系,提出要重视研究自古似来(尤其我国)人们对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概括,并用现代理论加以开掘,从而深化文化研究。最后,作者提出文化研究的四个具体方法论问题:一、人类文化的生物学基础;二、文化的描述和测定: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具象问题;三、文化以人的活动为中介的问题;四、文化的统一性、强制性、自律性与文化的他律性、“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的无限多样性”这两方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列宁指出:“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了唱前我国学术界对价值的本质的认识,基本上还停留在“所谓初级的本质”上。无论是把价值看作是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主体的劳动和创造,还是视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性等等,都未揭示出价值的二级本质。我认为,要揭示价值的更为深刻的本质,需要正确理解下列问题:价值是客体的效用性还是主体的效应性?是主客体的“实体质”还是价值系统的“系统质”?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些粗浅的分析,以求揭示价值的更为深刻的二级本质。…  相似文献   

20.
文化,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类”形式的体现,具有整合性、功能性、符号性等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样式的艺术包孕着文化的全部基因。因而艺术创造活动在创作动机及创造进程、功能实现、符号建构等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受文化的整体制约。而另一方面,艺术又并非纯然出于对文化的顺应,艺术创造在个体差异性、审美超越性、形式独创性等方面显示出对文化模式、价值规范、符号系统的“反弹”效应。从而在对文化的顺应与反叛之间,艺术创造体现了自身广泛的自由品格和极大的自主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