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越是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就越应该"拷问"自己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产品决定市场需求还是市场需求决定产品?是谁让"产品"放下高贵的身段,需要用不断创新的研发和营销来展现自己的魅力呢?是市场当中的需求!没有明了需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过去传统的企业营销理念已经显得很不适用,一些企业创造出的新营销理念及其实践的新营销方式,正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 “三五方略”具有普遍借鉴价值。 “五个只有” 只有创造市场才能拓展市场。传统营销理念认为,企业要拓展市场就必须适应市场,按照市场需求来开发产品,满足消费,争取市场接受。然而,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企业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3.
杜奎松 《经理人》2009,(9):112-112
越是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就越应该“拷问”自己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产品决定市场需求还是市场需求决定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 时下,不少企业经营不佳,经济效益每况愈下,究其根源,在于经营思路还局限在传统思维定势上,难于跳出计划经济经营模式的框框。只有更新思路,做到与市场需求同步,才能使企业在市场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是“见缝插针”挤市场。所谓“见缝插针”就是人弃我拾,人嫌我爱,人无我有,瞄准市场空档,做好夹缝文章,从而使自己的产品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只有数百名职工的四川泸州机器厂独辟蹊径,瞄准大厂不愿干、小厂  相似文献   

5.
我的质量观     
人们对质量的认识有多种,比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效益”等。笔者认为质量仅仅是企业存在的一个基本要素。企业制造的产品必须有合格的质量,否则就没有市场,就不能赚钱,企业就只好关门。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但是不是只要有了质量就一定会有效益,就一定能决定企业的命运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质量不是决定产品存在、企业命运的惟一因素,而仅仅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是企业生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产品的存在,首先是消费者的需求,如果产品需求量很小,形不成规模效益,即便质量再好,企业也难以生存。如果某一…  相似文献   

6.
<正> 当前,在我国进入“世界大市场”体系的时候,存在着一种令人痛惜的现象:泱泱中国与“世界十大驰名商标”无缘;高档产品在欧美市场只能摆地摊,进星级市场如同登天;高质量产品只得寄别人同类产品名下才得以求得生存……,其原因归根到底是中国没有自己的世界名牌。 世界名牌难产原因 我国的世界名牌难产,其制约因素有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种。先看国内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市场如布,总有缝隙,“天衣无缝”不适用于市场,企业似“针”,总可以插入别人难以发现的“缝隙”;第一个质量优良的产品,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这是因为,商品流通幅员广同,风土人情迥然不同,市场需求差异很大,余缺畅滞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内表现不尽一致,城市不受欢迎的商品农村可能青睐,国内积压的产品国外可能畅销。只要我们耳聪目明,总可找到市场“缝隙”。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将市场营销看作是产品间的竞争,他们认为,从长远看,最好的产品终将获胜。 营销界人士热衷于进行市场研究并“得到事实”。他们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保证使自己掌握事实。当确信自己拥有最好的产  相似文献   

9.
<正> “消费无热点!”是近来常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据认为,这是“短缺经济”结束的原因。由于缺乏“消费拉动”,市场疲软已非一日。 但是,只要厂商抱定“市场无底”、“创造无限”的经营理念,就一定能在局部市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消费热点。试看两例: 食品市场可以说已是“拥挤不堪”,好像没有多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正> 所谓“市场营销近视症”,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市场营销管理工作中缺乏远见,只注视其产品,认为只要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顾客必然会找上门,而忽视市场(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目标和任务的“狭隘性”。许多企业将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任务看得过于狭窄,他们未认真地考虑过,也从未真正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什么事业,因而从未将自己的任务看作这个事业的全部,而是人为地将自己限制  相似文献   

11.
<正>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也没有一劳永逸的产品。企业经营者们,必须不断地深入了解顾客的内心需求变化,以改进和创新自己的产品来适应市场和占领市场。而“请消费者参与设计”则不失为其中一招妙棋。 日本有一家生产运动鞋的厂家,其产品一直畅销不衰。其“秘诀”就是该厂常常打破专家设计新产品的常规,请消费者参与设计。为此,他们要么拿着图纸到消费者当中争求意见,要么请消费者进厂谈感受,提建议。根据“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掀起了一场新的经营改革运动(MI),这场运动的特征是,以顾客呼声为起点,运用数据分析,解决产品和市场问题。这场改革的核心就是“市场导向”。 长期以来,很多企业都是用自己的思维来生产产品,然后销售,顾客总是被动地接受产品,这实际上是一种“技术导向”。“技术导向”对企业来说是不利的:首先是企业盲目开发产品。其次是企业与顾客之间形成阻隔。第三是企业要被动地开拓市场。第四是造成科技和技术浪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让“市场导向”取代“技术导向”十分必要。就企业来说,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预期的经…  相似文献   

13.
技术领先此起彼伏 不可否认,技术对软件产品的竞争力有重要作用。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目前很多软件公司为了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和对手拉开距离,人为地将自己的产品进行“技术升级”,这也是很多软件厂商争先高呼“技术领先”的根本原因。软件市场新名词层出不穷,搞得企业晕头转向,一时挑花了眼。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更要善于“市场细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卖方市场的前提下 ,由于社会的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 ,处于支配地位的生产者在并不努力改进产品性能的情况下 ,其产品在市场上也是供不应求。只要质量过得去 ,一些中小企业价格低廉的产品不愁没有销路。长期以来 ,我国一些本来就先天不足的中小企业 ,养成了一种靠生产仿制和价格低廉的优势来取胜市场的传统。只要一种产品能赚钱 ,就“一哄而上”、“重复建设” ,谁都想挤到这个领域里去 ,致使我国的整个中小企业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局面。其实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都不是笼统的 ,可细分为许许多多不同的小市场。就连同一档次的产品也会有各自…  相似文献   

15.
李缨 《经营与管理》2004,(12):10-11
一、充分认识创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人认为我国可以继续沿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只要坚持外资要进入我国市场与我国企业合作,必须提供先进技术和产品,用不着建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在过去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现在情况变了。外国商品进入我国的成本大大降低,各类外国企业能以独资公司的形式进入我国市场,已不存在提供产品和技术的问题。从市场运作来看,目前,外商对我国市场已经相当了解,一些大企业通过合资,就连市场的营销服务网络都已掌握在手。前段时间曾经传出某外国汽车巨头打算购买合资企业中方的全…  相似文献   

16.
<正> 当今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绿色市场”和“绿色产品”之风,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趋向。面对消费者的“绿色”意识流,企业必须树立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争取绿色标志,使自己成为绿色企业。  相似文献   

17.
<正> 孙子兵法说得好,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现代精明的企业家高明之处在于不与同行作恶性竞争,而是把眼光投在“潜在市场”的开发上,致力发掘许多的新产品、新市场,独创市场一片新天地。 在一般人看来,剃须刀是男性的“专利”,而美国吉利公司却不这样认为,他们通过市场调查发现,全美有六千万女性为了美容,要定期刮除腿毛和腋毛等。于是该公司别出心裁地开发出一种专供女性使用的“刮毛刀”。产品投入市场后,很快就畅销全美。  相似文献   

18.
<正> 市场饥饿策略。即企业有意识地使自己的产品的传统市场保持供应是紧张的局面,使用户“少食多品味”、“越吃越想吃”。这种局面并不是以对产品的限产来维持,而是针对产品投放到一个“销路不佳”的新市场去做开拓性的工作。 两年前,日本汽车公司推出的极具古曲浪漫色彩的“费加洛”车时,宣布全部汽车生产数只有2万台,并保证事后不再生产。消息传出.在  相似文献   

19.
现在许多建筑企业的负责人在谈及“走出去”,勇闯国际市场时,暴露出两种观念:一是传统的守土观念,他们认为国内市场规模空前,能占领国内市场就知足了,假如涉足海外市场,人生地疏,稍有不慎,将会付出很大的代价,没有必要冒这个险;还有一种观念认为“走出去”是对的,但由于信心不足,通常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能干则干,不能干则退,因此,现在相当数量的企业在国际市场扮演的角色仅是劳务输出或劳务分包,无利可图和屡屡受挫让企业家们心存顾忌,信心不足。那么建筑企业究竟该不该走出国门,又该如何实施“走出去”战略呢?一、“走出去”战略是我国改…  相似文献   

20.
<正>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凡企业家,谁都想拥有一把让自己所在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金钥匙”。在市场竞争的探索实践中,有的得到了,企业成功了,但有的则不然。企业获得成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想只就几个老话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真正树立以市场导向生产的观念 一个企业家的第一要务就是“重视、了解、研究、预测市场”,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计划,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