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文化全书》由20部专著和千幅以上彩色黑白照(图)片构成,总字数达600多万字,是建国以来安徽省规模最大的一部学术著作,也是一部系统总结和展示徽州文化和徽州居民生活的百科全书。该书将徽州文化体系中那些最具特点、在全国乃至在国际上颇具影响的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分门别类为20个子课题,形成20部研究专著。这些卷目是:《徽州土地制度》、《徽商》、《徽州宗族社会》、《新安理学》、《徽州教育》、《徽州建筑》、《徽州村落》、  相似文献   

2.
笔者朋友手头收蘸有一件用土漆涂色且朱砂点彩的明代竹高浮雕笔筒(见附图片),在它的中下部刻写着“龙溪胡氏”四字。经稽考推定,它原是古徽州绩溪籍官住户部尚书的胡富所用的文房用具。根据杨廷福、杨同甫编著的《明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下册第259页九画胡姓记载,属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绩溪龙川人胡富(1445—1522年)字永年,号龙溪,明代成化戊戌年(1478年)科进士,弘治初的1488年始住福建签事。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工作回顾》,谈的不仅是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全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申报工作,也作了简要介绍。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均是特色鲜明的徽州文化。《徽州民俗概况》和《也谈徽州方言》让你进一步了解这些特色。《徽州古代建房匠事外传》更有许多轶闻趣紊,让你一饱眼福。  相似文献   

4.
《徽州社会科学》2005,(12):28-29
我在《古徽州石窟属何种文明》、《烟村石窟起源新说》、《古徽州石窟的文化内涵》三篇文章中.概述了古徽州石窟是古山越人穴居野处的产物,并提出用巫教文化语言包装石窟谜团的设想。根据这一设想,下面谈谈古徽州石窟怎样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问世,不署作者姓名,历代学者深入探讨,产生了作者是谁?嘉·万之说?南北之说?文人独创、集体创作之四大谜案。该文综合前贤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论点,找出新的论据。从《金瓶梅》内证加以考量,以充足的论据证明《金瓶梅》成书于万历十七年至二十一年,是书诞生在徽州,是明代徽州人、官至兵部左侍郎、曾著有杂剧四种和托名天都外臣编有《水浒传》的汪道昆个人独创!特别是《金瓶梅》作者采用的苦涩难懂的徽州方言,该文解释的一清二楚,加之书中反映的徽州用具、徽州建筑、徽州物产等等,足以证明《金瓶梅》是传播徽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研究”的重要成果,项目组成员汪炜先生主编的《中国徽州古街》一书,近日已由华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十九位徽州本土的徽州文化研究者经过数年的努力,走进徽州城乡的各种特色古街,寻幽探秘,调研中国徽州古街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7.
研究徽州方言。没有深厚的理论功底。没有对徽州当地社会的深刻了解.是不可能有实质性收益的。我是语言的矮子。无力探讨这方面的问题。近日看到二篇帖子,一是《独具特色的黟县方言》,一是《休宁方言中的三音词》,深受启发,凭着一股热情,心血来潮地谈谈徽州方言。  相似文献   

8.
徽州文化,博大精深而又具体细微。近年,各地对徽州文化研究蓬勃发展,涉及面广,课题浩瀚。大至程朱理学、书院教育、徽商经营、徽派建筑等等,小至一碗一盏、一张票据、一片册页等等,无不蕴藏丰富的徽文化内涵。前不多时。黄山市为徽州百姓所用的火火通召开了。徽州工艺(火火通)综合价值及应用学术研讨会”.从它的历史渊源、山地取材、工艺流程、科学原理、艺术造型、实用价值及能源利用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明显成果,从而反映它的徽州文化价值。无独有偶.黄山市还就。说鳖”这一徽州民俗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作为《徽州社会科学》杂志的“徽州说鳖”专题栏目名称.刊载了不少徽州文化专家的一些。说鳖”名篇,如陈安生的《说“新安”》、老松的《释“徽”》等。这些“说鳖”,既具有一定文化价值,而又突显徽州地方物色,从而为徽州文化研究开拓了新领域.增添了新形式,丰富了新内容。本人对此深感兴趣,因此不揣浅陋,也就。说鳖”这一课题,试以说鳖、说鳖。  相似文献   

9.
陈安生     
《徽州社会科学》2005,(11):58-58
陈安生,安徽太平人。安徽省徽学学会理事,黄山市程朱理学研究会副会长,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黄山市规划设计院文化顾问。休宁县状元文化博物馆研究员,《黄山年鉴》、《黄山市志》编纂,《徽州社会科学》编委。  相似文献   

10.
《汪世清谈徽州文化》一书,近日由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李俊     
《徽州社会科学》2004,(5):58-58
李俊,安徽天长人,1954年生,1974年12月入伍,曾任武警安徽省黄山市消防支队政治委员、工程师;现为黄山市消防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黄山市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著有《火灾预防知识读本》[合作]、《江湾》,撰写的论文获得过国际消防学术会议二等奖。《中国消防》及上海、江西、江苏、辽宁、安徽等消防期刊和《徽州社会科学》专栏作者,自2000年以来共计发表了十几万字消防历史文化稿件和数百幅照片:并按时完成了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下达的《徽州古民居消防探幽》一书撰写工作。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会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明清时代的徽州府,以操商界牛耳的徽商和众多的书院①而饮誉全国,这些已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曾对徽州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文会却长期为人们所忽略。高寿仙先生在《徽州文化》一书中虽有所提及,但只是为了阐明“乡村管理与宗族”的关系,没有作深人的探讨。本文拟根据徽州地方志(府志、县志、乡镇志)并结合其它资料,对明清时期的徽州文会作一简单介绍,抛砖引玉,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文会,又称为文社,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组织,具有悠久的历史。《论语·颜渊》中有“君子以文会友”一语,说明早在春秋时…  相似文献   

13.
目连戏与徽州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连救母”的故事在我国可说妇孺皆知。其源于西晋佛教释典《孟兰盆经》,隋唐时发展为《目连变》(即以说唱为主,诗文间用的“变文’,),至北宋,据《东京梦华录·中无节》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搬演《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但这作为一出连台本戏,且具有完整故事内容和精湛表演艺术的大剧种,并在全国各地对诸多剧种产生深远影响,则始自徽州祁门人郑之珍所编演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一、徽州目连戏的产生及其背景徽州目连戏产生于明万历年间,即始于郑之珍于万历壬午(158年)所作《新编目连救母劝…  相似文献   

14.
古徽州得“新安大好山水”钟灵毓秀之气,受程朱新儒学思想的漫润和熏陶,承徽州先民之智慧,实现中华传统生态伦理,经过长期的营造和构建,宋明以来,逐渐成为世人艳羡的特色宜居家园。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徽州人的新使命》一文中写道“我们徽州,山水灵秀,气候温和,人民向来安居乐业,真可谓世外桃源”.可见,徽州是人们心中和谐社会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本期借徽师百年华诞之际,着力组织了一组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稿件。特邀徽州师范校长撰写《新纪元的使命》,不仅仅是呼应上期编发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徽州人的新使命》,以唤起当今我们教育战线及各个部门为改革而奉献的勇士们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6.
我校徽州文化研究所方利山副所长的徽州学新著《徽商品谭》一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是作者十几年来对徽州文化中的“徽商”课题努力求索的一个结集,共有“历史上的徽商”、“好儒的徽商”、“徽商与徽州文化”、“徽商与现代社会”、“徽商古今谈”等五个部分31篇文章。《徽商品谭》通过对各类史志、家谱族谱及民间文献的追寻勾辑,列举了多种类型的徽商人物事迹。  相似文献   

17.
《徽州旅游发展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徽州旅游发展的春天就要到来。《徽州旅游发展宣言》的提出是时代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和徽州人自觉的行动。具体而言,《徽州旅游发展宣言》的提出是有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的。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这篇策划性文章的作者是一位海派人士,而且据说是“海归派”,算得上是洋博士洋博士对徽州文化发生兴趣,并致以心力研究,这件事本身就富有意义,说明徽州文化的魅力及影响之大之深、文章通过对“火熥”这样一件普通而不起眼的徽州农耕时代的物什的内涵挖掘,试图发现它在现代人文意义上的美学标识作用,其着眼点自然并非纯文化研究,而是注重文化终极成果应厢,因而就研究方式言,这也是值得提倡并足资我们黄山市社科界借鉴的。至于“火熥”是否就可成为“徽州文化的代表”,所谓仁智互见,当然有待读者诸君的评判.并希望借此引发更多的研究和识见——这正是我们编发这篇文章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徽州社会科学》2008,(6):19-19
由绩溪县胡稼民教育思想研究会编,我市著名书画家黄澍先生题签的《民国徽州名师》一书于今年三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对民国时期封建科举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徽州名师们,筚路蓝缕、苦心经营,开创徽州现代教育的新局面作了充分肯定。收录了以胡晋接、方新、胡稼民等一批教育先贤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他们卓著的教学成绩,深受学生爱戴,而其敬业精神及人格魅力都在徽州一带有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两年前,武旭峰出版了一本书叫《找寻徽州》。在“找寻徽州”时,他踏遍了辙迹深深的皖南古道,攀越了一座座崇山峻岭,采撷了色彩斑斓的民风民俗。人们都称赞他找寻到了徽州博大精深的文化,找寻到了古老徽州的一个崭新的人文世界。今日,他又经过艰难的跋涉,辛苦的耕耘,精心的构思,凭借着丰富知识的翅膀,飞翔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天地中,终于兴致勃勃地“发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