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春文化和重用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推进中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年轻干部培养有不少探索创新,主要包括:以开放姿态吸纳培养、改革晋升制度、实行“传帮带”制度、加强培训和奖惩制度。不过,这与新时代国家战略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需要在质与量上都有所提升。今后,应将年轻人回流乡村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加速提高乡村年轻干部的专业化程度、现代化能力和人文精神素养,让乡村年轻干部确立正确的义利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乡村年轻干部从中国式现代化角度理解国情、乡情、村情、民意。  相似文献   

2.
张仲民 《人文杂志》2003,(5):110-114
作为对"冲击-回应"说的反动,柯文"中国中心观"的研究范式自有其合理性值得我们注意,然而又由于它内在的矛盾性--过分强调了中国的内部因素在中国近代发展中的作用,会导致"中国中心"的困局.而从历史实际来看,引起中国近代变革的动力仍然在西力的进入,所以柯文这一研究范式仍有其巨大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说明近代中国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4.
乡村的治理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它应该是本土乡村治理传统再发扬的过程。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是三大传统组合成的复合体系:郡县制的传统、公共政府的传统和党的组织传统。党的组织传统对于郡县制传统的旧弊病和全球竞争带来的新任务给予了最有效的回应,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从而为乡村的治理振兴带来了希望。当前,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正在发生从郡县制传统为"体"向党的组织传统为"体"的体系之变。乡村的治理振兴必须进一步发扬党的组织传统,更好地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战略,新农村经济社会建设进展顺利,农村的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农村的社会组织弱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乡村组织建设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给乡村组织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如何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力图从乡村组织的作用、面临的新挑战入手,重点探析组织健康发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视野下的当代中国乡村债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乡村债务是我国社会转型效应与制度失范的产物。乡村债务的形成,有其直接原因与制度性原因。治理乡村债务,对于推动乡村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唐代的科技水平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此同时唐代在科技教育领域,与世界其它地区而言呈现出教育体系的完整性、教育内容先进性、考试制度严格性等特色,对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是近20年来一个既热门又甚具争议性的话题。那么,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我们如何看待全球史观及其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于沛认为,全球史观是当代西方有广泛影响的史学思潮之 一,近年在中国史学界也有一定的影响。要真正做到汲取全球史观的有益内容,为中国史学理论建设服务, 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并进一步肃清各种形式的“欧洲中心论”的影响。郭小凌认为,全球史 观是一种借用历史哲学和历史学已有成果的新提法,而不是解释历史的新方法,更不是一种博大周密的理 论体系。20世纪以来的专业史学尽管流派林立,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仍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裔昭印 指出,多元一体的世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发展交织着共性与个性。撰写世界文化史应当具有全球 史观,编纂者需有开阔的全球视野,注意表述整个人类的历史经验,等等。林中泽认为全球史观并不是不 需要历史中心,而是要建构新的中心。全球史观十分重视历史联系,因而大大推动了我国中外关系史等学 科的发展;可是与此同时,人为地制造、夸大或破坏历史联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程美宝则叙述了全球史 与世界史的差异、全球史的独特视角、全球史与全球化的关系、过去中国史学某些研究传统与全球史契合  相似文献   

9.
中外哲学变革的一个共同基本点是强调生活世界的根本特征是现实性,虽然知识的形成具有多环节性,但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生活世界,知识只有与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才有现实性,才有具体的知识。“生活世界”知识观对教育改革的重大启示是,仅囿于课堂、学校的改革不可能有完整意义的教育实践,联系生活世界,让学生获得现实的知识是当前教育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国学"的内涵很自然地与经典文化联系在一起,而在这种认知中是没有小说的位置的.但是,古代小说具有多方面价值,只要不放弃"国学"概念,古代小说就不应被排斥在"国学"之外.我们把古代小说纳入"国学"也许有助从内部为"国学"确立一个坐标.  相似文献   

11.
政治学在中国的命运--从"经济学帝国主义"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谈论过“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一现象。帝国主义者,侵略扩张也。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过是取帝国主义之特征,状经济学之品格,是对时下经济学大肆“扩张”、频频“入侵”其他学科领域的态势的一种戏称。自然,政治学也是其“侵略”对象之一。经济学抢政治学的饭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很久以来,看到中国经济学者运用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概念来解释国家起源、制度变迁、产权改革、意识形态这类十足的政治问题,或运用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投票悖论、选民与官僚行为、政府决策、政府失败这类典型的政治过程,而且…  相似文献   

12.
站在百年变迁的历史视野来看,由晏阳初主持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是一场应对我国近代乡村社会现代性危机的巨大实验,蕴含着明确的民族自觉和文化自觉追求。通过"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解决农民的愚、贫、弱、私"四大疾病"、培育农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是定县实验的基本方针。定县实验在历史上获得了普遍的赞誉,同时也伴随着各种争议。定县的平民教育模式、知识分子与乡村相结合的传统、乡村保健卫生制度和定县精神,是定县实验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对于今天的乡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社区建设的强调、对社区建设之"重大意义"的肯定预设了社区这一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在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在社会已走向一体化、全球化的今天,这种重要性已经大大弱化。因此,今天我们与其关注地域性的社区,还不如重视各种"脱域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将伤痕文学的观照视域局限于大陆中心,遮蔽了我们对这一文学创作现象本应丰富的体认。在世界华文文学视野下考察伤痕文学,至少在现实主义的表现、苦难叙事、人道主义思想情怀等方面让我们看到了伤痕文学创作本身所提供的文学审美多元性和丰富性,大陆伤痕文学的艺术局限性在海外华文作家的同类作品中得到了有效的补充,从而获得对伤痕文学的一种整体认识和评价。同时,它在一定层面上促使我们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需的文学史视野和文学史写作应该在多大的时空维度上展开也具有直接思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必然选择。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催生了创意农业,它运用文化的力量实现乡村农业资源的价值再造和乡村文化的有续传承。台湾创意农业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风生水起,显示出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人文情怀;而依托强大的市场资源和高速发展的科技水平,大陆的创意农业也已经蔚然成风。两岸创意农业各有优势,应从制度设计、资源整合与运行机制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创造现代乡村蓬勃发展的生机,为解决乡村产业发展“断裂化”、乡村环境“破败化”、乡村人口“空心化”和乡村精神“衰落化”问题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17.
从西方刚刚兴起的"新文化史"的视角,重新审视文学研究的可能性,可以发现"新文化史"和文学研究有共通之处,"新文化史"对"文化"的开放性理解,它非常灵活的历史写作,对目前国内文学理论研究、文学史编纂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蓬 《中州学刊》2004,(6):163-165
"所知学"设定"所知"作为进行哲学思考的始端, "所知学"喻示我们:哲学存在一个始端与视阈的问题,这是哲学如何进行思考和叙述的方法问题.不论在什么样的语境下,只要人们有所"言",有所"为",就离不开历史和逻辑给予我们的"不得不"的对"终极"的渴望.因为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和人类的精神要求.这是某种哲学是否具有意义的生命之源.  相似文献   

19.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享受世界"的哲学确立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享受世界,就是要建立一种为人类普遍关心的生存方式和思想方式,为创建和谐社会和人类的和谐,在哲学功能上提供意义;在这一哲学关系中,过度的物质享受、对象化的享受不等于享受;人类既是认识世界的存在物,同时也是改造世界和享受世界的存在物,如果我们没有享受的能力,我们就会敌视和破毁这个世界;我的享受世界的能力,我的分享需求的真正动机,决定我真正的生存.  相似文献   

20.
从"知识世界"走进"生活世界"--对学校道德教育基础的反思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主要讨论在全面知识化社会中,道德教育基础何在?知识能否为道德教育奠定坚实基础等问题.本文认为二十世纪以科技理性为根本,以科学知识为范型的知识观导致道德教育的严重局限,使道德教育观念化,消解了道德实践性;使道德教育技术化,失落了道德的人文性.克服这种局限最重要的就是转换道德教育基础,即从"知识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中,道德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开出道德教育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