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玉的文学成就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辞赋,因历史条件和作者原因而不可能有超越屈骚的文学成就,但也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首先是情景交融的境界,其次是赋形体物上的细微浏亮,再次是语言上的华美艳丽和韵散结合。宋玉的文学地位主要体现在文学的自觉,赋的文学样式和艺术表现方式上。 相似文献
2.
现当代巴蜀文学经历了一个新旧时代转换的历程。在现代文学这个历史阶段,巴蜀文学成就卓著;在当代文学中,一方面秉承了巴蜀诗歌的优秀传统,一方面接受了市场化年代的小说叙事.小说成就远不及过去。巴蜀文学的发展.关键在于作者的观念转换、个人超越以及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3.
4.
5.
6.
两汉故事赋的表现题材及文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湾汉简《神乌赋》的出土 ,让我们惊叹于两汉故事赋所达到的艺术高度。钩稽相关资料不难发现 ,两汉故事赋或讲述鸟兽故事 ,或敷演历史传说 ,或再现生活场景 ,真实而生动地反映了世俗民众的思想感情与审美情趣 ,其生成及传播方式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这些赋作包孕着戏曲、小说等多种文学要素 ,其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人物形象的鲜明 ,语言的个性化与通俗化 ,都形成了汉代文学中特异的存在 ,从而对中国文学尤其是俗文学的发展演进有过不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代文学之分期,学界意见不尽相同,"三期分"的意见实与梁代文坛三派主张(复古、通变、新变)相为表里.本文对此问题再加思考,以为梁代文学可分前后两期,"渐变"、"激变"两派先后占据文坛主流.裴子野等为代表的复古派并未取得与上述两派三足鼎立的地位,只是梁代中期出现的一种文学主张而已. 相似文献
8.
现当代巴蜀文学经历了一个新旧时代转换的历程.在现代文学这个历史阶段,巴蜀文学成就卓著;在当代文学中,一方面秉承了巴蜀诗歌的优秀传统,一方面接受了市场化年代的小说叙事,小说成就远不及过去.巴蜀文学的发展,关键在于作者的观念转换、个人超越以及艺术创新. 相似文献
9.
文学新闻对我国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的新新闻主义触发了美国学界对其研究,继而在新闻教育领域、实务界都成为受关注的焦点。文学新闻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作家和职业记者是文学新闻的主要实践者。启蒙于18世纪的文学新闻成果颇丰且渗透到媒体写作当中,为世界新闻写作实践的探索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龚延明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3):128-135
王应麟是《困学纪闻》和《玉海》的作者,又是流传极广、影响至深的童蒙读物《三字经》和科举考试辅导读物《词学指南》的作者,他既是宋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又是贡献极大的社会文化学家。了解他的身世,是研究王应麟事功与学术成就的第一步。有鉴于此,笔者谨撰此文。 相似文献
11.
王安礼为北宋大臣,在其所著<王魏公集>八卷中,惟碑志文这部分叙事之文具有法度,尤其是沈季长、元绛两篇志铭,在叙事、抒情和人物刻划诸方面,特色鲜明,力现人物的风神品性,具有较高的文学成就,不仅是王安礼散文中之佳作,也是宋代碑志文中的优秀篇章. 相似文献
12.
何忠礼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9,26(3):91-100
导论黄震(1213-1281)字东发,一字汝震,学者称为于越先生,门人私谥日文洁先生。南宋庆元府(浙江宁波)慈溪县人。他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能吏和爱国者,也是浙东学派中理学一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被时人誉为“以经术、行谊、政业为江南名卿”。 相似文献
13.
14.
陶渊明和孟浩然生活于不同的时代 ,都以田园山水诗为后人称道。二人在仕途上极不得意 ,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都未能实现。陶渊明仕途受阻却开阔了眼界 ,增加了阅历 ,洞察了社会现实 ,其诗数量不多却涵盖面广 ,内蕴深厚。相比之下 ,孟浩然不沾一命的人生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视野与观察识别能力 ,其直接结果是孟浩然诗歌题材的局限和诗歌内容的单薄 相似文献
15.
16.
人们往往注意的是范仲淹的政治和军事战略才能 ,却没有足够重视他的文学成就 ,也很少有人对范仲淹文学创作进行全面研究。因此 ,人们往往不能对其创作作正确评价。范仲淹作品不被确切认知是因为人们先入为主的观念使然 ,往往从政治家的角度看待他 ;范仲淹一直难以以文闻名的主要原因是其政治才能和影响掩盖了其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中州学刊》2014,(9)
俞绍初先生是我国知名的古籍整理专家、建安文学研究名家、文选学研究大家,其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建安文学研究、江淹研究和文选学研究三大领域。俞先生的建安文学研究基本围绕作家生平事迹考辨与作家文集的辑校编纂这些基础工作展开,重点集中在曹植和建安七子的研究上,不仅为建安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作家生平、思想乃至创作等方面的资料,而且为建安文学研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文本。其研究成果不仅是新时期建安文学研究的标志性成果,也为后人进行建安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江淹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江淹作品的整理与江淹年谱的编纂。俞先生的文选学研究是其最近20多年用力最勤的地方,与"新选学"的发展基本同步,是"新选学"研究的缩影和代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