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和谐观是一种从政治推及道德的和谐观。它包括党内政治思想和谐、群众内部政治思想和谐、党群政治思想和谐和党际政治思想和谐。实现党内思想和谐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开展整风运动为途径。实现群众内部、党群、党际政治思想和谐则以文化改造为途径。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和谐观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中国政治思想建设仍有价值,但也存在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与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王爱平、李合亮的《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演进及对比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可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一部新作。这是一项有特色、有新意、有理论深度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学术成果。其特点有三:1.系统的历史梳理。作者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作了初步探索,形成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现代化建设过…  相似文献   

3.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政治文化发展的理论渊源,在我国当代和谐政治文化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价值指引;深化并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塑造合格主体;倡导诚信友爱,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伦理支撑;确立全球化意识,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注入时代的新意蕴。  相似文献   

4.
权宗田 《南都学坛》2003,23(6):96-100
毛泽东的民主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民主观中国化的结果,也受着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深刻影响,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进行现代转换的结果。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精华与糟粕并存的状况,对毛泽东民主理论的形成造成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对传统政治思想中积极因子的吸取,造就了毛泽东民主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另一方面,传统政治思想中的消极因素对毛泽东民主理论造成了负面影响。对这种双重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民主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均发挥作用。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四方面,对毛泽东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历时分析,揭示其对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联系群众,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深刻启示,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农民进行革命的过程中,既深刻认识到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创造性和阶级局限性,又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以及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而且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关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这对宣传、发动和组织农民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作为一位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近些年来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现有的相关著作及研究大多把关注点放在了其早期的文化比较思想与乡村建设理论或是其建国后与毛泽东的那场著名争论之上,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梁漱溟后期的政治思想,这无疑是当前梁漱溟研究中的一个重大缺陷.阶级理论与人心理论应当说是梁漱溟政治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后近四十年里,梁漱溟后期政治思想的实质其实就是一种融通中国的新事实与自己的旧理论的尝试.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这些特色主要体现为:坚持党的宗旨与工作路线相衔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民性;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任务相一致,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坚持思想教育与加强领导相承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坚持科学与艺术相协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学习和借鉴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对于我们研究毛泽东思想,推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保证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到理论高度加以总结 ,再用以指导实践 ,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从文化自觉视角反思思想政治教育,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教学效果、文化自觉度认知的状况,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培养文化自觉的核心,深度开发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载体。培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增强高校对先进文化、优秀文化的传播意识,以强烈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自信创新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