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传统家训的德教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家训博大精深,所蕴涵的思想十分丰富,其核心内容是以儒家的“修齐治平”为指导思想,以儒家的“崇忠孝”为最高道德准则的伦理教育思想。家训文化的德教思想是通过家族的血缘亲情关系,从内部加强了家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进而促进了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
传统家训是一种以儒家精神为主导,以宗法制为社会基础的承传性家庭教育媒介;其方式主要是以长者的口吻,通过家书、诗文、家谱、族牌、宗祠等介质,从家庭、家政、修身、勉学、伦理等方面,教育族人晚辈如何成才,其中特别注重品德教育,形成了较系统的品德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综观传统家训的德育思想,无论是其内涵还是教育方法都有可借鉴之处,当前应大力弘扬优秀家训文化。  相似文献   

3.
家训文化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德育思想内容主要涉及家庭道德观教育、立志向学教育、节俭品行教育、勤勉成材教育、护生仁爱教育等;认真分析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区分良莠,做好其现代转化工作,对于强化现代家庭德育功能、促进社会风气好转,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家训的环境伦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训是我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的特殊形式,其主要内容是教育子孙后代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家庭伦理思想,其中也包括了环境伦理的教育,如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爱物惜命等朴素的人文主义观念,形成了我国特有的环境伦理教育的民间模式。在教育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家庭环境伦理教育对培养人们的现代环境意识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敬畏生命是传统家训伦理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理念。家训以家庭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家庭成员为圆心,形成了爱自身———爱他人———爱万物的惜命范式,这种由近及远、由亲及疏、由人及物的博爱思想,充分体现了儒家以“仁爱”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超越有限——中国传统家训的死亡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家训作为一种表现人的理性的文化,在对死亡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死亡观。表现为两种“生也不为娱,亡也不为威’和“未能知生,安能知死”的死亡态度,提供了两条超越有限的途径:一是以族类的绵存来超越个体生命的死亡,二是以追求高于生命的终极价值来超越个体生命的死亡,从而追寻着自己独具特色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7.
家训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开启的中国家训文化研究,既有对家训文献的整理出版,又有研究专著及论文的发表,成果颇丰。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类综述了传统家训文化研究的主题,阐述了传统家训中的道德教育、仁爱思想、孝道、治家、治学、交友及诚信思想,探讨了传统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统家训与领导干部廉政家风建设的关系,最后对研究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也都需要合适的途径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传统家训采取生活化、通俗化及可实践的语言,以亲子、兄弟姊妹、宗亲乡邻之间情感交流,在人伦日用中潜移默化地培育起与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成为传统核心价值观下落和民间价值观提升的桥梁.传统家训在传统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中的作用对我们今天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儒家传统家训中蕴含不少生态伦理教化思想,如取用有度,珍惜资源;爱惜物命,乐善好生;随顺自然,不违自然之法等。在具体实践上采取了规范引导与严格践行相结合、填写"功过格"知非改过、注重家风的熏陶、通过家庭聚谈会以及福报、因果劝喻等不少卓有成效的途径和手段。儒家传统家训的生态伦理教化理论和实践为我国生态文明和道德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伦理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以多学科视角综合探析中国家训文化源流,有助于系统和深入领悟、发掘其丰富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借鉴人类学大小传统论,综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观之,中国家训文化在起源上有两个不同层次的传统:先于汉字、外于文字记录的非文字传统和由汉字记录的文字传统.非文字家训最初可表现为事关宗族大事的口头规训(如诵)或以物(如钟)代言、以行(如歌舞)代言的仪式.同时,当古代原始家庭发展到宗族-宗法制社会时,方有家训产生之需要和可能.从尧舜时期有关部落间的政治联姻和帝位传承等事关宗族大事的规训以及“五教”来看,中国家训文化可能萌芽于尧舜时期.中国文献家训在其源头上同样具有多样性,迄今已知最早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商周皇家家训群,包括政事(令)训、传宝遗训和子弟训(诫)三类,分别以《盘庚上》、《保训》和《诫伯禽书》为代表.此后,因循“训”和“诫”的思路,中国家训文化向更广大的亲缘组织和生活领域拓展,其名称、种类和内容、形式日益多样化,其社会化、平民化和职业化特征日益凸显,并传播到海外型塑了日本等国的家训文化.总之,中国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而多元.其“家”已不限于狭义的亲缘组织,事实上已包括了“扩大的亲缘组织”;其“训”已不限于狭义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涵括广阔生活和职业领域的大教育和大文化,成为古人的一种社会化教育范式、社会文化类型和社会治理形式,具有现代社会单一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社会管理无可比拟的包容性和多维性.为此,亟需系统整理传统家训资源,重新审视、定位其当代意义,探索实现其创造性转型和创新性发展的形式和路径.原本种类和资源以及教育规约的理念和形式都远不如中国丰富、系统和多样的日本家训,其近现代转型和创新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比较家训学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家训起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训,是父家长垂诫训示子孙后代,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中国传统家训渊远流长,内容丰富。它以父权制宗法大家庭为基础,适合于阶级国家政治需要、家庭成员社会化需要及家族求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本文从理论与史实结合上揭示中国传统家训产生的时期与原因,以期推动对中国家训和传统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传统家训是中华家文化的集中体现,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象征.在传统社会中,家作为血缘、责任和精神的共同体,承担着抚养子女、人文教化、保卫国家等功能,催生普遍的人伦道德,孕育着人文精神.传统家训的德性期待集中体现在子女的德性培育上,要求子女明察人伦,正确认识和处理物我、人己关系,反对脱离人伦日用空谈虚论,合理地生产、生活,成就内圣外王之道.在具体方法上,传统家训极为重视读书,认为读书是修德进业之基,同时还需立志中正、善养其志,方可养成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可以说,德性期待是中国传统家训一脉相承的理念.在新时代,传统家训涵养家国一体之情怀,成就修齐治平之事业的理念,对当下“文化中国”的建设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朝鲜家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家训中的经济内容中可见朝鲜士大夫在治产上讲究以农为本;治家则追求勤俭节约,凡事统筹安排,量入为出;对日常生活原则的规定中则透露出崇尚美德,救济同族,安贫乐道的士人精神。  相似文献   

14.
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学前传统文化教育的性质、特征和内容,直接影响到相关教育活动的方向与质量。我 国学前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幼儿本位、幼儿生活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实践中价值取向产生异化,造成实然状态与应 然价值取向不一致。具体表现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功利化、表演化和复古化的倾向。实现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回归的有 效路径包括:回归幼儿主体,重视体验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尊重幼儿生活逻辑、注重幼儿生活情致;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注意 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16.
17.
传统家训中关于治家之道的思想主要包括以圣贤为范的立家之道、以教子为先的兴家之道、以勤俭为务的持家之道、以睦亲为上的齐家之道等内容。它们是承载圣贤人格思想和教化方法的有效载体。发掘传统家训中的精华并赋予其时代内涵 ,对于推动当代家庭道德建设 ,强化家庭的教化功能 ,促进社会稳定 ,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封建士大夫家训治生之学的兴衰历程及其内容特征,并评析了它在中国传统治生之学和传统经济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家训是传统社会"修身齐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传统家庭伦理的重要研究对象。中国家训的经典之作《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训的经典成熟之作,其中关于重家庭教育、重伦理秩序的一些积极的思想可以为当代家庭所采用。在当代,用心理学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传统家训中的积极和消极意义,从而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宗旨的家训,是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传统家训之所以能在传统社会教化体系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与其数千年形成的教化原则和方式方法关系甚大。在实施家训教化的过程中,坚持了蒙以养正、奖惩结合、家长表正、循序递进的教育原则。探索出建章立制、典范激励、以身立教、相互规诲、箴铭镜鉴、诗歌吟诵、功过格法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式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为我国当下的家庭教育、家德和家风建设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