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过渡型社区是由传统村落向现代社区的转型样态,具有“亦城亦乡”特征。过渡型社区居民面临着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的空间适应,空间形态重构推动治理模式转变,因此基于“空间—治理网络”分析框架,研究过渡型社区的空间重构与治理转型。一方面,过渡型社区空间重构包涵生活空间、生产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转变过程。另一方面,过渡型社区治理转型以“主体-策略-关系”的内在逻辑,一是通过治理主体重组形式,重塑治理权威和整合治理资源;二是运用网格化治理,重视居民服务诉求,提升社区治理效率;三是加深社区治理关系,形成具有居住空间同质性和社会交往需求性为特征的“微共同体”。过渡型社区治理应以提升居民生活满意感为重点,构建新型治理共同体,再造社区治理新秩序。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与社区社会演化是乡村旅游地社会空间变化过程的一体两面.本研究根据空间生产理论中的“三元空间方法论”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过程进行了解析.认为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生产包括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实践、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再现以及再现的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生产.现阶段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存在着乡土风貌危机、文化胁迫危机和秩序失衡危机.应对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危机需要在物质空间生产上关照乡土化,在文化空间生产上强调文化自觉,在社会空间生产上维护空间协调有序.互利共赢的空间再现过程将为社区空间生产提供观念基础,和谐融洽的再现空间过程将为社区空间生产提供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区空间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 《广西社会科学》2004,(11):163-165
在社区这一自治性极强的领域中 ,非政府组织相比较于政府而言 ,在整合社区资源、满足社区生活多样化需要、援助弱势群体、推动社区自治、增加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政府职能转变为我国非政府组织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同时也为非政府组织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 ,目前政府力量的绝对强势和不少非政府组织对政府的依赖关系大大影响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壮大以及“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形成。因此 ,在社区空间中重新建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史云贵  董斌 《中州学刊》2023,(5):104-111
当前,国家层面的绿色空间治理体系初具雏形。作为绿色空间体系的微观要素,社区绿色空间的有效生产有必要以“共同建设”的方式纳入社会治理范畴。因此,将“制度结构”与“行动过程”确立为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主要维度,运用结构化理论工具将二者统合,提取“组织化”“自主性”作为关键变量,构建一个能够系统性解释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分析框架,并将其划分为行政层级推动型、外部组织嵌入型、内部主体带领型、公众协商合作型四种类型。在深入考察上海市、深圳市、成都市、武汉市等地先进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发现社区绿色空间的内在机理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以“空间生产”为社区绿色空间共建的价值目标,以“权责分工”为共建主体有效合作的关键环节,以“制度设计”为地方政府统筹谋划的重要保障,以“项目外包”为吸引各方力量参与的活动场域。在具体实践中,推动社区绿色空间共建实践走向深入,需要从“有效组织”与“主体培力”两方面着手形成治理合力,以最大程度地提升社区绿色空间共建效能。  相似文献   

5.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是一种场域与规则的统一体,也是实现公共空间这一功能的最小单位。除具有公共空间的一般特性外,还兼具结构松散与潜规则并行、市民和新市民社会整合的初级单位、文化内涵的符号统一等特点。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但其建设过程中存在有效供给不足,居民公共意识不够、空间建设特色不明显等诸多问题。需要把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建设成为人性化场所,把它当成一种可回收的资源.一种实现社会整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未来社区是以面向未来为特征、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以高品质生活为中心的新型社区形态,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社区营造理念。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未来社区的空间实践可以理解为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在遵循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理念的基础上,致力于打造未来社区的物质空间、文化空间和社会空间。其中未来社区的物质空间可以理解为“硬性空间”,主要包括社区景观、公共建筑等基础设施;文化空间可以理解为“软性空间”,主要包括社区制度规范、价值观念等规范公约;社会空间可以理解为“韧性空间”,主要包括人际关系、人际信任等权利结构。在此基础上,未来社区的空间生产主要存在着空间需求不匹配、资源要素不充足、场景建设不融合和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未来社区需要从满足多元主体需求、完善资源要素供给、探索场景融合建设、健全标准制度保障等方面来提升治理效能,让社区生活更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7.
住房商品化与社区空间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房商品化本质上是建筑业生产的空间商品化,房地产商开发商品房住宅小区过程就是社区空间生产过程。伴随住房商品化及社区空间生产,以房地产商和物业管理公司为代表的市场力量渗透到社区中,导致市场与社会关系紧张。社会学对社区的研究必须超越现有社区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范式,更加重视从"市场与社会关系"角度对新型商品房住宅小区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顾慧君 《理论界》2010,(9):186-188
本文试图通过社区空间尤其是公共空间上的不同与差异对于社区中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即以社区空间这一视角考察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聚集过程。本文从现有研究和文献的回顾中,从理论上梳理和归纳了社区公共空间影响社区社会资本的内在机制,提出了"功能"解释与"意义"解释两个基本理论框架。本文的研究不仅能在理论意义上加深人们对于空间如何影响社会资本聚集过程内在逻辑和机制的理解,在实际意义上也对于社区设计以及社区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社区公共空间的构成要素——主体、形式、纽带,构成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多案例阐释对社区公共空间的分类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政治性公共空间依循利益表达、利益平衡、共意达成和合作行动的过程运行;互助性公共空间的运行机制为即时性互助、延续性互惠,在运行之中居民的身体和情感双重卷入,并在此间获得了社会报酬;文化性公共空间的运行机制体现为自我展示、集体娱乐、集体欢腾与社区记忆形成。在各类社区公共空间的运行过程之中是否建构了合适的组织作为载体并持续获得动力来源,从而实现各阶段之间的有效过渡和衔接是影响共同体性质的社区公共空间能否成功构建的关键。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可以以居委会作为各类公共空间的融汇点,促进自发性机制和制度性机制的融合,推进公共空间的分类演化,引导社区公共空间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政府在社区建设中从行政性管理向“社会性治理”的实践中主动再造了大量的社会组织承担社会服务,这类再造社会组织在实际运行中所形成的社会组织与国家的合作方式,具体表现为政府提供资金,民间组织提供服务的委托经营模式.社会组织的运作逻辑体现了社会转型期间国家社会化治理的尝试,社会组织以专业性、第三方性、贫民性、委托性等特点弥补了政府职能让渡出的空间,但这一类政府再造的社会组织运作过程中依赖政府,成为政府部门的延伸,表明国家权力在基层社会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官办社会组织的合作提升了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治理技术,进而促进了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11.
张禹青  彭定萍 《理论界》2014,(12):90-97
本文从组织规模与类型、组织结构、组织行动等方面对北京市社区治理中社区民间组织参与社区活动情况进行剖析,并结合北京实际,揭示社区民间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总结当前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能力。通过研究发现,社区民间组织既能有效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为公众提供参与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和平台,同时社区民间组织在预防社区矛盾和善治社区等管理方面也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琚磊  陈震 《天府新论》2012,(3):82-87
社区矫正是一种运用社会方法整合社会资源和力量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使之尽快融入社会,以降低重新犯罪率的非监禁刑罚执行制度.社区是社区矫正的前提,社区矫正对社区的发展与完善也有推动作用,二者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社区建设是社区与社区矫正的沟通桥梁,应通过社区建设,促进社区与社区矫正的共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刑事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明显,旧的社区空间发生嬗变,新的社区空间不断出现,但也存在社区空间整体协调性差、社区规划建设中的人文主义倾向不足等问题。因此,采取政府主导、开发商运作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并完善社区发展法规,编制科学合理的社区规划,强调人本思想与生态思想的结合,重视社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刘波 《社会科学》2007,(7):124-131
在高度国际化社区,社区自治与治理困境背后的重要问题是自治主体的确认与社区力量的整合,这就涉及社区中的重要力量——外国籍人。而是否应该把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赋予外籍居民存在强烈争议。本文在对上海市H社区2006年居委会换届选举一个多月蹲点观察基础上,分析外国籍人入选居委会的现实需求、法律制度困境、选举成功逻辑以及社区政治空间转换等,并提出国际化社区民主选举与社区自治、治理、社区培育相结合的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甘肃城市社区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全国推动城市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中的基本工作方式,它在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中证明了其在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性.随着社区建设在全省的全面展开,如何使它成为促进我省社区发展的力量,通过社区组织调动和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资源,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最终促进社区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进步,是我们目前要面对而且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对全省社区组织发展现状的考察,对这种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社区融入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包括经济生活的融入、社会日常生活的融入和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等.社区融入的过程是通过社区支持来实现的,社区支持作为一种新的支持力量,正向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区构筑失地农民的就业支持平台、生活支持平台和精神支持平台,可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7.
自治是社区治理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导向,自治强调的是自主治理,而非自行治理。具体来说,社区治理不仅需要通过制度赋权,使社区群众享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自治权力,也需要通过机制赋能,使包括基层党组织、基层行政力量、社会组织在内的其他治理主体拥有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共治渠道。综合来看,在自治空间里有效实现多元共治,才是社区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题中之意。多元共治是社区治理实现社区善治的路径,如何实现共治,如何在共治中体现自治理念和思想,需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予以探究。政策文本和已有的研究综述为“自治空间里需要共治”探寻政策依据和理论阐释;“约吧”模式的五条主线和五个着力点为“自治空间里的共治实践”提供了具体参照和分析样本;“约吧”模式的运行逻辑和基本原则,为“自治空间里的共治路径”提供了改革思路和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18.
农民组织是农村的新社会力量和治理主体.要改变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缺失的普遍现象,必须凸显农民组织化的主体地位和治理功能.为实现农村社区善治,要处理好社区自治与乡镇政权管理、农民组织与村党组织、农民组织与家族宗族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社区下移,意味着改革开放前以单位这个工作空间为重头戏的社会管理在改革开放后向以社区这个居住空间为根基的社会治理转变.有别于过去以行政指令为整合手段的国家单一管理模式,现代城市社区治理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以及主体间互动关系的异质性,且明确社区治理共同体是以对话协商为主要整合手段,以社区党组织作为刚性整合力量以及以社区认同感、信任感和归属感为表征的共同体意识作为柔性整合力量.从"重心转移"视角比较发生在不同空间场域里两种社会管理的差异性,对于深刻理解现代城市社区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晗  黄美玲 《晋阳学刊》2022,(2):112-118
工业遗产社区是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遗产社区改造有助于实现“人民城市”建设的“秀带”愿景。但目前工业遗产社区改造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忽视了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本文认为公共文化空间介入工业遗产社区改造是焕发社区长久生命力的有力保障,针对工业遗产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应在完成更新社区物质空间、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提高社区凝聚力的前提下,着力克服民间资本参与度低、居民文化消费观不健全、公共文化供给长期缺位、同质化商业模式复制的改造难点。最后基于调研基础,提出“乡贤+基层党建”“资源+现有政策”“生活+第三产业”“特色+地域文化”等前景路径以供具体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