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柳钦 《创新》2013,(3):39-43,126,127
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已具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国家相比,还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振兴我国石油石化装备制造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规划科学引导,完善功能布局;二是发力高端装备制造,实现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型;三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四是致力于国产化,提升石油石化装备国际话语权;五是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寻求产业发展的更大空间;六是坚持走"绿色制造"之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成因与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产业关联的带动作用,它居于现代工业化的主导地位,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突破口,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资本市场的成长,有利于推进企业的重组、合并以及公司化改造.鉴于目前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存在产品安全性差、生产水平低、基础技术条件落后、工艺技术长期依赖进口以及科技与经济脱节等问题,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环节为:务实基础技术,要自主创新,改造传统产业,企业实行联合协作,用好自筹资金,培育和发展市场,发展中场产业,发展集群产业,政府政策引导和建立技术转移中心.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珠三角和东北地区是我国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发展各具特点,存在着较大差异.从东北地区与珠三角、长三角装备制造业发展特点的看,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在外部环境、思维创新、生产效率、生产性服务业上与珠三角、长三角差异较大,并从借鉴珠三角、长三角经验的角度提出了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必须加强合作,明确分工.提高区域一体化水平;以沈阳经济区为增长极,做强做大;大力发展民营装备制造业,强化围绕主机制造厂进行配套协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曹群 《学术交流》2012,(7):110-113
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产业虽然近年来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由于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产业链的整合能力较弱,企业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大量投入资金和人力,创新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实现黑龙江省"十二五"装备制造业规划目标,实现黑龙江省跨越式发展,应依托产业集群优势,结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升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具体创新策略包括:在网络化程度方面,建设完善的产业链网络、构建高效的支撑网络和培育基于信任的产业集群文化;在知识溢出方面,转变企业知识溢出的观念、拓宽知识溢出渠道;在企业知识整合能力方面,加强研发投入及管理、培养研发团队和增加企业的知识存量。  相似文献   

5.
展新 《今日辽宁》2012,(5):75+74
9月1日,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暨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成果展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66家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公司拿出看家"装备"参加这次装备制造业顶级展会。本届制博会以"装备制造与高  相似文献   

6.
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发展较早;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依赖于大型跨国公司的支撑;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政策支持;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注重品牌的培养;装备制造业是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装备制造业是发达国家出口的中坚力量;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视与环境相协调;政府采购是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调控手段;国外装备制造业注重国产化发展;国外装备制造业成套化发展比较成熟;国外装备制造业重视高技术化形成。国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装备制造业发展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行业技术水平将会越来越高;行业成套化发展;国产化行业发展;产业集群将继续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服务化是行业未来发展首选。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发展装备制造业并把发展装备制造业国产化、成套化和高技术化牢固的建立在依靠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备的企业总称,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因为这一产业群在工业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被界定为特定的产业加以关注和大力扶植.日本的装备制造业是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实现了现代化发展,近年来中国装备制造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着复杂的机制,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日本政府实施的产业政策,对装备制造业发展起到了作用的促进作用.中国也具备实施相关政策的条件,可以参照日本的经验和当今的现实,使之更加完善和有效.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制造业转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的实施,对黑龙江制造业在区域定位、发展模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黑龙江制造业必须以建设东北亚制造业经济枢纽中心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的装备制造业中心为目标,在制造业区域定位、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方面完成转型。积极推进黑、吉、辽三省区域制造业经济一体化;以打造“东北亚制造业经济枢纽中心”为目标,推进东北亚及国际制造业经济开放与合作;以装备制造产业为核心,依托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建立纵向延伸,横向连接的集群发展模式;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立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8,(1):51-58
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股权占比多少,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尚未达成一致的问题。文章利用高端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15年数据,以国有股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视角,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业国有股权与企业绩效间呈现"U"型关系,存在国有股权"底部价值陷阱"现象,并在不同行业领域内存在差别。这一结论充分表明,在不同行业中国有股权的退出是有底线的,并且国有股权退出的底线因行业不同存在差别。因此,在推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应依据国有企业的功能分类,适度安排国有股权比例,既打破国企的垄断性,又确保国有企业发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对黑龙江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丹  龙云飞 《学术交流》2007,(10):87-89
振兴黑龙江装备制造业的关键路径是实现跨省、跨地域形成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以东北三省现有装备制造业为基础,通过技术的关联性和相似性,探求现有产业链条上的"契合点",加强企业间技术交流与创新活动;充分发挥政府协调机制,降低区域间制度壁垒成本,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形成动态战略产业链和稳态战术产业链。构建科技创新体系,促进黑龙江装备制造业自我强化与自我发展,实现产业集群升级和优势再造。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实施以来,涉及装备制造大类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1+X”证书对装备制造类专业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提出“1+X”证书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相结合,形成适应岗位的人才培养新方案;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培育适应新形势的“双师型”教师;学校与培训评价组织联合开发新教材,丰富职业院校“课证融通”的学习资源;强调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转变课堂教学模式等措施,以提升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艳 《学术交流》2005,(10):113-116
装备制造业是衡量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是决定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却不强大。其主要原因是体制、机制问题,组织结构散乱,区域结构趋同化,技术创新能力弱,缺乏发展的后劲。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应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梁雯 《社科纵横》2008,23(10):22-24
甘肃省是中国传统的工业基地,而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工业中心,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其装备制造业存在着困扰其长期发展的诸多问题,本文在系统分析了兰州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兰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4.
温馨  刘晓雅  殷艳娜 《学术交流》2023,(10):120-136
数字化能力建设对制造业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带来了本质的提升,同时也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化能力对于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能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产业链协同度对数字化能力促进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起到了显著的正向调节,有利于引导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进入中国。因此,为了推进制造业价值链向中高端攀升,未来制造企业应注重培养自身的数字化能力,实现资源有序流动与高效配置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制造行业整体应打破原有的产业链发展壁垒,强化产业链协同发展与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5.
一如 《今日辽宁》2005,(6):11-16
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必然,也是辽宁人的一个梦,为实现这个梦想,辽宁人有太多的等待,太多的奋斗,太多的激情。当时间走过2005,当辽宁人把这梦想变成了一种理念,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就成为辽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2005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666.5亿元,增长22.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例近1/4。这快速发展,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提供了重要支撑。重中之重倾力扶持人们把装备制造业比作辽宁工业发展的“心脏”,只有这颗“心脏”强劲地跳动起来,辽宁工业才能真正强壮起…  相似文献   

16.
高箐 《今日辽宁》2013,(5):44-46
一排排宽敞大气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阵阵机床飞转发出的铿锵之声悦耳动听,大型吊车横空出世般往来穿梭,突飞猛进中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奏响振兴的时代强音。按照朝阳工业新区的发展布局,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朝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包装材料造纸产业园区和原龙城工业园区30平方公里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为依托,以创造销售收入400亿元为目标,高擎朝阳新型工业化的大旗,向着创建功能完善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工业化产业  相似文献   

17.
制造业服务化正成为制造企业转型的一个新趋势,服务已成为制造企业获得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逐渐上升.从国际比较看,总体上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较低,制造业服务产出落后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但中国制造业服务导入比例正逐步上升,提供的业务种类比较全面,服务业务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制约中国制造业服务化的因素主要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从制造业内部来看,制造企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服务化的战略认识不足、核心能力缺失等内部问题阻碍了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而服务业生产效率较低、服务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和人才支撑不足等外部环境同样不利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推动中国制造业服务化转型,要树立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的理念;选择潜力行业进行重点突破;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为制造业服务化提供技术基础;推动服务业创新,完善制造业服务化生态;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鼓励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分工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间升级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已经做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于特殊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升级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相对还是一片空白.本文以装备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设计了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探讨了采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价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程度的步骤.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服务业推动制造业的增长理论,运用2002-201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增加值数据和完全消耗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投入能提升制造业增加值,且高端制造业产出效率高于传统制造业.但以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为代表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对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效率远低于劳动投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增加值的提升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因此,北京市应加大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供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制造业产业集群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在整个工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世界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我国制造业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长期发展中,结构问题、产业集群问题和产业竞争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产业集群竟争力下滑,集群效益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促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优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点就是要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提高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持续竟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