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绣面】李贺《荣华乐》:“锦祛绣面汉帝旁”。王琦注:“锦砝绣面,犹言为鬼为蜮之状。曾益注,以为能媚君,而姚仙期非之,谓以冀之凶暴,必不肯进媚于君。而不知冀之跋扈在顺帝既崩之后,若其前未必不巧言令色,以邀恩宠也。”这是望文生义的解释。按“绣面”一语,见于《太平御览》卷六百九十三引  相似文献   

2.
《梧桐雨》创作的成功及其文学地位是影响《长生殿》的重要原因。《梧桐雨》第二折与《长生殿·惊变》具有相似情节,这为《惊变》的【粉蝶儿】借鉴《梧桐雨》的【粉蝶儿】提供前提条件。对照《北词广正谱》可发现,《惊变》的【粉蝶儿】借鉴了《梧桐雨》中的平仄格律。而从文本的比较中,则能说明《惊变》的【粉蝶儿】是在借鉴《梧桐雨》【粉蝶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造。另外,两曲的工尺也具有相似之处。对前人的作品进行合理的借鉴也是洪昇创作取得成功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中共安徽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皖发【2004】15号)精神,现结合黄山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相似文献   

4.
作为论述孝道的典范之作的《孝经》,是儒家学派的扛鼎力作,其蕴含的义理亦体现为追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范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知""情""意"和"行"四个方面。其内容分别是:道德认知——《孝经》中的"孝为德本";道德情感——《孝经》中的"敬亲博爱";道德意志——《孝经》的中"扬名显亲";道德行为——《孝经》中的"不骄、不乱、不争"。  相似文献   

5.
《北方论丛》2007,(6):152-156
文学【出土文献与中国文学】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周易》补释于(1,8)说“佼(姣)”美侯文学(1,12)上博简《邦风》“其声善”解杨隽(2,1)《诗经》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于淑娟(2,6)说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文“”杨州(3,1)“对扬”再释王晶(3,4)张家山汉简用字与《说文解字》义证郝慧芳(4,1)隰朋事迹考郭丽(6,1)【古典新义】《尧典》可以观美——试析《尧典》的文学价值于文哲(3,7)《庄子》对儒家理念的解构方式及其文学表现杨波(3,11)王维咏侠诗对传统侠义观念的继承与改造贾立国(3,15)发、与中国古代女性的创意美周淑舫(4,17)比德于众禽——…  相似文献   

6.
思孟“五行”被荀子指斥为“造说”,在于其区分了“德之行”与“行”,即在道德的行为与合于道德的行为之间作了区分。这种区分,在当时是新说。荀子所不能接受或激烈反对的,正是这种全新的区分。“形于内”的“形”是“范型”“模型”之义。“形于内”是指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将道德观念型铸于内心的过程,也可指这一过程的结果——道德观念已内化于心的状态。仁德型铸于内心,仁行便有内在仁德作基础,《五行》篇将其称为“德之行”,以区别于没有内在仁德作基础的纯粹仁行。这是“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的确切含义。“诚”要求外在行为与内在之意一致,强调“诚”意味着区分“德之行”与“行”。《中庸》的作者明确意识到了“诚”在道德评判中的意义,才会说“不诚无物”和“诚之为贵”。孔子不谈“诚”,表明其可能还未区分“德之行”与“行”。从孔子强调非礼勿视听言动,到《中庸》强调“诚”,《五行》篇区分“德之行”与“行”,再到孟子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可以看出儒家思孟一派道德关注点由外向内转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留白 《社会科学论坛》2009,(11):113-129
中国文字中的“风”大有讲究,什么东西一旦成了“风”,真是了不得。孔子曾说过:“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话用成语来表达,就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上行下效。“风德”二字从此称为一个可以互称的词。但事实上,两者还是大有区别的。范仲淹写《严子陵先生祠堂记》时。以“先生之德,山高水长”结尾。  相似文献   

8.
杨倩描 《河北学刊》2004,24(4):159-164
“权” ,才能真正做到“执中” ,即恪守中庸之道 ,不偏不倚、不过与不及。为了更深入阐发《周易》处困行权思想 ,王安石还特意撰写了《九卦论》 ,对《系辞》“三陈九卦”的“第三陈”进行了分析和论说 :处困之道 ,君子之所难也。非夫智足以穷理、仁足以尽性、内有以固其德而外有以应其变者 ,其孰能无患哉 ?古之人有极天下之困而其心能不累、其行能不移、患至而不伤其身、事起而不疑其变者 ,盖有以处之也。处之之道 ,圣人尝言之矣。《易》曰 :“《履》以和行 ,《谦》以制礼 ,《复》以自知 ,《恒》以一德 ,《损》以远害 ,《益》以兴利 ,《困》…  相似文献   

9.
<正>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贴心实用的保健方法家庭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创意无限的百科知识方便周全的生活攻略家庭生活实用信息读本52页扩版至64页内容更丰富服务更贴心主打栏目【特别策划】【家庭内外】【健康养生】【家庭用药】【药膳食疗】【心理援助】【生财理财】【百科知识】【房产家居】【汽车世界】【数码电器】【时尚旅游】订阅代号48-67月价:4.8元年价:57.6元订阅方式1.邮局订阅:请到当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2.邮购订阅:请直接汇款到《家庭科技》编辑部。  相似文献   

10.
<正> 在中国古代第一部逻辑专著《墨辩》中,“故、理、类”统称为“三物”。目前,在《墨辩》逻辑的研究中,特别是在比较研究方面,对“三物”的解释很不一致。笔者认为,随意比附,会曲解《墨辩》逻辑的本意。关于“三物”的系统论述,见于《大取》篇:“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诸立辞而不明于其故所生,妄也。今人非道无所行,虽有强股肱而不明于道,其困也可立而待也。以类行也者,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三物必具然后辞足以生。”对此,我们可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史记·世家》共三十篇,除最后一篇《三王世家》略有争议之外,均为司马迁手笔。由于古今词汇的演变,语言习惯的不同,加上在长期的传抄之中,难免有错漏之处,因而仍有不少难句,引发诸多歧义。兹择其要者,辨析如下。《史记》的引文,均依中华书局出版的点校本《史记》。《吴太伯世家第一》:(1)歌《魏》。曰;“美哉,乎,大而宽,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这段记载,亦见《左传》襄公29年。几乎所有的《左传》注本都写为:为之歌《魏》,曰:“美哉,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铺此,则明主也”对照《史》《左》,“宽”…  相似文献   

12.
<正> 刘勰作《文心雕龙》,自称“文心”是“言为文之用心”。我拟仿作《学心》,以言为学之用心,为的是总结个人怎样开动脑筋,进行学习的点滴经验。目前,由于教学、科研任务均重,尚未能着笔。姑先写出提纲,以供同志们参考。一、崇德梁元帝《金楼子序》;“曹子桓云:立德著书,可以不朽。”古人称人有君子、小人,而这两类人的区分,乃以德为标准。所以有德则为君子,无德则为小人。孔门施教,德行第一。南朝刘义庆著《世说新语》,也以德行居首。人不重德,将不齿于人。春秋孔子讲“崇德、辨惑”(《论语·颜渊》)。《周易》的《乾文言》讲进德修业。叔孙豹讲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三人论述的共同点是叫人从德做起。他们或言二事,或称三行,都非平列,而实因果相关,是说只有“崇德”,才能“辨  相似文献   

13.
王康 《社会科学论坛》2010,(17):117-124
上帝就像俄罗斯一样忧郁,上帝也一直注视着俄罗斯。——【俄】普希金  相似文献   

14.
心广 《船山学刊》2019,(4):43-43
是故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尽人道者,动以顺生之几。【出处】《周易外传》卷二,《船山全书》第1册,岳麓书社2011版,第890页。【赏析】这是船山《周易外传》论述"无妄"卦一句带总括性的箴言,深刻地揭示了尽人道与合天德之间的关系,也是船山"珍生""务义"之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真诚表白,且凸显了船山之不同于"主静"一系理学家的迥异之处。  相似文献   

15.
【百年校庆、暨南教育思想论坛】胡军百年侨校:民族、文化与使命———在暨南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1)蒋述卓育人为本质量第一精神至上———在暨南大学教育思想论坛上的讲话(6)袁祖望教育思想的意蕴及其生命力(6)【法学、政治学、哲学】卢勤忠《刑法修正案(六)》与我国金融犯罪立法的思考(1)胡学相,张鹏论恶意逃避债务行为的刑法规制(1)贾学胜非犯罪化的概念界定(1)何其生《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评析———兼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电子商务示范法》比较(1)李莉莎论大额电子资金划拨系统规则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6.
公示     
<正>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2019年全国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国新出发【2019】39号)和《江西省新闻出版局关于2019年统一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赣新出传媒字【2019】12号)的有关精神,2020年3月31日后将全面启用新版新闻记者证,届时旧版新闻记者证将全部作废,《江西  相似文献   

17.
《社会科学论坛》2003,(1):94-95
【“权力梦”背后的思考】田建民在《作品与争鸣》(2002年第10期)发表如题文章指出,在20世纪90年代发起的“现实主义冲击波”的领衔人物谈歌,在200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城市传说》,再次让我们……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老子》和《庄子》为基础,从德有源、德不形、德有为三个方面分析了先秦道家“德”的内涵,明确了“德”的自然特性和其社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迁继《春秋》之志而作《史记》,申明周秦之变与秦汉之变,叙事贯穿立朝与立教两大问题。立教是确立官奉学说、改正朔,要害在立德。立朝而不立教,则无法导民以德,延绵政权。汉朝立朝以来,高祖沿用秦制秦德(水德),惠吕无违高祖确立的汉朝祖制,虽行黄老之术却不依黄帝(土德)为国朝敲定土德;中经文景意欲改弦更张,遭遇立朝权臣捍卫祖制,未能成行;终于武帝确立代秦而起的汉朝新德(土德)。与此同时,在儒生的建议下,汉朝不再沿用秦制颛顼历,改用太初历,重启历史纪元。改德与太初历创制(天人),加之由黄老之术而独尊儒术(君臣)的官学调整,共同构成立教时刻。司马迁于立教事宜心有戚戚,笔法曲折,分散于《史记》各处,汇总而观,足见其在立教时刻的史家笔法;武帝有立教之名却未能真正导民以德,史迁对此颇有微词。《史记》上起黄帝、下至汉武,黄帝作为首帝,无疑是历史的起点和原则,武帝改汉德为土德,则首尾呼应;在此框架下涵盖黄帝(太古)、秦始皇(中古)、汉初先帝(近古)与武帝(当朝)的多重古今之变。  相似文献   

20.
【透视当代知识分子心境】张小夫在《人文杂志》(第2002年第6期)发表如题文章认为,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描述的是当代知识分子在道德良知与现实利益矛盾的挤压下,最终蜕变的心路历程。阎真以独特的人文视野和宏观的理性思辨,考察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存状况与人生追求,敏锐地感受到了知识分子在时代大潮中的窘迫处境与失落——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念与人格精神失去后的茫然和怅惘:对世界我什么都不是,对自己就是一切,我们被这种残酷的真实击败了,从内部被击败了。我们没有力量面对那些严峻的话题,关于身份,关于灵魂,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