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迈向21世纪的南中国经济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述的南中国经济圈,包括广东、福建、海南、广西四省区及香港、澳门、台湾.我们将从南中国经济圈出现的背景分析入手,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是南中国经济圈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在分析目前南中国经济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南中国经济圈能否从目前的经贸合作马上向经济一体化过渡的问题.通过对南中国经济圈区域整合和一体化的经济、政治分析,得出在目前一些根本性的障碍得以消除以前,一体化进程将难以起步,因而继续大力发展正常的经贸往来和具体的合作,尤其是加快粤港澳经济的融合,仍将是南中国经济圈在迈向21世纪过程中发展的主导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论山东省两大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东半岛城市群已经形成了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和青岛为主导的胶东半岛经济圈。两大经济圈的发展、互动、关联,对山东经济的整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两大经济圈的发展现状,研究了二者的产业结构特点及其关联性、互补性,以及要素流动与关联特点,探讨了两大经济圈增强互动联系进而达成经济一体化的各种措施。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一体化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而被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公共政策研究关注的问题.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需要珠三角地区的各级行政机关树立以跨边界为基础的区域协作性公共管理理念,实行重大事项的契约化协调机制、跨区域的行政立法协作机制、常规化的信息交流机制以及纠纷的行政自我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4.
油气经济辐射面的扩大,在黑龙江省逐步形成以大庆为中心、从哈尔滨到齐齐哈尔、覆盖龙江中西部地区的油气经济圈。油气经济圈的不断扩大,必将为龙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在加快龙江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文章建议: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发挥省会城市的助稚作用;加大地企合作领域;推行行政体制管理改革;创造良性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但其进一步发展却面临"行政区行政"的层层阻力。化解行政区行政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矛盾的根本途径不在于行政区划的调整,而在于区域内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因为行政区经济的产生不在于行政区划本身,而在于行政区的"行政"。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质上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其相应的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区域政治协同发展,区域政治协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从现状来看,实现我国区域政治协同发展,必须创新区域行政立法方式、建立区域行政管理机构、建立和完善区域地方政府间行政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融入经济圈一体化是否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值得深入探讨。采集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合成控制法分别评估了河源市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和融入深莞惠"3+2"经济圈的经济增长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河源市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并未有效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而加入深莞惠"3+2"经济圈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河源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京津冀政府之间的合作已经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现阶段京津冀一体化府际合作意识得到普遍认可,机制也在初步建立之中,其成效也逐渐显露,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境。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府际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构建京津冀一体化府际合作机制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创建包括执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协商机制、互信机制、动力机制在内的“五位一体”的京津冀一体化府际合作机制,以期对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自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讨论一直持续着,提出了相当多的构想.1992年后,关于两岸经贸合作机制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中华经济圈、中华经济体、两岸自由贸易区(FTA)、两岸共同市场、两岸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其类似安排、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CECA)、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等模式上.同时期,两岸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度性的前进,则使得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越发突出.  相似文献   

9.
同城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与整合,能够促进区域一体化和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区域规模经济效应。长吉同城化发展在区位交通和产业结构方面具有优越条件。市场一体化是长吉同城化的微观动力,而产业互补则为两市的产业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打破行政壁垒,推进政府职能转换,建立两市协调发展机制,加速两市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长吉同城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逐渐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创新途径.从法律的视角指出作为转型时期的大庆市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时可能存在的有关环境保护、地方法制以及主体定位等问题,为在法律框架下更好发展一体化经济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市场化、国际化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各自为政的行政体制阻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用行政机制来调整"长三角"地区间的行政摩擦,有悖于一体化的实质.为了在"长三角"地区大市场范围内推动实现有效竞争,该区域要在中央政府的统一指导下,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实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建立一个不被行政关系和垄断力量扭曲的区域共同市场,使区域内真正的市场主体进行充分的、有效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实现区域共同市场内资源的高效率配置.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经济圈是我国经济、金融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上海市作为文化、经济以及科技汇交的窗口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通过研究上海市经济影响因素,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选取长三角经济圈16个城市经济指标,建立上海GDP与长三角经济圈中各个城市经济关系模型,验证上海市在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地位。同时研究上海市近十年对长三角经济圈各城市的辐射作用,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研究长三角经济圈各个城市与上海市的居民消费、财政一般预算等六个主要经济指标关系,同时对经济传递机制提出科学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20年8月19日,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重庆市区域经济学会和云南大学联合主办了"首届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高峰论坛".与会专家围绕贵州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的国际国内经验、合作机制与路径、经济合作创新模式、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县域层次开放与合作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一致认为,在新发展阶段,推进贵州省毗邻地区协同开放发展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贵州融入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战略上,贵州通过深度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推动毗邻地区长远发展;在发展路径上,通过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边缘地区中心化、构建一体化基础设施、深化产业协作分工、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要素资源自由流动、凝聚"共同体"意识、构建政府联席机制等措施落实毗邻地区协同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具体通过创新飞地经济模式和推动低空经济等经济形态赋能毗邻地区创新发展;在生态方面,着力用好生态优势,保生态存量,提生态增量,创生态变量,从特色资源和产业入手,促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毗邻地区绿色发展;在县域治理方面,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探索规范化贸易通关政策,挖掘特色文化等,促进毗邻地区县域开放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必丰 《中国社会科学》2012,(8):107-130,205,206
我国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机制,有区域行政协议、区域性组织、区域协作立法、区域行政规划和区域行政指导五种。在国家与社会维度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是一个行为法问题,是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其依据是宪法第15条,内容的合法性在于遵循区域平等原则,程序的合法性在于公众参与。其中,区域平等源自公民个人的平等权,既约束国家对不同区域公民的公权力行为,又约束不同区域政府机关间的行为;公众参与在区域治理中具有更丰富的特点,既是促进区域平等的途径,又是在行政内部机制失灵时推动制度运行的动力机制。在国家组织系统内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治理是一个组织法问题。其中,区域行政指导和区域行政规划,实践了宪法和组织法上规定的领导,蕴含着领导事项、领导方式和领导区域等要素。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人大的作用应在各方支持下按照政府治理的要求予以加强,以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民意基础。各地开发区管委会的设立并非都具合法性,其职权中不得包括行政强制措施权、冻结和拍卖权以及有关人身自由的处罚权。行政区政府机关之间的主要合作机制是区域行政协议。它是宪法上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和对市场主体的尊重,它对缔约主体的约束力有赖于缔约各方的诚实信用。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语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两大时代潮流。在我国,"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经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写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对政府传统的"行政区行政"管理模式带来严峻的冲击与挑战,要求打破传统"行政区行政"的樊篱,构建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有多种类型,从理论上看,各种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没有必然的升级关系。但是欧盟的实践表明,其经济一体化组织在成为关税同盟以后,会带来它的逐步升级,从而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明显的发展。欧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成员国逐步降低交易成本、加深其相互依赖以及技术创新的压力。这种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表现是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扩大,欧盟的政治一体化。应该指出的是,欧盟所选择的一体化不断发展的道路不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整合地区经济、推进国家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标准差值法对1989~2007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度的结果表明:渐进改革、梯度开放的发展策略导致三大区域中,京津冀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制度创新滞后以及地方政府"利己"策略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的主要障碍.近年来,随着经济基础的增强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明显提高,三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趋同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林森 《理论界》2007,(5):58-59
目前城市经济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发展理论上看,城市经济圈的形成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辽宁中部城市一体化发展条件已经具备。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  相似文献   

19.
城市群一体化是城市转型民展的新趋势.在"9+2"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的大背景下,环北部湾各城市处于泛珠三角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交汇中的结合部,是中国--自由贸易区海上通道中桥头堡和中心区,因此,其区位优势决定它将是21世纪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和最好具有活力的新的城市群经济增长带.所以,要从战略的高度把握联手共建环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实现的机遇期,客观分析环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真正做到北接泛珠,南迎东盟,联手共建环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政策措施和产业发展战备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一体化府际合作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构建有利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府际合作机制,就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京津冀地区相关人员关于京津冀一体化信息的了解程度以及京津冀府际合作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探索构建京津冀一体化的府际合作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