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陈大伙  高永蓉 《天府新论》2010,(3):159-160,F0003
责任意识是大学生的重要素质,而对民航类大学生尤为重要。高校所实施的责任意识教育应该紧扣专业特点,体现专业精神及其要求,体现个性化、人性化的要求。民航院校尤其应紧扣行业高技术高风险特点,以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为切入点,在民航安全责任不断加重的新形势下,大力强化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造就大批具备牢固责任意识的民航专门人才,以满足民航事业安全持续稳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
专业群建设是高等院校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需要全面认识专业群建设的动因、高度重视专业群建设的路径构建与专业群建设的策略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随着理工科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专业点数急剧上升,为促进和带动经管学院专业的发展,形成一个"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因此理工类院校要紧密结合理工优势,构建专业群。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必须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公共精神是孕育于公共精神生活领域的精神观念,是人们对共同生活中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的认可。新时代应辩证认识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公共突发事件所折射的问题,以公共性为本位增强大众责任意识。青年学生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中坚力量,对其进行公共精神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刻分析新时代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面临的现实挑战,以学校教育为主线,利用网络媒体平台,聚焦青年学生,培养公共参与意识、提高公共参与素养、坚定公共参与信心,增强青年学生公共精神培育,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5.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高校形成"廉荣贪耻"的'文化氛围.主体培育不够是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强化主体培育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形成内聚力的根本所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培育,主要是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不同主体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意识的培育,也就是培育高校廉政主体的责任意识、耻感意识、法制观念和民主监督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具有高度显著差异。其中,理工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分别与教育、医药、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高度显著差异;教育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分别与医药、经济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高度显著差异;医药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分别与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有高度显著差异。发展空间价值取向是当代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主流,但是大学生对依托专业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7.
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青年的期望和要求。高校应积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做有志气的时代青年;应结合党史教育积极培育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做有骨气的时代青年;要铸牢学生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做有底气的时代青年,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是基于适应新加坡社会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文化历史传承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以及发展学生的个性等,其实施途径主要有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课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是新加坡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理工院校教师在行为文化上由于研究方法及专业特质,已形成的具有严谨、精细、纯粹的优良传统,近几年来已直接受到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冲击和挑战。而随着大学、尤其是理工院校促进社会发展性功能的渐趋增强,担负着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具有研究和导引作用的理工院校教师,在行为文化上的应然素质,表现在文化行为上应传承历史、贴近时代;表现在学术行为上应追求真理、承担责任;表现在道德行为上应完善自身、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大众健身市场对社会体育人才的需求,山西5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但普遍存在着专业目标定位笼统、培养模式模糊、课程体系杂乱以及重点不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因此,山西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应坚持以培养"操作型、技能型、服务型"人才为原则,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教学,尽力推广依托社会开放办学模式,以提高其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以及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难以满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对法律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理工科高校具有理工科专业资源优势,其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应当是通晓法律和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理工科高校应该在尊重法学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在法学与学校优势理工学科的结合点和交汇点上确定法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课程设置应该体现法学与优势学科的融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应当丰富和创新教学方法,借鉴理工科实验室教学经验,创新法学实验教学模式,关注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邮电大学依托学校信息学科优势,法学人才培养凸显信息法学特色,在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当然,理工科高校特色法学教育还存在如何在有限的大学四年中予以合理安排与协调人文、社科、理工等各类课程,以及当前师资大多数缺乏复合型学科背景等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受社会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和网络社会的冲击,高校存在着学术氛围弱化;一些学生精神世界空虚,生活消极;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使命感缺乏、责任感淡薄现象。为此,高校应适时调整教师评价体系,培育校园大师,通过教育引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教育等环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3.
高校德育坚持公共精神培育这一应有向度,不仅有助于改善德育工作的效果,同时也是社会生活领域分化为"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现实要求,对于高校实现自身的人才培养职能,以及促进整个社会公共精神的构建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高校在人才培养特别是在德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开展对学生公共精神的培育。高校培育学生的公共精神应坚持公共价值取向与尊重个体利益的平衡,坚持培育公共意识与提升公共参与能力并重的基本原则,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培育学生公共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近日,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提供的信息检索报告,《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转载量位居全国理工类高校学报(社科版)第10位,在四川省理工类高校学报(社科版)中排名第1位。  相似文献   

15.
艺术生无论是在性格心理、价值取向方面,还是在专业学习、就业定位方面都有别于高校其他学生群体。如何根据高校发展实际,有效做好艺术生党建工作已成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题中之义。文章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艺术系为例,阐述理工类本科院校如何立足粤西,通过开展富有艺术专业特色的教学与实践活动,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探索人性化艺术生党建工作机制,打造德才兼具的艺术人才,有力促进理工类本科院校艺术生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理工院校的法学专业面临着根基薄弱、发展空间小、未能走出传统发展老路的困境,为谋求生存与发展,理工院校法学专业应当在提升身办学实力的同时,走出特色的发展之路,培养真正的知行合一且能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7.
近日,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图书馆期刊信息检索中心提供的“信息检索报告”,《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科版)》转载量位居全国理工类高校学报(社科版)第10位,在四川省理工类高校学报(社科版)中排名第1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和描述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对精神疾病态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三所不同类别高校的367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卫生部颁布的《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核心信息和知识要点》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卫生知识问卷和精神疾病态度问卷作为调查工具。结果调查对象对精神卫生知识的正确回答率最高是98.9%,最低为6%,其中女生和大三的学生得分较高。在对精神疾病态度的调查中,文史类得分高于理工类、医科类和其他类专业。结论大学生对精神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对精神疾病的容忍度不甚理想,尤其是医科类学生。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把人文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从而难以形成人文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教育的薄弱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脱离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忧虑。高校辅导员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是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人才后备军,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提升文化自信、树立责任意识、维护边疆安全的时代使命,也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导致其对高校与中华文化相关的课程接受度参差不齐,互联网和自媒体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也产生一定冲击。注重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培育机制的构建,要客观看待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形成文化认同机制;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形成情感认同机制;深化具身认知,形成行动认同机制;注重教育实效,推进常态跟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