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顾莹惠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4):409-416
国民外交源于人民主权思想 ,是国民为捍卫国家主权和自身权利 ,谋求国家发展 ,争取世界和平而以非官方的身份从事的对外交涉和交流。 2 0世纪初中国国民外交的勃兴 ,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 2 0世纪初的中国国民外交有着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和多种活动方式并行的鲜明时代特点 ,并且因其所处的特殊历史阶段而呈现出多种特殊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2.
小诗体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作为中国新诗史上的诗歌品种之一,小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里已走过90年的漫漫长途,并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风貌,文章拟对上个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小诗体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再度兴起的小诗体进行对比研究,从产生背景与原因、艺术风格等方面探讨两个时期小诗体的异同。 相似文献
3.
张娟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2):89-92
俄国犹太人是在20世纪初俄国革命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1917年之前反犹太政策一直都是沙皇政府遵循的国策,经济上的歧视和政治上的压迫,使得他们投奔俄国革命寻找出路。20世纪初的犹太知识分子活跃在俄国各政党之中,并担任要职,他们对积极推动十月革命的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联省自治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初兴起原因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6):97-100,151
20世纪20年代初兴起的联省自治运动,对整个20年代的中国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运动之所以在这一时间段兴起,原因可归结为三点:军阀混战后政治格局发生变动,不但南北不能统一,而且北也不能统一北,南也不能统一南;中央集权衰弱,地方势力膨胀;各阶层人们支持联省自治。这三种因素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了联省自治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陈文联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481-486
20世纪初年的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在力图以自己的意志改造中国时,深刻反思和检讨了中国传统的性别伦理道德。他们以救亡为出发点,把传统“女德”与国家命运、政治进化、妇女解放联系在一起,对扌甘制和禁锢广大女性的传统性别伦理进行了犀利的批判,提出了富有时代气息、具有男女平等的新型女性道德。这些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思想家对传统性别文化反思的深度和广度,其表现的锋芒锐气,不仅震惊当时,在今天也颇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惠玲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20世纪初,我国的文学理论引进了西方的悲剧观念,围绕悲剧阐发了一系列的理论。蒋观云等人从社会政治的角度理解悲剧,强调、甚至夸大悲剧的社会作用,以抬高悲剧的地位,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以王国维为首的一批学贯中西的学者以哲学为视点体认悲剧的内涵,指出悲剧的美学价值在于表现人生苦痛的无所不在和对解脱之道的艰难寻求。梁启超和王国维对《桃花扇》和《红楼梦》的分析提示了悲剧的审美特性,使我国20世纪的悲剧研究一开始就有了理论的深度。 相似文献
7.
邓运山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0-44
在传统社会,我国乡村地区一直存在一个与封建小农经济相适应的,由乡村士绅、私塾或族学、宗族文化以及民间娱乐等要素构成的、相对质朴而又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但是,自清末民初"废科举、兴学堂"的近代教育转型过程中,这种传统的乡村文化生态开始出现了危机。其主要表现是:士绅精英的离乡进城使乡村社会失去了重要的文化载体和传播主体,乡村教育转型过程中呈现出"旧学难除,新学难布"的两难局面,传统社会凝聚人心的宗族文化遭到乡民的漠视,乡村社会日常娱乐活动的减少使乡民精神生活越来越贫乏。 相似文献
8.
陈文联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5):123-128
争自由、谋自立,是近代妇女觉醒的重要标志,20世纪初年,伴随着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深受欧风美雨浸润的先进女性,积极吁请女性自立,把女性自立与男女平权、强国安民联系起来,对女性自立自强之途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可贵的实践,由此形成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女性自立观;近代女性自立观的确立,是对传统“妇功”观的有力否定,它不仅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至今仍不失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光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2):12-15
2 0世纪中国启蒙文学思潮正式启动于 190 2年。该年度兴起的启蒙文学理论思潮质变性意义表现为从一种单向度的文学功能观发展为视小说为一切文化变迁的中介和多层面的文化结构观 ,从文学的“工具性”命题上升到一种“关系性”的命题 ,同时它也预演了一场接近白话文学运动的文学“俗语化”运动。在此推动下 ,启蒙文学创作迅速崛起 ,呈“潮涌”之势。这些作品从三个方面初步建构了启蒙文学的基本形态 :强烈的主体启蒙意识、“文明批评”的思想意向和资产阶级的价值范式。 相似文献
10.
李天星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1):68-73
民族的融合始终伴随着文化的建构。在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通史性著作中,颇为重视对民族融合与文化建构关系的讨论。在民族与文化的构成上,强调中国民族与文化构成的复杂性,主张“文化不以种族而分”。在民族融合与文化建构上,肯定中原汉族文化的向心力和同化力,强调民族融合对于文化建构的重要性,而且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不因民族冲突和政权更迭而发生变异。同时十分重视以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为主的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些观点既是传统史学近代转型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新认知,同时也是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1.
李晓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1):113-120
陕西的女性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20世纪以来,陕西女性文学有了长足的发展。延安时期以丁玲为代表的女性作家的创作是陕西女性文学的辉煌。20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初,陕西的女性作家曾出不穷,在文学的各个领域都有突出的创作成就,这其中,更有60、70年代出生的一批青年女作家创作势头强劲,展现出不凡的艺术功力。但是,陕西女性文学的声音还比较微弱,陕西女性作家无论所达到的艺术高度还是所形成的文学影响力与陕西男性作家还存在较大差距。陕西女性文学要获得更大成就,就要强化女性意识,更新创作观念,在题材上扬长避短,在艺术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新学的兴起和大量外来语输入,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梁启超、革命派和无政府主义者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评价,虽在理论上也各有偏颇,但又在语言文字上实现了与中国文化的贯通.各派社会主张的相互辉映,反映出中国社会变革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13.
欧洲工人体育组织兴起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20-30年代。工业化的发展是欧洲工人体育组织出现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欧洲体育运动组织化的增强推动了工人体育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欧洲政治环境的变化对工人体育组织的出现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欧洲工人体育组织积极培育无产阶级体育文化,使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推动欧洲各国工人的团结和合作,使其具有鲜明的国际主义性;积极进行各种政治斗争,使其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同时,欧洲工人运动政策主张的分歧也使得欧洲工人体育组织具有明显的分裂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早期我国以“立人”为核心的美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6):38-42
20世纪早期我国以王国维、梁启超、蔡元培、鲁迅为代表的以“立人”为核心的美育思想,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地位和尊严,倡导个性的发展。他们抓住美育情感教育的本质,培养人们崇高的情感;以美育的超功利性和普遍性特征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趣味,其最终目标是塑造人们高尚完美的人格,实现审美化人生。 相似文献
15.
杨宇辰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10,29(4)
20世纪前期,外国资本主义和买办这一对合作伙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博弈,逐步将买办的无限保证责任制度、买办的基本职责、买办的职业报酬制度和外商对买办的庇护制度等买办制度的基本内容加以强化和完善,达到了更好的双赢效果;外商尝试对买办制度进行了局部改良,但不表明买办制度已经衰落,由于中国市场和中国社会的特殊性,买办制度此时还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买办制度在这一历史时期最充分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面临着盛极而衰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三大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支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8-45
20世纪中国的历史学家既背负着沉重的传统文化包袱,又力图在新时代里汇入前所未有的变革潮流。在传统扬弃与时代创新的艰难磨合中,他们身不由己地形成了许多自身难以摆脱的人文情结,其中政治情结、道德情结、洋人情结是诸多情结中最重要的三大情结。这些情结对于20世纪中国的历史科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值得我们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 相似文献
17.
无政府主义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前后曾一度盛行,特别是在广州,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中,无政府主义曾独占鳌头,影响甚广,不仅是一种社会思潮,而且发展为一种社会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18.
张法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4(5):5-12
本文对西方 2 0世纪美学与古典美学的关联、西方 2 0世纪美学的基本面貌、主要流派、发展逻辑进行了描叙 ,并对这样的面貌和历程所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了阐明 ,更主的是 ,从世界史历程和新的全球化境遇来理解 2 0世纪西方美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中国的性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朱梅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1,38(1)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性教育始于20世纪初,而不是60年代中期。教育界率先以学校为主,进行开拓性的研究和实践。 1920年潘公展编译 Bigelow著 Sex Education,为最早翻译成册的性学专著。此外报刊也发表了甚多的性教育和节育的文章;《教育杂志》、《妇女杂志》等还发行了性教育和节育专号。到1937年仅性教育书籍已近100种。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教育部在《学校卫生实施方案》和师范等学校的课程标准中,均规定有性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