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孙静 《创新》2011,5(5):63-66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随着经济区的不断发展,企业数量越来越多,经济区劳动关系也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支撑经济区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调查北部湾经济区劳动关系现状。建立劳动关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调查问卷和选取样本企业来实施调查,运用线性加权方法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经济区劳动关系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最后对经济区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蒙丽  廖杨 《创新》2009,3(6)
广西在西部大开发、"9+2"和"10+1"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要确保广西民族关系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发展,不仅应该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部及其与广西其他民族地区的协调发展,而且应该避免使其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西南经济区、泛北部湾经济区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依附区域,才能真正建立起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培 《创新》2008,2(1):59-61
要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形成经济发展新一极,首先应理顺行政区划与发展、利益与发展、和谐与发展三方面关系,从而将区位、港口、资源等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张艳君 《学术交流》2007,(8):169-171
和谐文化建设与和谐世界理念同是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世界理念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对外纲领,倡仪各国努力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充满着博爱情怀和理论智慧,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谐文化建设与当代中国外交的和谐世界理念,二者互为促进,互为包容:和谐世界理念及其实践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和谐的发展环境、重要的国际机遇与巨大的智慧源泉;和谐文化是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武器,二者统一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之中,对中华民族在和谐理念指引下实现新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覃昊  王天维  冼衡森 《创新》2009,3(1):47-49
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现状来看,要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的一极,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发挥需要政策作为中介来实现。政策创新作为有效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政策手段,能破解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的难题。提升区域竞争力需要开发政策创新资源,建立政策创新机制,把握好政策创新的自由度,利用多种创新力量推动开发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黄延  杨亦龙 《创新》2009,3(5):33-35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条件下,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是,人才资本不足已经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各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因此,在“人才倒挂”的大背景下,如何科学激发现有人才资本的活力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当前突破经济发展人才瓶颈的重要抓手。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激发人才资本活力的关键举措是确立科学的用才理念,建立综合动态考评体系;健全人才市场运作机制,规范人才合理流动;积极搭建国际化人才平台,全面推进人才国际化发展;突破人才合作壁垒,充分发挥人才资本的最大潜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角度对我国海洋开发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三种文明形态主导的海洋发展理念的变迁。我国海洋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传统农业社会重陆轻海观念影响下的海洋农业理念与工业社会中的自由主义的经济发展理念相冲突。对当前海洋开发和管理进行思考,实现生态文明理念下人与海洋和谐发展,是我国海洋可持续开发和有序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谢沛善  段艳平 《创新》2010,4(1):30-33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重点是金融支持政策的框架基础,经济区开发建设资金供需的突出矛盾更是实施金融支持的强力依据。综合地利用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以及区域内外的各种金融资源,同时根据经济区不同的开发建设阶段以及特定产业(项目)的特点来架构设计的金融支持制度安排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金融支持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改革土地管理方式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2009,3(10):23-23
周红梅2009年5月30日在《广西日报》上撰文认为:北部湾经济区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而要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离不开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朱小娟 《创新》2016,(3):55-62
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它是对人与自然尚不和谐问题的回应,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必然选择,亦是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的重大升华。以绿色发展推进人与自然和谐,须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优化生态发展产业体系,发挥主体功能区的作用;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筑牢守好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1.
杨毅 《创新》2007,1(5):62-66
和谐世界的理念体现着人们在价值层面上对于建构世界新秩序的一种追求。它的实现不但需要国际关系民主化为其提供程序上的支持,更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来使之成为可能。而国际制度由于能够在特定范围内加速制度内的信息流动,促成了不同层次的国际合作的实现;并通过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以实现全球事务治理的有效途径,大大降低行为体国际交往的成本,保持了国际关系的连续性,从而能够从制度上为和谐世界的构建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要开展社区建设,就必须建立专业的社区工作队伍,提高社区管理水平;加强社区规范化建设,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引导社区自治,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鼓励社区志愿者的参与,推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非政府组织,促进社区建设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女性犯罪是影响家庭和谐及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女性犯罪呈现逐渐上升趋势,且超过同期的男性犯罪增长率。为有效预防具有增长势头的女性犯罪,应全面加强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女性就业率和经济地位,发挥社区保障功能,努力营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4.
北部湾开放开发与桂台金融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为台商投资广西提供了重要保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区,也为台商通过大陆进入东盟创造了便捷条件。台湾地区金融业发达,金融资本雄厚,而广西作为后发地区缺少的是金融资本。如果双方能够加强金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将会实现合作共赢,造福两地人民。  相似文献   

15.
现代女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表现为:女性是和谐家庭的建设者、女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女性在环境维护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女性的优势品质为和谐社会建构提供持久精神动力、中国女性特殊的性别文化诉求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理念经历了从和平到和谐的飞跃。从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独立自主、不结盟"、"和平共处、不称霸"、"建立国际新秩序",到90年代中期以来过渡到和谐,实现了质的飞跃。和谐理念是对和平理念的继承和深化,体现了中国外交的成熟与自信,是我国应对国际各种怀疑甚至敌对思潮的回应。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模式与路径选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中  周红娟 《创新》2009,3(12):17-20
合理的产业布局对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三大产业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第一产业发展模式是农业产业化模式、农业家庭专业化生产模式;第二产业发展模式是生态工业园模式和港城互动模式;第三产业发展模式是金融业与经济协同发展模式、港口物流与经济协同发展模式、旅游业与经济协同发展模式;理想的路径选择是有效整合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有效整合产业发展与对外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8.
公共物品供给效率与地方政府经济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旭恒  曲创 《求是学刊》2002,29(5):60-64
公共物品只是某一特定集体的公共物品 ,具有一定的区域性。集体的规模对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 ,规模较小的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中也具有更高的效率。同时 ,地区间差异和地方政府本身的利益取向等也决定了强化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 ,增加地方政府的公共物品供给是提高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的一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解红晖 《社会工作》2008,(24):54-56
现代女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特殊作用表现为:女性是和谐家庭的建设者、女性是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女性在环境维护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女性的优势品质为和谐社会建构提供持久精神动力、中国女性特殊的性别文化诉求成为和谐社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的逻辑及其社会后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立平 《社会》2009,29(2):1-29
目前中国的经济问题,从表面看来,是在美国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发生的,但从根本上来说,是一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转不过去而形成的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原发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只是引发并加速了正在酝酿中的中国的生产过剩危机。因此,美国的问题不一定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更具有传统的生产过剩危机的特点。这是我们分析中国在这次危机中一些重要问题的前提,而对经济危机产生的社会后果的讨论,也必须建立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之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表现在实体经济的层面及其该问题向社会层面的传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是,利用经济危机的机会,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顺利转型到耐用消费品时代创造条件;同时进行社会安全网络的建设,形成可以隔绝或减缓经济危机向社会层面传导的过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