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马可·波罗是第一位将蜀道沿线的见闻记录下来的西方大旅行家。宋末元初的蜀道,不仅是南宋与蒙元争夺的战略要地,而且是元世祖忽必烈推行"汉法"的"龙兴之地",忽必烈曾下令"修治四川山路、桥梁、栈道,"为马可·波罗蜀道行创造了条件。马可·波罗的蜀道之旅,取道陈仓—凤州—汉中—广元入川,从京兆府﹙西安市﹚经兴元府﹙汉中市﹚到成都府﹙成都市﹚。这是他从北京到云南旅途中印象颇为美好的一段,客观地反映了蜀道沿线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喜人景象。蒙哥汗死于蜀道南端的钓鱼城下,忽必烈兴于蜀道北端的京兆府城,也可能是马可·波罗蜀道之旅的主要动机。《马可·波罗游记》对蜀道的记载虽然简略,但他给西方世界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展示了迷人的蜀道画卷,值得珍视。  相似文献   

2.
在西部文学和全国文学的地理版图上,蜀道文学都留下了辉煌壮美的一页.先秦,蜀道文学的奠基期;秦汉魏晋,蜀道文学的第一高峰期;隋唐五代,蜀道文学的第二高峰期;两宋,蜀道文学的转型期;元明清,蜀道文学的衰微与复兴期.  相似文献   

3.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继电视纪录片之后,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反映茶文化的电视剧,丰富了茶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内容。通过对茶文化电视剧的分析,了解该类电视剧反映与传播茶文化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提升该类电视剧的质量,改善电视剧传播茶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蜀道线上的诸葛亮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接大西北与大西南的蜀道是中国西部化的轴心。诸葛亮在蜀道线上的化遗产,不仅承汉启唐,是中国西部化期的典型,是中国西部化兼收并畜的象征;而且魅力永存,是蜀道线上最具生命力的传统化,是西部大开发应该继承的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在满载着诸葛亮丰功伟业的蜀道线上,唐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大诗人通过武侯祠或者相关历史遗迹,赞颂诸葛功业,抒发人生情怀;蜀道线上武侯祠的修建和唐碑的镌刻,不仅反映了唐代政治对诸葛亮智慧的需求,而且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将诸葛亮推向神坛的壮美历程;蜀道沿线的武侯祠是千百年来传承诸葛亮信仰的圣殿;蜀道唐碑是岿然屹立在中华文化沃土上的诸葛亮信仰丰碑!  相似文献   

6.
蜀道古地图作为重要史料,始终是蜀道研究的薄弱环节,主要存在蜀道古地图研究关注度不高、整理工作落后、数字化及建库工作尚未开展等问题。研究发现,基于机构之间通力合作,能够推动蜀道古地图整理工作高效开展;依托现代数字技术,可以提高蜀道古地图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借助学科融合,能够形成立体化蜀道古地图研究态势;同时,加强蜀道古地图研究,也利于蜀道古地图资源活化和保护,深度挖掘其内涵和价值,推动蜀道研究共享化、国际化和蜀道申遗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7.
茶起源于中国 ,在人们日常生活、婚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形成了独具魅力的中华茶文化。中国茶文化传播到世界 ,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唐代大一统,蜀道是基地。蜀道沿线是唐朝建立的战略轴心和统一天下的战略基地。武氏家族荣,崛起在蜀道。如果说武氏家族在蜀道北端龙飞长安,那么武氏家族在蜀道南部则凤呜剑门。江潭孕金轮,蜀道传说美。在广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中,尤以武则天的传说故事最为引人注目。女皇启新运,治宏贞观朝。武则天的“治宏贞观政启开元”,在文化地理上,主要是在蜀道北部完成的,千古女皇的地位是在蜀道北部奠定的。  相似文献   

9.
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饮料之一,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的摇篮。自唐代起,茶向域外广泛传播,逐渐被周边国家接受。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对外传播主要有西线、南线、东线等三条线路,其中东线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传播最为广泛而深入。唐代茶叶及茶文化域外传播具有侧重于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注重精神和审美的感受、从文化高地流向文化洼地、僧侣是传播媒介主体力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唐宋时期的千里蜀道是培育三苏父子的文化纽带。三苏父子的蜀道之旅,经行蜀道最多者是苏洵。苏氏父子三人由蜀道来回往返一次。嘉元年(1056)经蜀道进京,嘉二年(1057)由蜀道返乡。苏轼、苏辙兄弟二人经行蜀道一次,他们携手于宋神宗元丰元年(1068)经蜀道入京,此时苏轼三十三岁,苏辙三十岁。从此之后,兄弟二人再也没有经行蜀道,也未再回过故乡。苏氏父子经行的是蜀道多条线路中的金牛道、故道。  相似文献   

11.
蜀道经济带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经济发展区。南宋与金、蒙长期对峙,战争不断。其中蜀道经济带成为边防前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军队长期驻守防御。战争以及供给军队钱粮物资,给当地民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和影响,直接导致蜀道经济带的衰落。南宋蜀道经济带的衰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战争、物资供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2.
蜀府在明代50座藩府中长期独享“忠贤”之名,其从分封之始即根据蜀地实际情况选择了“以礼教守西陲”的策略,并与地方政府达成共识,在有明一代一以贯之。相对明代其他藩府,明蜀府政绩卓著、贤王辈出,深受士人和蜀民爱戴,屡次被朝廷表彰,忠贤之名广泛传播,是明朝“大一统”的缔造者之一,清朝在修《明史》时评价其为“蜀中二百年不被兵革”的核心力量。但学界对蜀府的研究严重不足。翻检史料,加上田野调查,可以发现,蜀府始终坚持“事君以忠”,在蜀地提倡文教,对儒释道大力扶持,还协助朝廷完成对茶马交易的有效控制,巩固了西南边陲稳定,树立起了“忠贤”形象。同时,蜀府在不违背“忠”的前提下,“辟土田以积其糇粮”,长期享有“天下首富”的地位,积极向上助大工,为军队捐饷,对地方公共设施慷慨捐助,成为塑造明代四川人文精神的核心力量。蜀府履行藩职的策略,发展了历史上“河间”“东平”之贤,创造出独特的“忠贤文化”,这是在明代体制下明智的生存之道,是明代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藩府。  相似文献   

13.
该文使用古代文献与考古资料结合,对汉晋时期“西南丝绸之路”的开通、路线、形成与路线特点、建设、商业活动,以及汉代成都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讨论。这条古道在西汉中期以前就已存在,但汉帝国直至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才将这条道路全线开通。其基本路线为从成都经永昌郡(今云南西部)到达身毒(今印度)。当时在古道沿途大规模开凿道路,设置郡县治所和各种交通通讯设施,大量移民,屯军等措施来保证道路畅通与高效的通讯传递。当时古道上的商业活动可分为境内和境外两部分。境内主要在蜀地与西南夷地区之间,境外主要在蜀地与境外之间进行。  相似文献   

14.
阴平古道本自西汉地名,至迟在宋代作为道路名,所涉时限却远及秦代。《三国志》邓艾破蜀的记载使阴平偏道名扬天下,但历史上作为连接南北丝路之一要道者为阴平正道。阴平正道虽路线有异,但走向大体一致,即沿白水江一线自陇达蜀,显示了一定的历史复杂性,因而相对应的文学文献遗存呈多样性特点。从文献文学角度考察河南道,它是连通南北丝路的另一要径,虽在唐以后至明清呈渐衰之势,但仍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家口作为“万里茶道”上重要的商贸节点市镇,不仅是重要的军事重镇,同时也是北方茶都。清代的张家口较之明代,其职能发生如下变化:一是由军事重镇逐渐转向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商业集镇;二是由最初国内各民族间的茶马互市场所转向连接亚欧茶叶市场枢纽性市镇。茶马互市的开通、张库大道的形成、榷关的设立,共同促成了张家口北方茶都的形成,张家口茶叶贸易的兴衰是“万里茶道”兴衰的缩影。  相似文献   

16.
浙东地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之处,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人文环境吸引了丝绸之路上活跃的胡人。唐代有不少西域胡僧、胡商曾进入浙东传法、兴贩;浙东官员中也有不少西域胡族,有的还著籍于此成为地方士族;还有不少胡族文人因为浙东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慕名而来漫游、隐居。浙东本土胡族文学家族和流寓胡族文人的文学创作给浙东文坛增添了特别的“胡声”。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胡风、胡音创造了唐代胡汉文学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新典范。  相似文献   

17.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是一处早期蜀文化古遗址群,在七十余年的发掘历史中,先后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出土的具有音乐声学性能的器物,与战国时期蜀乐器和商代乐器之间有相似之处,并表现出蜀音乐文化自身的特征。通过考证与分析研究,这些器物的乐器功能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8.
易学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即有“易学在蜀”之说;同时,“蜀学”一词也在此时形成。根据各个历史时期蜀易的表现,说明有独创精神和包容特性,足以体现蜀学以易学为旗帜。  相似文献   

19.
文章描述了蜀学发展的基本线索,自西汉始是指儒学在蜀地的传播,北宋以"苏学"为代表形成学术特色,晚清成为经学研究的中心,"重文史"和"崇实学"是两大鲜明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郭沫若的所受教育、性格养成、思维方式等,分析了蜀学文化传统对郭氏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宋代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上第二高峰时期,在城市的地域结构上出现了四大城市带,其中的蜀道城市带因其不同于汉、唐时期的自然人文环境而迅速崛起;蜀道畅达的交通,开放的交通网,为商品流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以茶马、茶盐贸易为龙头的商品流通潮,使西北秦陇市场和西南川蜀市场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强大的经济辐射力,促进了以蜀道为轴线,以成都府、梓州、兴元府、洋州、京兆府、秦州等三府三州为支点的蜀道城市带的繁荣发达;蜀道城市带的崛起,是汉唐时期不可想象的,也是元明清时期无法企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