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江苏省语言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常州市召开。出席讨论会的会员有110人,收到论文11篇。论文内容广泛丰富,涉及语言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大会期间,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临定研究员作了题为“谈谈汉语语法分析方法问题”的报告,同时,与会会员鲍明炜,徐仲涛、朱林清等也分别向常州市广大中学语文教师作了有关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历史学会和江苏省中国经济史研究会于1984年12月7日至9日在无锡市联合举行了无锡地区近现代经济史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有出席江苏省中国经济史研究会成立大会的代表和无锡市的史学工作者共75人,交流论文39篇。应邀参加讨论会的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丁日初。蒋铎在讨论会上分别作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现状及怎样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和《从薛氏资本集团谈谈中国的民族资本》的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于1982年12月25日至29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二次代表大会暨1982年学术讨论会,各地、市、县及省级有关部门、大专院校从事农业经济理论研究、教育和实际工作的同志共一百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农业经济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1982年学术讨论会主要内容,省农委负责同志作了“当前农村经济改革和今后发展趋势问题”,“江苏省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报告,苏州地区负责同志到会作了关于苏州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报告,大会收到各种论文和调查报告共37篇。  相似文献   

4.
中国蒙古史学会会员大会暨第八次学术讨论会,于7月25日至29日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学者70多人参加了会议。应邀参加会议的还有日本和韩国学者。会上共有15位中外学者作了大会发言。他们涉及的蒙古史学问题,较之前7次学术讨论会,在材料的丰富性和讨论深度上又有了新的发展。会议最后选举产生了中国蒙古史学会第三届理事会。中国蒙古史学会在呼和浩特举行学术讨论会@蒙仁~~  相似文献   

5.
改革创新——迈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12月22-25日,由广东省教育学会举办的“改革创新──迈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学术讨论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省的65位论文作者和省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参加了讨论会。开幕式上,省教育学会会长许任之致开幕词,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达中、李小鲁分别作了专题报告。本次会议围绕如何在教育教学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如何正确理解和实践推进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简要综述如下: 一、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渠道的讨论 与会者认为,在支撑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上要把握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1992年6月20日至23日,湖北省屈原学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市举行。出席大会的省内外专家学者四十余人,大会收到论文二十余篇。这次会议围绕楚辞与巫术文化、楚辞与土家族文化、屈原与中国传统文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者专家们发表的主要学术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农村财政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四次理论讨论会于1993年3月27日在江宁县召开。该学会原为省财政学会下的二级学会,现经省社科联、省民政厅批准,升级为一级学会。俞兴德副省长到会并讲了话。会上选举产生了以省财政厅副厅长张开辉为会长的新一届理事会及常务理事、秘书长。会议共收到论文23篇,大会交流13篇,并请学会顾问、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语言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4月16日至20日在南京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130余人,向大会提交论文138篇,内容涉及语言理论、语音学、词汇学、训诂学、语法学、修辞学、方言学、文字学、外语和语言比较研究。会议举办了两场专题学术报告,安排了一次大会交流和自由发言。并结合报告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中国俗文学学会、福建省文联、福建人民出版社、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宁德地区有关单位发起和筹办的全国首次冯梦龙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八日至十二日在福建省宁德县和寿宁县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和三位从事冯梦龙研究的日本朋友。大会收到三十多篇论文,并就冯梦龙的生平思想和对中国俗文学所作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3月31日至4月3日,纪念张澜诞辰120周年大会暨张澜思想学术讨论会在张澜的家乡四川南充举行。学术讨论会由四川师范学院历史系、南充地区地方志协会和南充地区历史学会共同主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共90多人以及张澜的亲属参加了会议,并提交论文及资料共60篇。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5月10—11日在重庆四川外语学院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十五篇,有十二位同志作了大会发言,内容涉及到比较诗学、东西现代文学关系、中外文学平行研究、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原理、中外神话比较、文学翻译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屈原学会成立大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于6月20日至25日在楚国故都江陵举行。现将大会讨论的问题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鲁迅研究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1987年学术讨论会于11月23日至27日在南京举行。到会代表六十余人。会议收到论文二十五篇。包忠文副会长主持了开幕式;吴奔星会长致开幕词。刘福勤秘书长代表第二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了会务报告。他说,自1984年以来,第二届理事会领导和团结全体会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在南通召开了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去年与省社科联在南京联合举办了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学术讨论  相似文献   

14.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委员会和广东历史学会于六月十一日至十三日联合召开党史学术讨论会。我省的党史研究和教学工作者近两百人参加了讨论会并提交党史论文二十篇,党史人物传记十三篇。讨论会期间,主要就党的“八大”的历史功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及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问题作了重点发言和讨论。大会还结合广东地方党史的研究,对广东共产党小组成立的时间问题展开讨论。党史人物传记则着重讨论有关编写在我党历史上曾经在广东从事革命活动的人物的传记的编写问题。省委书记王德、常委杨应彬、陈越平和各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5.
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八日,广东历史学会和广东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举行纪念广州起义五十五周年学术讨论会。广州地区的史学工作者四十多人出席了讨论会,并提交论文十五篇。讨论会主要讨论了广州起义的伟大历史意义,并对广州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陈郁同志在起义中所起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社会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2月18日至19日在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有各地会员代表70人,会上交流了二十多篇学术论学。王淮冰同志主持了开幕式并讲了话,吴桢同志代表上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张学洪同志作了关于会章修改草案的说明。与会代表在发言中对学会五年来在组织建设和宣传普及科会学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赞同和肯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群众文化学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日至二十五日在东海县召开了一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讨论会。到会理事、论文作者共七十人,提交论文四十一篇,在大会宣读十三篇。论文中有论述群众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及其文化发展战略的,有讲群众文化体制改革的,有论述群众文化基本规律的,还有论述群众文化与其他邻近学科关系的,内容绝大部分涉及当前群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逻辑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4月20日至4月22日在兰州召开。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强宗恕同志以及有关单位负责人到会并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这次会议期间,张文熊教授、陶景侃副教授、周尚荣教授和王国杰副教授,先后就语言逻辑的研究方法、形式逻辑的改造与发展情况、逻辑教学中的成绩和问题,以及墨家的逻辑等,作了学术报告.还有十位同志在大会上宣读了论文  相似文献   

19.
四川省民族语言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于5月24—27日在成都西南民族学院举行。参加学术讨论会的代表有60余人,共收到论文30篇,其中由彝、藏、苗、回等少数民族作者撰写的论文占论文总数的70.6%。会议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四月十二至十九日,全国二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三国演义》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代表等一百六十余人,汇集于三国时期魏的故都洛阳,举行了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暨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大会。会议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河南省文学学会主持召开。大会分两个阶段举行,四月十二日至十六日举行了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四月十八日举行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成立大会。 学术讨论会共收到论文近七十篇。这些论文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国演义》的主题、艺术特色、人物形象塑造以及作者、版本流传情况等问题作了比较广泛深入的探讨。 讨论会上,代表们就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一)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会上争论的最为热烈。大多数同志认为,《三国演义》这部文学巨著,其主题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是多方面的、不应简单地以三言两语来概括。此外,有的同志认为,对古代文学巨著,不要提“主题”(“无主题说”),也有的同志提出“模糊主题说”。(二)关于历史小说的创作方法问题。会上集中对“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