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俑是古代墓葬中专用于陪葬的偶人,是人类早期信仰的产物,也成为中国古代冥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原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地,也是中西文化荟萃地方。固原考古发掘显示,遗留下来的各类俑像,数量很大,质地以陶为主。除了镇墓压胜的各种神物外,各类俑都真实地模拟当时的各种人物,折射的是当时社会习俗,可以根据俑的装束和造型特征,考察和研究历代社会生活习俗和典章制度,也可深入研究丝绸之路文化在固原的深厚积淀。  相似文献   

2.
品味崔惠民的画,颇感笔墨不俗。其作品别具一格,给人以挺拔潇洒、大气酣畅之感,且其重墨之下的磅礴气势聚散得体,飘逸之姿溢于画外。其间充满了热爱生活以及与大自然亲和无间的情韵。 惠民画竹注重意象美,他笔下的墨竹其实是一种意象符号。现实中的竹叶多为三角形,而崔惠民所写竹叶多为长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等不同的几何体。崔惠民的画常常利用隐喻、暗示、物象,让观众体味到诗一般的意境;他也常用对比手法,如笔墨的明暗、虚实、远近及动与静的对比,使作品在对立统一中达到和谐、丰富;他的《墨竹图》简洁明快,笔法讲究,一竿直上,瘦劲绝伦,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价值开发已经成为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文化遗产的传承、文化建设多元化、系统化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藏体系的意义,并就其构建思路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人说读书如品茶,需有雅致的心,刁钻的口味。欣赏一篇好的文字也需静心、潜思,揣摩言外之意,品出意境之繁复。好的作品养心、养眼、怡情,读作家玄小村的作品犹如品茗,意味渐品渐浓。初读玄先生的作品似清茶一杯,但用"煮书"的方法去读,就会被其细腻的笔触、鲜活的内容、多样的创作手法、大胆的风格尝试所牵绊。他的作品具有现代散文的弹性、密度和质料。  相似文献   

5.
任何时代的人工制品,背后都活动着人的身影。从小处而言,是和物品直接相关的制作者、占有者和使用者;推远了看,是整个社会。作为中国传统婚礼仪式中最重要的一项礼仪用具,花轿承载的意义非比寻常,却很少能走进研究者的视野,近代花轿尤其如此。若对其详加审视,我们或许可以有别样的收获。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的对外传播是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数字博物馆因其独有的便捷度成为传统博物馆的有益补充。“张大千”是当代中国书画界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其展品英译现状能客观地反映出我国地方博物馆相关内容整体情况。以数字博物馆张大千展品译介文本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学角度讨论展品译介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了其目前存在译介内容不当、媒介优势发挥不足两大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促进数字博物馆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龙瑞 《中华魂》2014,(18):50-51
花鸟画在中国美术史上,从扬州八怪到赵之谦、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潘天寿等,大家林立,把花鸟画推上了一个历史的高度。若站在传统和传统延续的立场上理论,许多人都会同意,在中国画的众多分科和分类中,写意花鸟画是最难画好,最难出成绩,也是最难突破前人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需要,当代花鸟画如何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一直是当代花鸟画家们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认识陈根林是从欣赏他的书法作品开始的,经朋友介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相识在朋友的聚会上,并欣赏到了他的小楷长卷《道德经》、《金刚经》,在十几米长的手卷上,那珠圆玉润的小楷,似乎一气呵成,令人耳目一新,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点划精到,笔法圆熟,气韵连贯,令人拍案叫绝。陈根林出生于古城金陵金牛湖畔,乡  相似文献   

9.
旗袍是中国颇具代表性的女性服饰,相关的研究著作层出不穷。旗袍在中国大陆的黄金时期为20世纪上半叶,导致20世纪上下半叶的旗袍研究在数量上呈现明显的失衡。上海大学博物馆馆藏中,有99件旗袍的制作时间集中于20世纪下半叶,是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本文从这批旗袍的面料、装饰、搭配、剪裁、设计元素等角度观察研究,认为这一时期的旗袍设计总体上呈现出三个特点:相较于早期旗袍,在旗袍材质、面料工艺和装饰手法上更为多元杂糅;形成了成熟的套装搭配,且对现代剪裁有了熟练运用;在与现代时尚接轨的同时,开始对早期的传统旗袍元素和传统纹样进行有意保留和致敬。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业文学课的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了解英美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时,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的训练使得改变传统文学课教学中"文学史+选读"的模式成为必需。通过文学课的现实需求和教学实践总结,提出文学教学的一种新思路,即"思想的灌注+完整文学作品赏析"的方法,以此改变传统文学课教学中或是死记硬背文学发生史,而对文学作品和文化整体均缺乏系统理解的局面,尝试文学课教学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王罡 《华人时刊》2015,(2):72-73
欣赏提要:林散之草书艺术的高峰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从草书定义上来看。二、从林散之草书的特征来看。三、从《林散之书法选集》的内容来看。四、从名家、专家,以及社会的认知来看。这幅作品是林散之先生亲自选定入书的。一气呵成,流畅飘逸,连画连字,云烟缭绕,实乃林体草书的精品力作。作品先后6次出版。  相似文献   

12.
卢鸿杰,字双翼,号大兴卢氏,1974年生于北京大兴。现为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委会委员,北京中山书画社书画家。其作品大量被国家博物馆、世足联、亚足联及各界人士收藏,并在《艺术与收藏》、《百年中国书画家名录》、《当代书画精英百人画集》、《长城颂书画  相似文献   

13.
姜滇 《金陵瞭望》2005,(7):46-46
姜西从事绘画艺术40载,近十余年专攻牡丹,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有了“金陵牡丹姜”的美誉。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不能轻易地将书画家傅继英放到某一段历史当中去解读,因为她是书画界的一面旗帜,旗帜是方向,是目标,是典型;我们也不能轻易地将书画家傅继英放到某一群体当中去感悟,因为她是书画界的榜样,榜样是力量,是标杆,是楷模。傅继英对艺术有一种宗教般的感情,她在多个艺术领域表现出来的才情,对多种艺术样式的娴熟掌控,对艺术符号纯粹性的洗练,对书法和绘画的敏感和深刻表达,对汉字的奇幻运笔和对中国水墨色彩灵异的调度以及她内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诗人里影响最大的似乎是陶渊明、杜甫、苏武三家。他们的诗集,版本最多,注家也不少。这中间陶渊明最早,诗最少,可是各家议论最纷纭。考证方面且不提,只说批评一面,历代的意见也够奇异有趣的。……在这纷纷的议论之下,要自出心裁独创一见是很难的。但这是一个重新估定价值的时代,对于一切传统,我们要重新加以分析和综合,用这时代的语言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吴玲瑶女士的作品多数是由专栏结集,篇幅短小精悍。总的说来,她的作品具有幽默性的特点,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更能启迪读者的心智,她笔下的文字闪烁着一种哲理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优秀丹青作品是艺术家心血与人格的烙印,丹青小品尤是能见其一斑,如同诗中的绝句、词中小令,甚见作者修养与笔墨功夫。 对此,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徐州国画院院长欧阳龙有精辟见解。他作画擅用中锋徐徐而写,落笔沉厚,甚见骨力。他用富有个性的笔墨写最热悉、最常见的事物,例如雏鸭、小鸡、鲇鱼、鱼鹰、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群体的关注,但实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建设仍处于肇始阶段。针对这一状况,以西藏林芝地区的“藏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尼洋阁的项目实施过程为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层面和学理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20.
为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的迷宫小说,采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三位代表作家及其迷宫小说,结果表明卡夫卡的作品发现了现实世界的迷宫,博尔赫斯探讨人们深陷迷宫中的迷失,卡尔维诺描述没有语言的迷宫。了解这些写作特点有助于读者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