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残疾人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对之制定特殊的社会福利政策。传统的残疾人社会保障是一种"消极性"与"消费型"的残疾人福利制度。必须从积极福利视角,在价值理念、制度设计、政策制定等方面,加快残疾人由"生存型"保障到"发展型"福利转变的进程。有必要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以积极福利理念,优化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变"事后型"、"补救型"、"消极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为"事先型"、"预防型"、"积极型"的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残疾人是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和增进残疾人福利,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和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主体、客体、内容、方式以及效果等方面都不相同的两个概念;从"大福利"视角看,要加快残疾人福利体系的研完与建设,扩大残疾人福利范围,增进残疾人福利水平.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包括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等基础项目,社会工作与康复教育等专业项目,社会服务与社会支持等高级项目,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残疾人相关法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规范及残疾人服务与救助网络的形成才能保证残疾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与推行.  相似文献   

3.
精神福利是文化自信与文化发展的内在秩序,精神福利的文化价值逻辑及公共性追求是实现人之根本性的精神生命活力的源泉,在进一步澄明人的生存安全性之公共性本质的基础上,对精神福利的内在认知结构和文化价值的追寻就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维度。当代中国社会,以精神福利的文化价值为公共性追求的"中国梦"的实践,必能造就一个精神福利共享和文化价值共生的美好社会。  相似文献   

4.
张兴杰  张开云  梁雅莉 《浙江社会科学》2012,(12):74-80,161,162
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传统路径侧重单个制度的修补,而忽视制度体系的整体调整和效能考量。福利国家的制度经验表明,就业导向的制度重构、工作福利的政策设计、信息系统的完备和专业化家计调查的强化是有效治理"福利依赖"或"过度救助"的制度选择与政策趋势。基于体系优化的完整性、层次性和协调性维度与模型的分析,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理念滞后、管理分散、体系结构不平衡、贫困分层制度设计缺乏、救助依赖和社会支持渠道缺乏等系统障碍。本文认为,应从构建四个系统入手来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即以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理念系统为前提,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管理系统为关键,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制度安排系统为基础和优化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社会支持子系统为保障,实现残疾人社会救助体系的体系完整、管理协调和制度分层,提升体系效能,实现有效减贫和保障残疾人群的应有权益。  相似文献   

5.
生态福利是社会安全与发展的内在文化秩序,其文化价值逻辑及公共性追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的精神活力的源泉。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生态危机、生境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生存情景。在澄明生态福利的公共性本质的基础上,对生态福利的内在认知结构和文化伦理价值逻辑的追寻,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维度。以生态福利的文化价值为公共性追寻的"美丽中国"的实践,必能造就一个人与社会共享生态福利的优雅、健全、可持续生存的安全格局。  相似文献   

6.
残疾人财产信托制度是残疾人福利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联着残疾人福利保障事业的建设进程。经过多年的实践,台湾地区残疾人财产信托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台湾地区残疾人财产信托制度的核心内容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大陆地区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福利状况,提高残疾人经济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及管理模式,促进残疾人福利保障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对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体系的调研,而对当前农村残疾人的文化需求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农村残疾人文化需求存在差异性大、文化获取主动性差且渠道单一、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平台急需被完善和搭建等问题。这既有残疾人自身因素的影响也有外界条件的制约。基于此,文章提出转变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提高其经济收入、设立文化专项资金、完善基层组织队伍建设、丰富现代化的文化传播设备和丰富农村残疾人文化产品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发达国家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理论和政策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利用安徽省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有关数据以及补充调查,对安徽省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政策设计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从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出发,提出促进中国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四位一体"的政策框架,即由普惠型的残疾人福利、扶持型的社会保险、选择型的社会救助以及公益型的社会互助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国、英国和日本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代表了不同的福利制度类型。美国是自由主义型的典型代表,在个人主义和新教伦理思潮的影响下,建立了以提高残疾人独立生活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英国则是西欧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在集体主义和社会权利思潮的影响下,建立了以提升残疾人生活水平为目标且内容广泛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日本是东亚福利制度的代表,在家庭主义的影响下,建立了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为目标的有限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三种残疾人福利模式各具特色,对中国残疾人福利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有效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是新时代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议题。基于福利治理视角,M市近三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反映出该政策目标定位中的偏差。关系型的福利治理理念、基层社会稳定的治理目标、单维度的福利治理关系和形式化监督的福利治理过程是形塑偏差的重要力量。为此,应通过营造平等福利关系、构建专业考评机制等,提升福利供给精度,提高福利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难题,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社会事业。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纷繁复杂,其中,模糊的政府职能定位、低下的资源配置效率与落后的福利观是造成当前残疾人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积极福利思想主张在深化政府职能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福利多元化发展与社会福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变被动的经济福利保障为积极的发展型福利支持,提升残疾人就业资源使用效率与助残就业帮扶效果,最终使残疾人实现就业发展与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12.
残疾人在日语中称为"障碍者",自二战后至今,日本障碍者福利立法得到了稳步快速的发展,在经历了法的构建时期、发展时期和完善时期后,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障碍者福利保障法制体系。从法制发展史角度考察日本障碍者福利立法的历史变迁过程,可以发现,障碍者维护自身福利权的社会运动和基于福利权保障的国家责任原则之贯彻是其福利法制不断走向成熟的主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3.
残疾是人类多样性的一种体现,是人类在发展进程中必须付出的社会代价.同普通群体一样,残疾人人力资源也是促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力量之一.不论是从功利主义、人道主义,还是从权利主义出发,残疾人人力资源都应该得到开发和投资.而从现实角度来看,残疾人具有的人力资源比较优势也使其开发和投资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的方法多样性、时间紧致性、项目系统性以及开发过程高难性、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等特点决定了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与残疾人福利制度建设和福利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因此,稳步、快速推进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需秉持福利理念、遵循“以矫正型开发为主,创新型开发为辅”的道路、明确政府、社会和家庭及个人的责任、畅通福利开发产业链,并以此增加残疾人福利,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彰显社会和谐与文明.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特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师文化涵概了教师的职业意识、教育理念、价值观念等群体行为,直接影响教师个体发展和学校的整体发展,因此,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的教师文化建设尤为重要.残疾人职业教育教师文化的构建必须有正确的职业功能定位和职业价值定位,必须要在工作硬件环境、专业发展氛围、身心健康维护等方面形成人格化的教师管理氛围.  相似文献   

15.
孙哲 《理论界》2009,(2):164-165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贫困差距的战略进程中,西部农村地区的贫困恶性循环问题是最大的障碍.关注西部地区的贫困问题,不应仅仅着眼于收入水平或生活水平,能力贫困和文化贫困才是造成西部农村贫困的根本原因,而使所有这一切贫困恶性循环的根源就是贫困文化.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能力贫困的角度,以福利经济学"权力体系"的分析方法探寻贫困文化是如何桎梏西部农村地区脱贫致富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特征是"产物-交换",政治的特征是"秩序-管理".自由、平等、公平和福利这些观念,与经济文化有着必然性的联系.自由、民主、公正和互爱这些观念,与行政文化有着必然性的联系.文化的特征是"知识-延续","知识"代表了文化自身的实力.文化又借助"使用知识"这种方式,在经济与政治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文化共性把经济与政治结合在一起,文化在经济与政治之间的中介作用是自然所赋予的.经济文化与行政文化的互动关系涉及科技、教育、法律、宗教和观念,也涉及自治管理、自由竞争、家族文化以及管理与服务的辩证关系.行政文化与经济文化在互动中碰撞出一条规律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是民主化、法制化.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长期以来在制度安排上一直存在着公共部门垄断、市场准入壁垒、寻租和公共福利损减等诸多问题。应当重新认识公共文化服务的属性,考虑其生产和供给的可分割性,直接生产与间接生产的可选择性等因素,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多种模式。本文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可采用政府"权威型供给"、市场"商业型供给"以及第三部门"志愿型供给"等,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相似文献   

18.
高圆圆 《理论界》2009,(11):206-208
综观以往国内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文献发现,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应把公平共享的研究理念置于突出位置,重点加强理论性研究,深入一般性制度与专项制度的整合研究,更多地关注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残疾人群体内部差异性,同时放眼欧美、拉美等国残疾人福利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徽州文化承传和弘扬中华优良传统,仁心为质,在扶弱济残、慈善公益方面有许多突出的贡献,对今天的残疾人事业建设有启迪借鉴意义;做好残疾人事业,实现融合共享,既是共创和谐的时代呼唤,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史角度,依据社会福利理论,主要运用文献回顾方法,以西方国家残障福利制度历史经验为参照,首次系统回顾、总结中国残障福利制度发展规律.笔者认为2010年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残疾人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与福利时代的重要内容.中国残障福利制度与服务体系分为两大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尚未成为"独立性"政策议题.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人道主义式道德化"福利模式,制度化与法制化残障福利制度初见端倪.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宏观社会处境下,道德化福利模式战略转型迫在眉睫,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本文首次提出"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范围内容,指明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优先领域.最后笔者根据现代杜会福利制度发展变迁普遍规律与历史经验,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状况,针对残障福利工作战略转型,建立"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成为国家发展战略重点的状况,提出若干宏观战略思考与政策建议,描绘"积极性"残障福利政策框架建设路线图与方向,明确阐述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福利和残障福利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体角色与国家行动议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