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阿Q正傳》是世界上一部不朽的文学名著,它具有多方面的、深刻的意义。对魯迅来說,《阿Q正傳》是他前期思想观点和艺朮观点的艺朮結晶,正确地研究这部作品,就能幫助我們了解魯迅前期的思想特点和創作特点。对文学史来說《阿Q正傳》立下了中国文学里程上的新碑,是現代文学史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而且,它还蘊含着丰富的文艺理論問題,需要我們长期的研究。在当前,如何从典型理論上来研究阿Q典型和阿Q主义,却有重大的和迫切的意义。在文学理論中,“典型形象”一般就是指典型人物形象。文学史上的典型形象是丰富多采、各不相同的。但是,任何典型形象都是在生动的、具体的和直接感知的生活图画中对社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画廊里有一个阿Q形象系列,这个系列表现了盲目自大打肿脸充胖子、抬高身价拉大旗作虎皮、显现能为以博众誉求精神上的胜利。从美学的角度审视,具有“愚乐”的特质,还有因思维反常引起的讪笑。精神胜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它生存的土壤,它是扭曲了的传统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阿Q论     
《阿Q正传》是篇好小说,我劝看过的同志再看一遍,没有看的同志好好地看看。——毛主席《论十大关系》我们的时代,无比光辉灿烂。我们所经历过的斗争,更是十分尖锐复杂,不少“人面的东西”,在真理光辉的照耀下,已经原形毕露,这为我们加深理解《阿Q正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些条件吧,认真地再读一遍《阿Q正传》。  相似文献   

4.
阿Q上网     
最近,未庄里也刮起了一阵电脑风,未庄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在谈论着高科技。当然阿Q也听说了,阿Q这几天在城里听说了什么网络革命,却不见有人去洗劫赵太爷家。但未庄人第一次真正接触电脑还是在吴妈的女儿买了台电脑回家以后。虽然吴妈一点也不知道女儿在电脑边干什么,但还是在村口  相似文献   

5.
阿Q老公     
我和老公是大学同学,毕业后我们又在同一个单位工作。这些年,周围人纷纷贷款买了房,可是我和老公仍然住在单位的职工宿舍里。  相似文献   

6.
阿Q辨     
鲁迅先生一九二一年创作的现实主义杰作《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的扛鼎之作,是新文学运动的伟大丰碑。它不仅丰实了中国的文学宝库,也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阿Q这个艺术形象,是一致公认的不朽的典型。然而,自《阿Q正传》问世的第一天起,对这一不朽的典型就争论不休,意见不一。举其大者:一说阿Q是思想的典型;一说阿Q是阶级的典型。 1对阿Q是思想的典型问题,本文不多加论述,这里主要对阿Q是阶级的典型问题,提出一些异议。  相似文献   

7.
阿Q画圆发微     
即使文学博士王一川等以新的审美标准,严格精选《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连矛盾等一直被推崇为中国现代文史上的小说大师,也名落孙山,然而鲁迅的《阿Q正传》也仍然是不能忽视的伟大存在。如果说王选不失一种历史的选择,那么《阿Q正传》不朽的文学史地位则更稳固,而彪炳于中国20世纪的小说之林。阿Q典型的美学意义,从本世纪20年代后经期的“阿Q已经死了”与“阿Q还活着”的论争,到建国前十年内的阶级典型与“共鸣”之说的对话,而至于今的对阿Q精神之否定与依恋,仍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这,笔者不想插话,而欲对阿Q画圆的细节,…  相似文献   

8.
阿Q与庄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撇开“阿Q精神”中的奴隶性、柔弱性、退缩性 ,剔出其内涵中的“精神抚慰性”的一面 ,与《庄子》思想中的“精神抚慰”相对照 ,提出二者的共通性 ,从而进一步指出 ,“精神抚慰”是人们在不利之时在精神上保存自己极其重要的手段 ,外在表现为翼伏、妥协、退让 ,从而为积极抗争保存了机会和力量 ,与进取亢进互为补充而成为中国传统思维的两方面 ,是有积极意义的。通过比对 ,指出“阿Q”是庄子的通俗版 ,庄子是阿Q的理论版  相似文献   

9.
再论阿Q     
肖文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3):22-22,59
对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阿Q形象的认识,至今依然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一、阿Q是一个受了精神奴役创伤的革命农民;二、阿Q是一个愚昧落后的不自觉的农民典型;三、阿Q是一种思想的典型,是阿Q精神的寄植者,是一个集合体形象。笔者坚持认为阿Q是一种精神典型,本文试加论证。  相似文献   

10.
关于阿Q性格     
一"阿Q正传"是世界文学史上一篇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阿Q性格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非常光辉的典型.这已经是历史性的定评了.但阿Q性格的特点是什么?它的社会基础又怎样?自"阿Q正传"发表后,三十多年来,我们作了不少的研究和说明,只是至今意见仍难一致.阿Q的性格本来是复杂而又多样的.如爱面子、自高自大、保守、排斥异端以及精神  相似文献   

11.
阿Q形象浅论     
从阿Q这一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社会来源、阿Q精神即国民劣根性的实质和阿Q集悲喜剧特色于一身的特点三个角度寻找《阿Q正传》中阿Q从文学人物上升到社会典型乃至成为一个时代、一个阶层代名词的原因,实际上阿Q这一人物形象就是因其超阶级性、超民族性,而最终成为文学中的经典人物和鲁迅小说中最具有时代与社会特征的典型。  相似文献   

12.
阿Q典型新探     
一何其芳同志在一九五六年《论阿Q》一文中说过:分析阿Q“这一个”典型的“困难和矛盾主要在这里:阿Q是一个农民,但阿Q精神却是一种消极的可耻的现象。”这个看法是有道理的。历来对阿Q典型的不同观点的讨论,正是围绕着怎样看待这一矛盾而展开的。一种观点把二者根本对立起来。认为作为农民阶级的阿Q,其精神就不应当如此消极和落后。按照这一“逻辑”,于是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阿Q不是一个农民,而从阿Q说过的“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这句话里,断言阿Q是从地主破落下来的,所以在精神上与一般农民不同。又一种认为,“阿Q这典  相似文献   

13.
阿Q形象不仅艺术地再现了中国辛亥革命时期贫穷落后、麻木不仁又缺乏起码觉悟意识民众的典型共性 ,而且深刻地体现了作者对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探索和思考。阿Q形象是超时代的、永恒的现实主义文学典型  相似文献   

14.
如何理解《阿 Q 正传》当中阿 Q 的典型,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正如有些同志所说,阿 Q 是一个农民,但阿 Q 精神却是一种消极可耻的现象,这是理解阿 Q 的困难和矛盾.在这个困难和矛盾的问题面前,具有不同的世界观的人作出了种种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说,阿 Q是阶级的典型;有的人说是民族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出版、再版的几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一些关于阐述典型理论的文章,差不多都异口同声地把阿 Q 说成是落后的不觉悟的农民典型或雇农典型。这种趋于一致的看法,我们不敢苟同。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企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就是说在研究任何问题时,都不应孤立地看,而要全面地看。我们在探讨一个艺术形象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典型,也应从各方面去考察,这里不仅包  相似文献   

16.
阿Q革命与辛亥革命是紧密相联的。阿Q革命发生于辛亥革命之中,也只有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事变才会促成阿Q 这样的“革命”。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说,阿Q 革命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某些本质方面,特别是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弱点和缺点,是辛亥革命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阿Q形象的多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Q正传》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的代表作。它以高度概括的人物典型 ,广阔而形象的生活画面 ,严峻而深刻的历史教训和新颖独特的艺术风格 ,赢得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并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影响。192 1年 ,出于对旧民主主义政治革命的失望和对中国思想革命运动的关注 ,鲁迅创作了《阿Q正传》。最初发表在 192 1年 12月 4日至 192 2年 2月 12日的《晨报副刊》上 ,每星期或两星期刊登一次 ,署名巴人 ,后编入小说集《呐喊》。作品中“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 ,意思是在揭出病苦 ,引起疗救的注意。”一 阿Q性…  相似文献   

18.
作为艺术信息的物化形态,阿Q典型的复杂、丰富、深邃,不仅在其所蕴涵的艺术信息量的丰富性:具有多种性格元素,概括了大容量的社会关系,包含着社会的历史的经济、政治、伦理、法制以及心理、哲理等种种内涵,凝结着作家的深厚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因其艺术信息的组织与传递的特异性:诸多性格元素形成特殊的结构与表现方式,可说是达到了一种最优化的组合,体现出作家的艺术独创性。而典型的创造又是一个过程,开始于作家从生活中吸取社会信息塑造典型,完成于读者在欣赏中接收艺术信息产生感应形成理解与评价。本文试从几个角度进行观察,分析阿Q典型的塑造方法、主导性格和层次结构,探求对于这一典型纷纭理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从阿Q到阿多     
阿 Q 是鲁迅《阿 Q 正传》的主人公,阿多(多多头)是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的主人公。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领域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典型人物。前者发表于二十年代初期,后者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意识层次和需要层次的角度来谈阿Q的人格构成,以文本为依据进行充分例证,分析说明阿Q意识活动的表现方式、所处状态、运行方向、终极结局和警示意义,这对我们深层次地探索造成阿Q悲剧性的人生结局和我们今天如何调整自己实现自我,将有重要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