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钰  焦晶 《城市》2012,(10):21-23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大幅增加,给城市环境带来很大影响,垃圾管理已经成为近十几年来热议的话题。在产量增加的同时,生活垃圾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这给垃圾分类处理及高效利用造成了严重阻碍。针对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垃圾源头进行分类的建议。住建部于2000年6月将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和桂林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目前看来,这些试点城市的垃圾分类回收效果都是宣传大于实际,垃圾分类收集率仍然低下,垃圾分类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与处理,是当今城市面临的一大难题。让生活垃圾从源头减量,让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是当今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苦苦寻求的破解之题。台北市大力推进实施的"垃圾不落地"、"资源回收计划"和"垃圾费随袋征收"有力地促进了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使生活垃圾回收、运输和处理整个渠道畅通,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处理链和经济圈。这些措施、办法的综合实施,大大促进了垃圾逐年减量。  相似文献   

3.
牛桂敏 《城市》2017,(12):75-79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运输、 处理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其"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的主要因素.因此,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运输、 处理体系是推动垃圾"三化"的关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运行体系,即在前端确定合理的分类方式、 配置相应的垃圾分类收集容器,在中端配备"干湿分类"专用运输设备、增设餐厨垃圾预处理节点,在末端增设综合性的干、 湿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保障体系,即统筹规划天津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处理体制的机制创新,加强宣传引导和民间推动.  相似文献   

4.
佟宇竞 《城市》2018,(4):71-77
生活垃圾分类面临新形势,国家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十九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宏伟蓝图,广州对生活垃圾分类做出新部署.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现有垃圾分类模式缺乏可持续性,生活垃圾精准分类的作业场地不足,物业服务企业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生活垃圾分类急于求成,居民参与率、 投放准确率有待提高,以及垃圾分类后端处理设施建设滞后.笔者提出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 长效化运行机制,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有机融合,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大城管"格局,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以及建立生活垃圾监督考核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试析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规制及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现状入手,通过对我国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法律法规和实践的分析,指出阻碍我国垃圾分类实施的根本原因,认为要实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除了法律上的支持外,还需要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垃圾管理部门的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6.
杨燕 《现代妇女》2014,(8):239-239
广州陷入“垃圾围城”困境,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健康及生活质量得不到保证,广州市政府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由于缺乏有效执行垃圾分类的政策扶持和配套措施,分类评估机制难以应对垃圾分类需求,公众意识不足以支撑垃圾分类政策的执行,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参与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进程缓慢,需要广州市政府主导与公民参与的合力才能破解“垃圾围城”困境。  相似文献   

7.
正他是一个53岁的知名大律师,住别墅、开林肯轿车。临近退休颐养天年之际,他每天享受打高尔夫球、养圣伯纳犬的高品质生活,却因带头反对在他家小区附近建垃圾焚烧厂结缘垃圾,进而潜心研究拉圾分类,还被政府邀请出国考察。从此他自掏腰包,在居住的小区建起了用于垃圾分类的"绿房子",用"驴屎蛋儿"网名开微博,与粉丝、国内外环保组织互动,呼吁垃圾分类,开创了中国垃圾分类处理的先河,他也因此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环保人士"。  相似文献   

8.
从7月10日起,广州开始在试点小区实行垃圾按袋计量收费,居民要为超量的垃圾埋单。 跟很多中国高速发展的大城市一样,广州也正在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局。广州每天大约会产生1.8万吨生活垃圾,经分类和资源回收后仍有1.4万吨的垃圾进入终端处理系统,这正好与广州目前垃圾实际处理能力持平,这些生活垃圾目前绝大部分以填埋的方式处理,还有一部分进行焚烧。随着广州城市的扩张,每天的生活垃圾产生量还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贾毅 《现代妇女》2014,(4):91-91
垃圾分类,在全国的很多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尴尬,本文通过对兰州大学亚洲学生垃圾分类意识调查,进一步研究分类垃圾桶只"装"不"分"的各方面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此种情况,提出完善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木勺 《女性天地》2014,(7):12-13
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大,与城市的繁荣一并出现的,是每天产生的巨量垃圾。由于垃圾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中国现在已经有近三分之一的城市出现了垃圾围城现象。而目前认为能妥善处理垃圾的唯一途径就是做好垃圾分类与垃圾回收。让我们来看看先行者是如何做的。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关乎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大气、土壤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自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不足导致垃圾分类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本文分析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治理的合作机制,认为应从主体协同、政策协同和资源协同三个方面入手来推进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治理城市生活垃圾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12.
机器化生产和爆发式的生产能力,点燃了人类对物质产品无休止的欲望和追求,与此同时,也把人类带入垃圾时代。垃圾,犹如现代城市的皮屑,随着资本和物质洪流的滚动而抖落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每天夜晚,当无数辆大大小小收集和运输垃圾的车辆从我们美丽的城市驶出,我们可能不会意识到,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正以相当于GDP的增速向前推进。随着北京、上海、南京、南昌、深圳、武汉、青岛、温州等多个城市陷入"垃圾围城",在全国660座城市中,已经有1/3城市被垃圾"大军"所包围,每年产生的垃圾总量高达1.3亿吨,而29%的城市尚无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很多人以为,每天把垃圾扔出家门,倒入垃圾箱,远离人们的视线,一切就算万事大吉了,孰不知,这仅仅是生活垃圾漫漫旅途的开始。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它们并没有消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积极到位的宣传工作有利于大众对垃圾分类形成正确且深刻的认识,更加重视垃圾分类,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推进。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机制。研究发现,北京市垃圾分类宣传工作整体到位,但仍有所欠缺。在宣传主体、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和长效性方面存在问题,需要系统改进。并基于此提出了北京市要建立多主体化、多层次、多样化和长效化的垃圾分类宣传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强制垃圾分类政策在上海得以贯彻实施,校园垃圾的强制分类也迫在眉睫。对大学校园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水平、情感态度和行为举止的调查分析,有助于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通过构建"四维十域"的理论框架,设计出调查问卷并对全校22个学院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论表明,山东师范大学校园的垃圾分类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当前校园垃圾分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校园垃圾分类的建议,以期改变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目前,城市的环境保护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保的好坏固然涉及许多方面,但从生活垃圾的处理上往往可见一斑,这就是说,只要看一看生活垃圾的处理状况就大体上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社区环保的好坏。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600多座城市的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达到 1.2亿吨,而且还在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垃圾已占到全世界年产垃圾的1/4以上,全国668座城市中,除县城外,2/3的大中城市都陷入了生活垃圾包围之中,我国历年堆存的垃圾量已经达到70亿吨,侵占了约80万亩的土地,在中国,关于垃圾的处理问题,已经到了一个不得不解决的边缘。事实上,早在1996年,科学家就对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进行了分析统计,他们发现在其中,有机垃圾占60%-70%、塑料占8%- 9%、玻璃占3%-5%、纸张占2%-3%;如此巨大的垃圾数量,如此高的有用成分含量,今日的垃圾早已不是昔日“废物”的代名词,而是世界上惟一增长的资源,也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何正确、科学地处理城市垃圾问题,已成为我国城市环境工作所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丢弃的固体废物以及清扫的地灰和商业垃圾等城市代谢产物.城市生活垃圾具人文性、速生性、组成复合性、强污染性和城市化性等特性,因此也就具明显的两面性,即若生活垃圾未作处理,势必造成垃圾围城,严重污染环境,危害市民健康,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若生活垃圾作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则净化环境,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们大多只知城市生活垃圾有害的一面,对垃圾围城人人厌恶,却忽视或漠视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可能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应深刻认识城市生活垃圾具有可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的潜在价值,是地球上不断增长的资源,誉称"城市矿藏".本文着重探讨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垃圾分类治理工作历时20余年,成效与期望相距甚远,症结主要在于分类欠效,实现垃圾有效治理、普遍分类势在必行。2017年3月《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出台,垃圾分类治理进入强制时代,强制分类具备稳健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但实践中存在诸多困境。当前的垃圾强制分类,仅是柔性强制,唯有转化为刚性强制,垃圾治理工作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应通过纾解当前困境,深化对垃圾分类治理目的认识,硬化垃圾分类制度落实,细化典型性示范主体参与分类要求,强化垃圾分类治理主体协同联结,使垃圾分类治理走向刚性强制,从而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同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越来越多。垃圾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浪费可再生资源,严重阻碍城市发展的步伐。因此,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经把城市建筑垃圾利用作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其有效方法值得借鉴。日本立法实现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作为可再生资源重新开发利用。1977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  相似文献   

19.
垃圾作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正日益尖锐地摆在世界各国面前,成为全球最感"头疼"的问题之一。印度每年生产的城市固体垃圾有2500多万吨。为了有效地治理污染,印度对各种生活和生产垃圾采取以下一些处理办法。废塑料回收利用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自然保护组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城市垃圾管理是一大难题,它正影响着我国的环境和城市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对此,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探讨如何使循环经济理念在城市垃圾的可持续管理中的对策,对城市垃圾的现状及处理问题进行了思考。采用典型地走访、问卷调查、室内分析等多种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并结合文献查阅,深入了解了城市垃圾的种类、处理现状及模式,并结合国内外成功的经验探索新型的城市垃圾处理模式,综合提出城市垃圾处理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