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牧牛山歌(以下简称湖南牧歌)是湖南牧童牧牛时唱的歌曲。其格律有七言四句体、长短句间杂的四句体、五句体、六句体,一般都押韵,大多押平声韵,衬字、村词运用普遍。湖南牧歌中的盘歌多。盘歌内容丰富,对开启牧童思路和扩大知识面十分有益。盘歌多七言六句体,不少有“歌头”。广大农民尤其是农村儿童无不喜爱牧歌,但现在搜集整理它的人员甚少,研究工作更是一块“空白”。  相似文献   

2.
侗族人民,不仅勤劳朴实,而且能歌善舞。侗乡素有“耶乡歌海”之称。侗族文化艺术,历史悠久,光辉灿烂。琵琶歌,便是侗族文艺百花园中最为鲜艳夺目的一朵。它是侗乡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本文仅就侗族琵琶歌这种民族文化艺术的起源、分类和韵律,作些粗浅探讨。一、侗族琵琶与琵琶歌的起源侗族琶琵与琵琶歌,源远流长。由于无文字记载,其产生的年代,难以作出较为准确的考究。但从侗族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中,可以初探其来历。侗族款词《斗萨更》(侗语,即  相似文献   

3.
排歌是壮族一种民歌体。它主要流传于凌云、乐业、田林、百色、田阳、田东、巴马等县。本文主要根据在百色地区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就排歌的一些突出的艺术形式特点,提出管窥之见。 一、排歌形式的基本特征 壮语称排歌为“欢排”(音译),意指按一定格式成排地唱的壮族民歌。“欢”的意译是“歌”。“排”字具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按一定次序摆列的歌唱;二是指有一定长度、能独立存在、较为完整的段落。它有可能是一首排歌,也有可能是整首排歌中的一节。  相似文献   

4.
试论屈原《天问》对三峡土家族"盘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在其<天问>中,以气吞山河的气慨和空前绝后的天才智慧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也开创了"问难"的诗歌体式.三峡土家族"一问一答"的"盘歌"在内容、形式方面与屈原<天问>有诸多相同之处.考虑到屈原诗歌的广泛流传和深远影响,可以认为这种相同不是巧合,而是<天问>对"盘歌"的影响所致.  相似文献   

5.
湘西民歌,是湘西人民盛传不衰的珍宝。无论是风俗习惯歌、苦歌、反歌、革命歌、翻身歌、情歌、丧歌、故事歌和新民歌等,除了主题鲜明、战斗性强的特点外,还有其独特的外在形式——特别的声韵美,节奏琅琅上口。谐和自然的声韵节奏,使得情味浓厚饱含湘西人民心声的民歌更具风味,流传极广。本文对湘西民歌的声韵节奏艺术——外在形式特点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它所具有的魅力,进行一些思考和研究。诗,本身就是一串声音的系列,从这个声音的系列,然后才生出意义。声韵节奏,是构成歌的审美效果最重要的一个因素。郭沫若有段著名的论断:“我们在情绪的氛氤中的时  相似文献   

6.
南朝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促成了西曲歌的繁盛,随着社会的变化,西曲歌也随之衍化与变异.但无论如何衍变,它始终保持其基本音乐艺术特质而继续流传,直至当代荆楚民歌,其中仍然具有它的艺术品格.当我们将西曲歌中的"和声"与"送声"与当代荆楚地域流行的"五句子"与"穿句子"的歌唱形式进行比较时,不难发现二者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和声衬词以当地人们习惯性的语气助词为主.这种民歌表演形式,群众基础十分广泛,其领和相间的表现形式,极大地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西曲歌和"五句子"、"穿句子"都继承了古荆楚民歌的遗传因子,共同传承着荆楚民歌体制的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7.
彩词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临川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区域,民间流传的大量彩词,既生动地反映了临川区域的民情风俗,也是临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川民间彩词源远流长、内容丰富、语言简洁明了、区域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文章从临川民间彩词的分类、区域特色和社会功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以期推动临川民间彩词乃至全国民间彩词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木兰诗》,又名《木兰辞》,它的产生和形成,距现在约有一千四、五百年了。它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叙事诗,,长期以来,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地流传着。  相似文献   

9.
趣味深长话雷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歌是流传在雷州半岛的地方民歌.在雷州半岛影响极其深远。其内容丰富多彩。是反映雷州风土人情最全面的艺术瑰宝,情趣盎然,精妙绝伦.如牧童歌中的童趣、颠倒歌中的意趣、讽刺歌中的辣趣、艺术手法中的妙趣等。  相似文献   

10.
琴歌是古琴艺术中重要的音乐形式,对它的发掘和整理,是当代古琴音乐传承与发展中的重要任务。从琴歌艺术的发展脉络、曲式结构、歌词与内涵、演唱、文献归纳、总结,可对其艺术价值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1.
节奏是构成诗歌形式的最主要的因素。对于诗歌来说,节奏既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诗歌这门独特的艺术,必须通过节奏这种形式表现出来。诗歌形式理论(或称诗歌形态学),是一门描述性的学科。诗歌节奏,是在朗诵诗歌时由语音产生的一种现象。因此,研究诗歌节奏,首先要从研究语音出发。如果我们离开自然  相似文献   

12.
临川文化名人著述是;临川地域祖辈留给我们的一份丰厚、璀灿的珍贵遗产,它不仅显示了临川地方文化的独特内涵,在我国整个历史文化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同时又是我们研究临川古代文化的重要文献。充分检索、利用与深入研究临川文化名人著述,对业已拉开帷幕的临川文化研究,最大限度地开发临川文化资源,深刻领悟乡贤先哲遗产,弘扬临川文化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思想,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临川文化名人著述象我国其它古籍一样,散失、亡佚现象十分严重,但由于丛书的汇集收录,使大量古籍得以保存和流传…  相似文献   

13.
流传于安徽淮河两岸的花鼓灯是非常典型的农耕型广场艺术。花鼓灯灯歌既是花鼓灯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优秀的民歌文学,它既反映了淮河流域的文化,又具有民歌文学的审美价值,是花鼓灯的重要艺术元素。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首流传在藏族人民中间脍炙人口的“谐”体情歌,它象那带露的玫瑰,清新可喜,历经数百年,而其艺术魅力仍经久不衰。 这类情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广大藏区,几乎人人会唱,个个会吟,比比皆是,俯首即拾。有的歌只唱不跳,有的歌又唱又跳,有的则结合游戏来唱。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称呼,流传在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巴塘、阿坝地区的称为“谐”(),流传在四川德格一带的称为“古尔姆”(),流传在云南中甸境内的又有人称为“日玛”()。早在1930年,  相似文献   

15.
试论彝族烟盒舞的文化传承及其特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盒舞作为彝族的一种文化艺术,能在滇南建水、石屏一带彝族中产生、发展,流传至今,成为一种舞套繁多、内容丰富多彩、艺术成就较高、流传面很广的一种民族民间舞蹈,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从民族社会学的观点看,其产生既有深刻的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必然性。它和彝族的社会历史密切相关,具有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16.
“谈笑”是湖南阳明山脉瑶族聚居区中唯一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它始于何时无所考。瑶家每逢探亲访友、生日、迎亲、乔迁等红喜事,都举行“谈笑”活动。“谈笑”的形式,顾名思义,就是谈谈笑笑,说说唱唱,虽突出“谈”、“笑”,却还是以唱歌为主,以逗笑为目的。以歌逗笑,以话逗笑,以动作逗笑。“谈笑”的内容丰富多彩,从古到今,天南海北,谈情说爱,生产生活,均可涉及。所唱的歌有茶歌、酒歌、烟歌、历史歌、爱情歌、姻缘歌、采花歌等。其中最主要的歌是姻缘歌。“谈笑”形式之所以产生,都源于过山瑶的具体生活环境。作者为此提供了非常具体而生动的材料,这对研究原始艺术的发生和发展,是很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17.
《开亲歌》是苗族十二路酒歌中历史最长、篇幅最大、内容最多、流传最广的一路。它流传的中心地区是贵州黔东南的黄平、施秉、凯里等,这些地区几乎家喻户哓,无人不会唱。 数学几乎是伴随着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劳动而产生的。过去苗族同胞是如何应用数学的呢?在《开亲歌》一书中有一鳞半爪的反映。其一是歌棒上的刻木记数,其二为降聘礼过程中的算术四则运算。  相似文献   

18.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这是王勃的名篇《滕王阁序》中的词句。作者借诗人曹子建、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赞美洪都、临川才子的文采。历史的发展也确实如此。自从“文章之美,江左莫逮”的南朝诗人谢灵运任临川内史后,临川文学才算真正诞生。谢灵运的《华子冈麻源第三谷》,可以说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描写临川山水风光的诗篇。临川宝应寺的翻经台、灵谷峰、灵运何等古迹,都流传着这位大诗人在临川!任内史时的美好传说。中原的先进文化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临川本土文化结合,培植了临川这块沃土,孕育出“二晏”父子、曾…  相似文献   

19.
强盗、游侠歌属“鲁体”民歌,即山歌。早期主要流传在康巴藏区,以玉树地区为盛。它是高度的思想性与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具有浪漫色彩的民歌。研究侠盗歌、游侠歌的形成和流传,对于深入研究藏族民间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咸丰灯歌是恩施灯歌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地处南北民歌色彩区的叠合部分,又处东西部文化的渐变地带,无论从曲调的构成、歌唱的风格、演出形式等等,都呈现出它独到的艺术特性。这里以咸丰灯歌的音乐织体形式、音乐风格和演唱风格等几个方面,阐述咸丰灯歌独特个性、艺术魅力和丰富内涵,为保护、挖掘和传承土家文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当代"鄂西文化生态旅游圈"①的建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