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武宗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帝王,对各种宗教都十分喜爱,尤其对藏传佛教、伊斯兰教情有独钟。但《中国纪行》中记载的那位钟爱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的明代皇帝并不是明武宗,很可能是弘治皇帝。至于明武宗喜爱伊斯兰教与藏传佛教,不过是其叛逆性格的一种表现,他不可能是一个伊斯兰教徒,也不可能是一个藏传佛教信徒,他充其量就是一个将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等宗教当做儒教替代物的"叛逆"皇帝。  相似文献   

2.
红石 《社区》2012,(29):37-37
瓦豪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以众多的城堡、小镇山顶上的修道院、美妙的葡萄酒而闻名于世。此外,它还是一条奇特的分界线:北方是喜欢喝啤酒的新教徒,而南方是喜欢酿造葡萄酒的天主教徒。  相似文献   

3.
娱乐广场     
愿望一位青年问一位老者:已年近古稀,年轻时候的愿望都现了吗?”老者说:“年轻的时候,父亲责备时总揪我的头发,当时我想,要是没有头发就好了。今天,这个愿望是实现了。”找头发剪顾客:“我理一次发,你竟收我5元钱,我头上几乎没有头发呀。收钱太多了。”理发师:“不多,不多,我收您的钱不是因为剪头发,而是因为找头发来剪,花了我不少时间呀。”无神论者顾客:“小姐,你这墙上贴着‘顾客就是上帝’,但你的服务态度不是这样,岂不是言行不一吗?”服务员:“那是经理贴的,我是无神论者,根本不信上帝。”保密约翰:“我求你…  相似文献   

4.
有所敬畏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信神,有的人不信,由此而区分为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宗教徒和俗人。不过,这个区分并非很重要。还有一个比这重要得多的区分,便是有的人相信神圣,有的人不相信,人由此而分出了高尚和卑鄙。[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杨叶说,婚姻不是一场痛苦比赛,不是看谁比谁痛苦。我冷着脸咬牙切齿地回答他,就算我痛苦,我也要让你痛苦.因为你比我还痛苦,我就是不离。谈论这些的时候,窗外是凄风冷雨,像我们这摇摇欲坠的婚姻.在风浪的顶尖,前行。  相似文献   

6.
抗战期间,天主教徒于斌指出中日战争的实质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场非正义战争;他从天主教的正义观和爱国观出发,激励教徒应该积极参与抗战,以实际行动维护天主教正义;他还以一个教徒的身份数次出访欧美,协助国民政府开展邦交,争取外援,为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宗教和阶级立场的限制,他对蒋介石政权和罗马教廷表现得软弱无力,不敢抗争,从而使其在抗战中的作用受到限制,这也说明宗教是很难超越阶级和国家利益的  相似文献   

7.
张小芳 《今日南国》2013,(10):38-38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发现痛苦与悲伤都只是提醒我在过着自欺的生活。 如今,我知道,这就是“真实”. 当我开始爱自己,我了解要勉强别人接受我的要求有多无礼,就算我知道时间不对而那个人尚未准备好,即使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相似文献   

8.
《新少年》2009,(12):12-13
多多熊: 我非常恨我的父母。因为即使他们做错什么事,也不许别人说他们一句,如果说就会挨打、还有许多事,其实是他们没理.我有理.可每一次不管他们怎么没理.他们也说有理.不管我怎么有理,他们也说我没理。概括来说就是:好事都是他们做的,不是也说是;而坏事都是我做的.是也说不是。555-多多熊,我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9.
正很多人说教育要有宗教情怀,大意就是对教育要虔诚、执着的意思。教育有什么情怀,没有规定,只要是有利于教育的情怀,应该都是好情怀。宗教,是一个大话题,也是一个好话题,教育与宗教也有一定的联系,都是修养教化,都是劝人向上向善。即使不是宗教教徒,也都对宗教有着一定的尊重和敬仰。就是说都有一些宗教情怀,因为宗教不脱离现世。  相似文献   

10.
清代的四川曾是天主教会积极活动的地区,四川天主教曾在中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札记的形式,概述天主教在四川的传播历史、清代四川教徒的分布情况及教区的形成由来,四川天主教徒的墓碑文,以及个别传教士和教徒活动情况,通过这些宝贵的个别片段,反映清代四川天主教活动某些情况,重构四川传教史  相似文献   

11.
“公众知识分子”(public intellectual)这一概念近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知识分子”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俄国。表面看来,公众知识分子似乎与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统以及希腊传统没有任何的渊源关系。印度教徒追求的是将真我与梵天统一,  相似文献   

12.
史学界对底层天主教徒,尤其是女教徒研究极为欠缺,杜氏书信的发现为我们考察19世纪天主教及教会教育提供了一份难得的原始文献。分析杜氏书信的文本,可以了解中国乡村女教徒对天主教概念和词语的运用,以及宗教话语在其性别表达与身份认同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宗教崇拜"和私人情感表达的借用与错位,可以揭示宗教话语在传授过程中被普通信众内化、挪用、再创造的过程。杜氏书信还体现了一种对教义文书的刻意模仿,信仰以宗教话语的形式成为女教徒书写与情感表达的工具,教义灌输也为她们形成和表达自己的宗教及性别身份提供了方式和途径。对杜氏书信的研究,有助于考察19世纪中晚期天主教如何进入中国本土社会,如何影响并改变普通中国教徒的信仰、情感及个体表达。  相似文献   

13.
恩格斯说:“马克思曾经说过:‘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说的话转送给这些先生们:‘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在今天,对马克思思想观点的认识依然没有统一,有些观点还是矛盾的,甚至尖锐的,即使形成统一的意识形态,也极易导致对马克思思想的误读,这点已被前苏联的实践所证明。  相似文献   

14.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笔者陆陆续续听了不少新课,但我始终有一个感觉:真正属于孩子的语文课太少了!即使在“人本”教育思想盛行的今天亦是如此。课堂上不是缺少自主,就是放任自流,那种为了教语文而教语文的现象还比较盛行。究其原因,是语文课堂上儿童本位缺失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把小学语文建设成为儿童语文,回归语文课堂的儿童本位是当前践行“以人为本”语文教育思想的必然趋势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印度中世纪,锡克教是在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中形成的,二者的冲突主要表现在锡克教发展的不同时期。在锡克教古鲁时期,由于穆斯林统治者的不宽容宗教政策,导致锡克教为保卫宗教的生存而与伊斯兰教的冲突。锡克教古鲁后时期,锡克教反抗穆斯林压迫而发生的冲突继续下去,同时为保卫国家抵抗穆斯林的侵略而与穆斯林进行斗争。锡克教与伊斯兰教的冲突促使锡克教徒塑造了一种尚武精神,加速了锡克教的最终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人信仰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我国人民的信仰情况,我用一个词形容它:浑沌。浑沌就是模糊一片的意思。我国不是一个宗教国家,没有国教。虽然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已经是一种宗教了,马克思已经是一个准神,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是教义,这只不过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歪曲罢了。象马克思主义一样,无神论也深入到我国大部分人的思想之中,从工人到农民,从军人到大学生,大部分人不是任何一个宗教的教徒,这就是我国的现实。但本文所谈的并非宗教,而是信仰,所以,这里首先要说明的就是,无宗教并非等于无信仰,我们中国人虽然总的来说是无宗教的,但绝非是无信仰的…  相似文献   

17.
正我是个贪玩儿的女孩,即使和前男友分手也没让痛苦的阴影停留多久,和我几个要好的朋友成天东串西逛。我长相漂亮,追逐潮流,夹在他们中间不管开心不开心脏话都跟子弹似的往外蹦,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天生就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相似文献   

18.
《我不是黄蓉》这首歌,李敏只用了5分钟便完成了歌词。“真的就是神来之笔,是爱的力量吧。”李敏说她一直希望自己是黄蓉,“漂亮、聪明,能够相夫教子,还烧得一手好菜”。但即使李敏不是黄蓉,她也拥有了自己喜欢的爱人,这是她人生最最欣慰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战斗无神论者,也是著名的“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他满怀新兴资产阶级激情,不畏暴政、不惧神权,大胆抨击宗教神学,勇敢宣传无神论思想,为行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在西方无神论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今年7月31日恰好是狄德罗逝世200周年,我们特撰此文,以志纪念。狄德罗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早年受当时欧洲广为传播的自然神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中国早先都是外来宗教,两者在历史上又颇有渊源。它们都在唐代传入中国,在元代,基督徒与伊斯兰教徒在中国有了接触,这可从来华的基督教传教士的作品中发现蛛丝马迹。明清时期,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有了碰撞,这可从一些伊斯兰汉文译著中看到端倪,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伊斯兰教著名学者王岱舆、马德新的作品中有了明显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