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志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6):60-64
谢觉哉是一名德高望重的社会活动家,在处理灾荒方面有诸多论述,形成了其深刻的救灾思想。谢觉哉十分关注自然因素之外的灾荒成因,在区别解放区政府救灾与国民政府救灾的本质不同的基础上,提出新社会救灾的主体是人民,救灾是与灾荒的长期斗争,救灾是一个与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在救灾工作中应把救济款的发放作为一个重大问题来抓。从谢觉哉的救灾思想中,我们既可感受到新旧社会处理灾荒问题的本质区别,还能发现其不可忽略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3.
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缺乏大规模建设的资金和技术。为此,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思想家们提出,必须积极引进和利用外资来发展民族工业,并指出了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原则、方法、形式及利弊。近代中国的引进和利用外资思想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宋士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1999,(1)
我国银行业在过去的100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其中,一些著名银行家的经营管理思想诸如重视人才。注重行员的培养和管理;重视信誉、讲求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重视信息、加强经济调研工作;注重引进先进管理方法、大胆改革等很值得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姚德薇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46-49
在近代西方社会思想中,理性概念占据核心地位。契约论、自由主义、科学精神等许多形成现代社会的基本理念,都是凭借理性的支撑而树立。理性概念自身也经历了由神的恩赐、人的本性、自然理性向启蒙理性的内涵发展与演变,并因此导致西方近现代社会进程的独特特征。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和以现代性为核心的社会学,都受到理性世界观的主导影响,从中亦可获知当前现代性反思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张凤翱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67-70
赈灾、救灾是实现人民利益和维护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就面临着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陈云在领导新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关注赈灾和救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赈灾、救灾,保护了人民的利益,为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变易思想、今文经学朴素进化观和西方进化学说是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由此中国近代思想家进化论的思想来源也有所不同 ,“多源”是近代中国进化论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8.
薛丽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6):46-49
1840年鸦片战争后,古老的中国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系之中,民族危机迫使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不得不对西方刮目相看,开始着力了解研究西方,相继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实行对外开放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陈文联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6):816-821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的进程,西方妇女生活现状、人权思想及女权理论渐次传入中国,引起了中国思想界的关注。很多思想家以西方妇女现状为参照,深刻反思和检讨了传统性别文化,提出了各自的妇女解放观。由朦胧的男女平等观念到男女平等思想的明确提出,进而直指女权,这一思想演变趋势,清晰地彰显出近代妇女解放思想上扬的轨迹,也折射出西学东渐的日渐加深。 相似文献
10.
杜兆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S1):92-96
近代中国的慈善组织是防灾救灾的重要主体,由于近代国门的被迫敞开以及“西学东渐”思潮的盛行,其产生与发展受到西方的推动,因而在防灾救灾中,近代中国慈善组织与西方的慈善组织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其交流合作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中西慈善组织间的人员互动、西方先进救灾理论的传入以及防灾救灾的实践合作,在合作交流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分歧与矛盾。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西方的沟通了解,不仅为近代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更促进了我国防灾救灾事业的近代转型,同时也为后世的防灾救灾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吴洪成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2(4):59-65
国家主义教育是近代中国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渊源于清末民初,兴盛于20世纪20年代中叶,国家主义派是这种思想流派的代表。《国家主义的教育》与《国家主义教育学》体现了其基本观点。对这种教育思潮的复杂多样性,我们应从政治、哲学、教育等不同层面加以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2.
包世臣的荒政思想:衰世中的民生关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邦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11):80-85
包世臣是鸦片战争前后杰出的经世思想家之一。他了解灾情,深悉其害;褒扬循吏,反对讳灾;立足政治高度,把握荒政要领。鸦片战争前,他指出烟、酒、鸦片是使人民穷困而不能防灾的直接原因,建议陆续稳慎地控制烟酒经营,并严禁鸦片输入;战后,他较早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是导致民贫而难以救荒的重要因素。他的荒政专论筹划周密:政法方面,他主张缓刑,同时加强治安,严惩粥赈舞弊,注重用人;社工方面,他建议利用富户捐赈,调节贫富对立;经济方面,他讲究救荒物质的掌握、采买,精打细算;技术方面,他精心考虑粥赈、平粜的程序,总结麦米加工方法。这些思想,表现了他对衰世民生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13.
田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2(5):69-75
人类对灾害的态度经历了畏惧、奋起抗争、防范与抗争相结合的变化过程。灾害对人类生命造成了威胁,因此,面对灾害,人们的道德态度应以保全生命为道德底线,积极实施自救和他救,勇敢面对灾害。灾害时期,正常的道德关系被破坏,原有的道德规范失调,灾害救助的道德冲突愈加突出,对灾害救助提出了更大的道德选择难题。灾害救助的道德共识是共同承担、共同抗灾,人们应勇于承担灾害救助的道德责任,发扬仁爱互助的精神。在灾害救助中应遵循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守秩序的基本社会公德,尽快将灾区生活秩序导向正轨。人们在长期的灾害救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灾害救助的道德管理机制、道德运行机制和道德评价机制,这为灾害救助的道德实践提供了可能性,是人类与灾害抗争的道德体现。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灾害救助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荣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2):86-89
我国传统的灾害救助在当前巨灾频发、救助管理体系落后、灾深灾重的的背景下日益显示出其弊端,表现为救灾主体单一,救助法律缺失,救助标准不合理,救助资金严重不足,救助机制不健全等,不能适应防灾与减灾的需要,需要以创新的思路,通过明确救助主体、提高救助标准、科学界定救助对象、建立救灾资金多元投入体制、完善救助机制、优化救助管理、建全灾害风险社会共担机制和建立灾害救助制度的评估和监控体系等途径,才能提高防灾和救灾的效果,从根本上确保人民生活与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池子华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1):85-91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扰。文章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对近代灾荒赈济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审视,认为尽管赈济举措未能从根本上控制流民的生成,但近代中国在赈灾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还是应当肯定的,而其中的教训亦非毫无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的救灾制度源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就其本质而言,还没有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存在许多的弊端,有待进一步的完善。该文通过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的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最后提出了改善我国救灾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高臣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120-126
洋务运动时期,恰逢“清末灾害群发期”进入高潮阶段。针对灾害频发引致的严重灾荒,洋务派一方面对传统灾异观展开批判,另一方面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思考灾荒成因,并尽力探求救治对策,同时他们当中的实权派在各自辖区内尽力将有关的荒政主张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防灾救荒效果。 相似文献
18.
蒋志强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2):69-73,80
建国前后苏北地区发生了数十年未有的严重水灾,给苏北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灾难。灾情出现后,苏北区各级政府部门借鉴以往解放区的救灾经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自上而下组织起统一的救灾领导机构,掀起了群众性的生产救灾运动,最终战胜了灾荒。 相似文献
19.
基于风暴潮灾害发生时间集中、地区差异显著、经济损失严重、次生灾害频发等自然特征,分析群众、政府、经济组织等救助对象的需求特征,从时间维、空间维和逻辑维剖析风暴潮灾害损失及灾害救助关联的协同机理,设计并构建包括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层次体系以及服务体系的风暴潮灾害四维救助保障体系。通过加快风暴潮灾害救助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风暴潮灾害救助财政投入制度、强化风暴潮灾害救助监督管理等保障措施,实现风暴潮灾害救助保障体系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20.
李赫亚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127-131
陈宝箴任湖南巡抚时期,湖南连年遇荒,灾情严峻。在湖南巡抚任内,陈宝箴于社会赈济用力甚勤,其赈务是围绕其社会赈济思想而展开。陈宝箴的社会赈济思想主要体现为恤赈、协赈、代赈、励赈。陈宝箴社会赈济思想既来源于中国古代赈济传统,是对中国传统赈济思想的继承,也提炼于其本人多年从事赈务的实际经验。陈宝箴社会赈济思想的实施,对于缓解湖南当时的灾情是非常必要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但是,由于晚清内忧外患的历史环境,陈宝箴社会赈济思想在实践效果上是不尽理想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