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天人一体本性──转变对“人”的传统观念高清海“三位一体”乃人的本性人是什么?这是很难断然作出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历来被看作世间最大之谜,并非没有道理。对人很难给出确定的答案,是因为人可以说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人作为宇宙进化精华的结晶,他什么都...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韩敬什么是人权?顾名思义,人权就是人作为人的权利。但这只是把“人权”作为一个词语考虑而作的语言学上的,或者更为准确一点说是语义学上的理解和解释。为了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对语言的理解必须有共同性,所以对“人权”的这种理解和解释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人是哲学的奥秘──张曙光《哲学与人生》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世间的许多事情都很奇妙:人们最熟知的对象往往并不真知,经常在讲说的事物恰恰最难说得清楚,“人”就是这样的对象,“哲学”也属于这样的事物。历来,“人”被人们看作最难理解之谜,“哲学”自己总在不断追问什么是哲学,这显然不会没有某种道理蕴涵其中。在我看来,这两个问题其实是连理而生的一回事,一旦人的谜底被揭开了,哲学是什么也就容易说清楚;反之.如果哲学弄清了自己的本性和身世.也就表明人开始走向充分的自知和自觉,我把这叫做: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不过是人的自我反思、自我意识理论。这句话不只包含人和哲学有着…  相似文献   

4.
一人们总爱把哲学问题归结为世界万物的本质是什么和人是否能够以及如何认识世界万物的本质等问题。按照这种思路,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就只是一种主客二分式的关系:人和世界万物是两个相互对立、彼此外在的实体,人是主体,世界万物是客体,人通过认识(这里指广义的认识,其中包括实践——通常理解为人从世界万物之外进入和深入到世界万物之中,对外物加以改造的活动)以解决世界万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这种主客二分关系的代表性体系是笛卡尔建立的,狄尔泰称之为“桥梁建筑型”。此种关系型态统治了几千年的西方哲学史,以致恩格斯把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总结概括为“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他说:“全部哲  相似文献   

5.
在海德格尔看来,形而上学对存在的遮蔽,造成了现代人的无根状况。人的本质取决于他与存在的关系,存在是“天、地、人、神之四重整体的统一体”,唯思才与存在相契合,思让存在达于语言,与存在相契合的语言是本真形态的诗之道说。作为一种道说,诗让我们采取“对物的泰然任之”和“对神秘的虚怀敞开”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唯如此,人才能栖居在大地上,这就是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米歇尔·福柯是法国继萨特之后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曾被称颂为“本世纪最后一位大师”。他在《词与物》这本书中宣称“人之死”和“人本主义的终结”。其思想深受尼采和海德格尔的影响。海德格尔是福柯通往尼采的“桥梁”,而尼采的“上帝死了”,则直接导致了福柯的“人之死”的提出。他认为“人”是近期的发明,是在18世纪末期才成为人文学科的中心,才诞生出来的。所以福柯所谓的“人之死”,并不是具体存在的“人”的死亡,而是指那种纯粹概念的,在人文学科中作为知识对象和知识客体的“人”的死亡。“人”的出现只是偶然,“人”的死亡才是必然。  相似文献   

7.
一、“‘都带’,而非‘只有’”警句的遭遇以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去审察人。把握人和表现人,这是鲁迅所坚持的一条十分明确的原则。然而,我们若要全面、准确地了解、认识鲁迅对什么是文学中的“人”的意见和看法,除了应牢牢盯住他所认定的“人”具有阶级属性的许多话语之外,万万不能忽视,他还有这样的见解和主张:“在我自己,是以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阶级性。但是‘都带’,而非‘只有”’。①(着重点为引者所加)‘都带’而非‘只有”’,说得多么好啊!这寥寥六个字,不仅充分体…  相似文献   

8.
论程颢     
程颢是理学家中的正统派,他继承了先秦思、孟一派儒家的思想而有所发挥。他不象程颐和朱熹是多元论的思想家,他是一个一元论的唯心主义者。程颐在“明道先生行状”中说程颢以为“孟子没而圣学不传,以兴起斯文为己任”。同时的人也承认他继承了思、孟学派的传统。这是一种什么传统?原来在孔子的时候,曾经提出“仁”来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实践。到子思时更提出“诚”来,作为一种先天的道德准则。这是儒家向唯心主义方面的发展,在孔子的“仁”的范畴內还没有天道的含义,因为在孔子的思想中还有模糊的上帝,子思之所谓诚,就完全代替了上帝的职能。这样以一种精神的存在说明宇宙的演变发展,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但同时他也否定了人格神的上帝,这又接近了道家的学说,所以在中庸內也经常谈“道”。但中庸之所谓道的本质是诚,拋开诚不能谈道,拋开诚也不能谈物,诚是天道,也是天道的发展法则。稍后,孟  相似文献   

9.
江新国 《兰州学刊》2008,(10):35-37
人在一切领域的平等是社会主义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各个时期虽然表述上各有不同,但他们都是从生产力基础出发,主张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生产力问题实际上成为认识理想社会的出发点。生产力尺度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把人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发展的依据和发展目的,使社会主义的本质表述上更为显化,内涵上更加深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以不同的方式存在着 ,不同的存在方式造就、生成着事物不同的本质。人的存在方式是“类”、是实践 ,这是相对于“物”、即人之外的“非人”的存在方式提出来的。人的存在方式之所以是“类”而不是“物”的存在方式“种” ,这是由于前者的生存活动是“实践” ,后者的生存活动是“本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说 ,物的“种”特性是由物的自然基础、自然属性决定的 ,而人的“类”特性虽然不能说与人的自然基础、自然属性毫无关系 ,但就其主要方面来讲 ,则是由其实践基础、实践属性决定的。那么 ,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究竟具有什么…  相似文献   

11.
对“物是什么”的回答历来是哲学家聚讼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传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产生分歧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从人和物的关联活动出发,认为物是在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生成的历史性对象。立足于此,马克思不仅批判了传统哲学见物不见人和见人不见物这两种对物的主流理解,还深刻揭示了物之为历史性对象的存在论根基、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对物的对象性本质和历史性生成的分析为基础,马克思深刻地剖析了商品这一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特殊物,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运作机制和建构原则,为克服因商品导致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异化关系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应如何坚持“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和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之一。在教育实践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物存在的关系。在师生关系中,应“以学生为本”,在教职工关系中,应“以教师为本”,在人和物的关系上,应“以教职工为本”。  相似文献   

13.
芬格莱特认为礼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人的神圣性来源于礼的神圣性。但是芬格莱特忽视人之真切情感与道德价值实现的内在关系,把人之真切情感的剖析视为“心理学偏见”而有意避免,因此他对人和礼的理解存在抽象化的缺陷。孔子把礼仪理解为情文的统一,他认为礼仪规范必然与人的自然情感和道德自觉密切相关。正如芬格莱特所理解的,孔子的“礼仪”既是对理想人格的塑造,也反映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之遵循礼仪,就是自身价值和神圣性的不断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芬格莱特把孔子的思想归结为“人是礼仪的存在”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4.
哲学何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哲学何为”这一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人与世界的关系。以“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应当成为什么”为内容,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具体展开为认识、评价及规范等维度。人和世界的认识关系及评价性关系,首先从不同的层面将哲学与说明世界、解释世界联系起来,“应当成为什么”的问题,别在揭示人与世界关系的规范之维的同时,也将改变世界的问题引入哲学之域。通过化形上智慧为个体的精神本体及普遍的规范系统,哲学既说明、解释世界又规范、变革世界。  相似文献   

15.
(一)“人”——人的认识对象中的难解之“谜”人要认识外部世界,也要认识人自己.依照常理,人最了解的首先应该是人自己,然而事实却正好相反.在人的所有认识对象中,“人”可以说是最难把握的一种“对象”.所以“人是什么?”一直是个“谜”,成为世间向无确定答案的难题.认识人的困难.可以从许多理由去说明,例如:(1)人作为自然进化基础的产物,原本也是一物,然而人之为人的特性却又在他对物的超越性.人有生命本质,又有超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只有体现为超生命的本质,它才能够是人的生命.这说明认识人已不同于认识物,决不能把人再当做物,运用认识物的方法去认识人.那么,怎样才能不把人理解为物而把握为“人”?这显然是十分困难的事;  相似文献   

16.
哲学始终绕不开本体论,本体论的话题永远不会过时。本体并不是什么神圣而不可企及之物,本体就是物自身。语言构成了世界,造就出社会。语言的最后界限是物自身。孟子“四端说”中,“恻隐之心”是“仁”的苗头,最为源始,它超越于一切现实计较。“不动心”是要泯灭认识论上的所有差异繁复。因为心动,则生发出世界的千差万别。通达于仁,则必须“求放心”,即收回已经放逐于现象世界的心识,不为外在诱惑所迷,而直击物自身。相反,浸染在现象世界里的东西越多,便不可能获得本体的绝对与永恒。仁人即是获得本体领悟的人,他有真正的勇敢,他连什么是害怕都不知道,因而是无所畏惧的。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作为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其学说影响了明代中后期的整个学风,其对“心”的阐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阳明所言之心,体万物而不移,妙运生生而不穷,即性即理,而为人一身之主宰.心物关系中的心应该在这种含义下理解.王阳明用“意之所在”与“明觉之感应”方式来训释“物”,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是都把“物”放在了心的映照之下.最后,可以看到王阳明学说中的“心”、“物”是以互相彰显的方式存在的,而这个桥梁就是“感通”.心物在互相彰显下存在,二者紧紧不离,既无离心之物,也无离物之心.  相似文献   

18.
论和谐性     
西方人多强调斗争性,因而有“斗争是万物之父”的格言。东方人或中国人则注重和谐性,自古以来就认为“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万物各得其和以生”。“生之与成,必得和之精”。……总之,认为和谐是万物之母。中国人如此看重和谐性,那么和谐的含意是什么?它的存在前提和基础怎样?和谐的功能或作用如何?它的对应范畴又是什么?  相似文献   

19.
说到何以使哲学走向生活,何以让人们分享其治疗意义,恐怕大多数哲学家都要反思。医疗的“临终关怀”即呼唤着“意义治疗学”,呼唤着哲学作为人生展示生命意义的终极智慧之大用。我们究竟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死的真相又是如何?那么人为什么要活着?怎样活着才是有意义的?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厌世?什么才是人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一系列的生死及意义问题始终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悬疑。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在追问生命意义的同时,正视并归纳出了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生存挫折”,认为由无意义感和空虚感捏合而成的生存空虚,是现时代人们看不清或看不到生命意义的原因所在。无论处境多么悲惨和绝望,我们都有责任为生命找出一个意义来——这正是他“意义治疗法”的精髓。弗兰克不仅为我们指出了问题的症结,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意义治疗”是哲学的使命,当弗兰克从心理治疗转向终极关怀的时候,“意义治疗”就上升为了哲学治疗,哲学作为人生大智大慧的意义就显发出来。  相似文献   

20.
宋道贵 《兰州学刊》2008,(11):17-20
王阳明的良知教以人之道德实践作为归宿,即良知作为人先天的道德意识,它是判断一切现实是非善恶的标准,顺良知之发,则一切行为无不合天理,由此王阳明强调“致良知”为学问的主脑工夫。而另一方面,当王阳明的视野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整个宇宙时,良知又超越了作为心之本体的存在形式,上而为“造化的精灵”,它“与物无对”,它“生天生帝”,天地万物都以之作为存在的基础与本质,这样在存有论的意义上良知就成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