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闻与宣传经常被放在一起使用,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两个分不开的事物,在各个传播领域通常都会看见"新闻传播"这样的字样。新闻与宣传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如果不能将二者进行很好的区分,把它们当做同样的事物进行对待,既不利于新闻的报道,也不利于宣传的进行。本文通过梳理新闻与宣传的区别性与交叉点,透过新闻获奖作品来看二者结合的方法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首要前提,也是繁荣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根本保证。新闻媒体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有力工具,必须制定加强先进文化传播的宣传策略,坚持正确引导,在“方向”上把好关;以加快发展为要务,在“促进”上下工夫;以现实需求为指导,在“贴近”上做文章;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在“务实”上花气力;以探索真理为追求,在“创新”上迈大步,提高传播先进文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1 1月1 8日下午,泰州市委宣传部、河海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共同举行了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抓基层、打基础”座谈会,与会者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了胡锦涛同志关于“抓基层、打基础”的思想,并结合泰州市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从不同侧面比较深刻地剖析了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现状,总结泰州市宣传思想工作“抓基层、打基础”的经验,也指出了薄弱环节,提出了新思路、新方法,对探索宣传思想工作规律,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很有意义,尤其对于领会和贯彻胡锦涛同志关于“抓基层、打基础”的指示精神有参考价值,为此,将一部分发言登载于此  相似文献   

4.
三峡区域新闻传播要获得深度的发展 ,就必须突出其文化意义。其主要命题就是依托三峡文化 ,提高新闻传播的文化品位 ,传播现代文明 ,从而打造三峡区域新闻传播的独特品牌  相似文献   

5.
新闻传播既是一种文化传播,又是一种传播文化。在传统文化的负载和承传方面,它承担了极其重要的使命,在新的文化形态建构中,它又是传统文化的折射和延伸。中国新闻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传统文化的严重影响,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二律背反”现象。从文化学的角度重新审视新闻传播,可以获得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是邓小平新时期新闻思想的核心观点,其他观点都是围绕着这个观点展开的。新时期邓小平宣传思想的要义,在于改革不适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环境的宣传思路和方法。拿事实来说话,反对形式主义,贯穿其论述的全过程。邓小平是中国老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少有的论述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信息产业重要性的人。他的新闻和宣传思想的理论魅力,在于务实。  相似文献   

7.
文化传播中的新闻编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创造与传播的性质决定了新闻编辑的特性 ,文化传播的流程是选择的流程 ,而选择是编辑实践的重要特征。为大众传播是编辑活动的社会目标 ,因此 ,编辑主体履行社会职责 ,选择、加工最好的精神产品 ,求得最佳的社会效果 ,是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本质要求 ,编辑选择的价值 ,是其社会导向 ,新闻编辑导向不是自然过程 ,而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结果。社会公众被编辑导向的社会舆论所控制的态势越巩固 ,维持时间越长 ,就越能形成稳定、正常的社会局面。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宣传有不同的内涵、作用、要求和方式、出发点和直接目的,两者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把两者混为一谈既损害新闻的质量和作用、媒介的公信力和社会信任,也损害宣传效果。要让两者各司其职,按各自的规律,正确处理其矛盾,科学地认识和把握用新闻做宣传、“典型报道”与宣传、“后真相”与宣传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区域文化是形成媒体个性风格,尤其是文化特色的重要因素。它们成为媒体的文化基因,成为媒体生命存活的"DNA"。考察"京沪冲突构造"中的近现代北京、上海报刊,分析湖湘文化对五四时期湖南报刊的影响,即可印证这一规律。前者构成1840年以来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冲突的一个重要侧面,后者则孕育出了毛泽东这个影响中国历史和中国新闻的巨子,以此见出区域文化对新闻传播史的深刻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新闻传播的文化属性,是近几年引起文化界特别是新闻界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这种关注还起步不久,因而目前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对这种文化属性的确认上,而确认的方式主要是以展示传播方式、传播符号等的文化印记为手段,并没有深究其根源。本文作者认为,从本质上来说,正是文化自身的特征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文化属性,而且,两者之间不是一种单向的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而是积极的互动关系,换言之,新闻传播在影响社会文化方面亦具有主动的姿态,并且已经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法。本文揭示了新闻传播内容的文化性差异以及新闻传播中带有明显文化倾向的三种手法,并分析了新闻传播引发的社会文化发展趋势,提出了“媒介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中美新闻报道观念有着显著不同,一个恪守“正面宣传“,一个偏爱“负面揭丑”。中美新闻业界学界尽管30年来一直试图在弥合这一实践分殊,但结果依然是各自“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从历史元素与思想文化传统的层面来说,正面宣传揭橥了中国近现代新闻发展的逻辑命脉,即“宣传喉舌”;负面揭丑耦合了美国奉为圭臬的媒体政治制衡功能体认,即“第四权力”。中美在新闻报道的功能、题材、真实、客观等方面所存在的这一系列迥异观念,源于各自历史与社会实践,并且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转化。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的发展标志着公共性时代的到来,世界性问题的公共性意蕴呼唤一种相应层面上的公共性理论、设计或价值观念。基于国内外学者对“公共性”内涵的探讨,可以将“公共性”界定为一种多元化空间中的个体在共在、共处中接受并遵循共同规则,形成并追求共同价值的过程、精神与范式。中国文化历史上不乏诠释公共性的内容,然而其功用往往囿于家族或某个社群的伦理规范内,直到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真正为当代中国文化公共性的发展打开了一条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宣传工作的代表人物戈培尔法西斯主义欺骗宣传的社会背景及其宣传政策的实质。从这一反面典型中,我国的新闻工作者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即新闻宣传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党的领导和法制观念,坚持新闻来源的多元化,加强与受众的沟通,向各国展示我国友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4.
冯列山是第一个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的中国人,是新闻学研究德国的源流在中国的代表人物.抗战时期他在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领域颇多建树.不同于当时的留美新闻学者多关注于新闻实践应用领域的探讨,他对新闻学研究更注重对新闻学元问题的学理阐发.但这种德国式的新闻学研究和教育模式,在抗战救亡的大环境下,并不能因应抗战对宣传人才的需求,因此没有形成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文化渗透与语言异化需求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语言翻译中的异化和归化问题,指出归化是翻译的必要手段,但过多的归化是对文化的阻隔。文化融合的趋势使异化翻译的需求空前扩大,人们对“新”、“异”东西的渴求不断加强,语言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外翻译中异化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6.
“西口”作为一种历史现象,近年来被提升到了“文化”的高度。西口现象何以被称作文化,目前没有学者做出过明确的界定。文章通过对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的比较,确定了西口作为文化现象的各种因素,即西口现象符合作为一种文化所应具备的条件,并给予西口文化以确切的定义。文章作者认为西口文化是以山西右玉杀虎口为核心,军事文化为基础的,明清时期与南方主流文化相对应的、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俗文化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界定了西口文化的特征,阐述了这一文化现象是在中国文化传统这一宏观背景下的局部异化现象,是对古代中国文化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民族美术"的研究和讨论常易被限定于艺术技法的表面研究,而缺乏深入的理论基础,这限制了其学术建设的发展。事实上,"民族美术"这一议题本身并不缺乏文化内涵。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探究"民族美术"背后的文化内蕴,以及研究者所需注意的研究态度,以此勾勒"民族美术"的理论基础,将有助于推动其学术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全球化时代 ,本文重拾旧题 ,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异化翻译是主导 ,是趋势 ,是潮流 :( 1)异化翻译是文化交流 ;( 2 )异化翻译可丰富我国的语言文化 ;( 3)异化翻译可把我国优秀的文化财富介绍出去 ;( 4 )异化翻译是对原文、原文作者、译文读者高度负责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当前部分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中,存在“与汉族切割”现象。这种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思路,会对我国民族团结局面造成深刻伤害,会强化民族关系领域业已存在的“二元结构”,引发激进民粹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合流,也很容易被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利用以达成其撕裂中国社会、分裂中国国家的目的。在民族文化研究和宣传过程中,要防范和纠正这种做法,着重强调各民族的融合而非敌对,注重共性研究而不是差异研究,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同时,要构建一个多维度的话语体系,与敌对势力争夺“民族问题”话语权,向国内外民众讲好中国民族故事。  相似文献   

20.
张闻天是我党历史上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同志基于工作的需要和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形成了他的整体文化思想中最重要部分。本文主要通过文化与宣传、文化与统一战线以及文化运动的作用三个方面来阐述张闻天这一时期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