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茅盾在他的长篇小说《子夜》中,塑造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唯一能称之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的人物吴荪甫。这是一个被茅盾自己称为“具有法兰西资产阶级性格的人”。由于茅盾突出地刻画了吴荪甫的这一性格特征,以至于使人觉得吴荪甫“太英雄气概了”,进而  相似文献   

2.
茅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作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以后直到“左联”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和理论批评活动,对于我国的新文学运动和创作实践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起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因此,概述茅盾前期(主要指从“五四”运动到“左联”初期)文艺思想的发展以及他在文学理论批评上的建树.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人的文学”观,其实是周作人和茅盾所代表的两种观念所共同建立起来的二维世界这样一个观点。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思潮即自由、激进、保守文学思潮都可以纳入这个体系之内来加以观照。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的《倪焕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知识分子的长篇。一九二八年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后,受到广泛的注意,并得到好评:茅盾赞为“扛鼎”之作;夏丐尊称做“是可以划一个时代的东西”。解放后,评论界仍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都有专题论述,如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认为:“《倪焕之》的出现,是当代文艺界的一  相似文献   

5.
一九一八年五月,作者第一次署名“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说:“当时还没有第二个同样惹人注意的作家,更其找不出同样成功的第二篇创作小说”。《狂人日记》的主旨不在于写下层人物之受迫害,而是要借着主人公之口抨击几千年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所以,这篇小说具有巨大的批判力量,起到了前无古人,后启来者之作用。当时在《新青年》  相似文献   

6.
柳青的长篇小说《种谷记》写的是什么地方的事?目前我见到的十多种中国现代文学史有四种说法,即“王家沟”说,“抗战时期解放区”说,“陕北王家沟”说,“清涧王家沟”说。“王家沟”说见于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陕北王家沟”说见于九院校编写组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七省(区)十七院校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下  相似文献   

7.
黄庐隐,这个中国二、三十年代最活跃的女小说家以其小说中苦闷孤独的众主人公们苦苦探求人生,反映社会生活的特色,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因而她当之无愧地和冰心一道占据了茅盾选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的卷首。一九三九年六月,刘杰先生在《黄庐隐》中写到:“提到中国新文坛的女作家,资格最老的,谁也承认是冰心和庐隐”。庐隐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海滨故人》收入十四篇小说,“前头的七个短篇小说  相似文献   

8.
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在上海成立的“左联”,是我国广大革命文艺工作者,在革命最艰苦的年代里,竖起的一面鲜艳夺目的红旗,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更好地学习“左联”的战斗业绩,尽可能完整无误地记录它光辉的历史,现补正两点在它成立时的史实。关于“左联”成立大会上通过成立的研究会在一九三○年三月二日“左联”成立大会上,共通过了十七件提案。国内较有影响的王瑶同志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丁易同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同志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在谈及这十七件提案时、都说其中通过成立的研究会只有三个,即“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一)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头一个十年末期,文坛上出现了两组“时代女性”群象。一组出自茅盾笔下,这含着静女士(《幻灭》),方太太(《动摇》)等性格内在、娴静含蓄的一个系列和梅女士(《虹》)、慧女士(《幻灭》)、孙舞阳(《动摇》)、章秋柳(《追求》)等性格外向、热烈狂放的另一个系列。另一组出自茅盾的学生丁玲笔下,则以梦珂(《梦珂》)和莎菲(《莎菲女士日记》及其续篇)为代表。这两组“时代女性”群一经在文坛上出现,即以其光彩夺目、撼人心灵的性格锋芒和艺术光焰震颤着读者的心灵,鼓动了青年的激情。与此同时,也起了截然相反的评价,导致了历时几十年的争论。  相似文献   

10.
陈芬尧,浙江嵊州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2006年7月与2011年4月,他两度出席全国茅盾学术研讨会,加入了学会,并被选为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陈芬尧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绍兴师范专科学校(今绍兴文理学院前身)中文系学习,师从吴国群教授等攻读中国现代文学.由于受其师及高校浓厚学术氛围的影响与熏陶,他喜爱上中国现代文学,酷爱鲁迅、茅盾研究,于后者尤为用力.他做了大量的资料积累,仅茅盾研究的笔记就达100余万言,另有数十万字的鲁迅、毛泽东的笔记.大学毕业后,陈芬尧仍孜孜于茅盾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十数年如一日,搜集齐了全套43卷精装本《茅盾全集》,以及自茅盾研究始至当下学者的100多部茅盾研究专著、论文集,令专门从事茅盾研究的专家学者感到惊叹.他还与诸如孙中田、朱德发、袁良骏、万树玉、庄钟庆、李岫、王嘉良、万平近、唐金海、丁帆、钟桂松、钱振纲等二十多位著名评论家、文学史家建立广泛而持久的联系,虚心求教.陈芬尧在攻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文艺理论与文学史著之同时,厚积薄发,在《茅盾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粤海风》《文教资料》等刊物上发表了《茅盾与马寅初》《本世纪以来茅盾研究综述》《茅盾曾和鲁迅有过论战?——质疑鲁迅和茅盾关系的几种"新论"》《一个时间问题献疑——从"茅盾学"大视野试谈我对茅盾研究起点的一点浅见》等茅盾研究及其他学术、教学论文多篇,其中《关于茅盾的几次论争述评》《评复旦本对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的隐匿》等文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现当代文学文摘卡》转载收录.  相似文献   

11.
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初版本简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在50年代初,适应于高校中文系“中国新文学史”学科建设的需要,出现了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等影响...  相似文献   

12.
茅盾和李健吾似乎并不是必然关联的人物,但司马长风先生的《中国新文学史》却把两个人物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对比地联系在一起了:茅盾“虽写了不少批评,但都是以社会目标、政治尺度干预文学”,而“到了刘西谓,中国才有从文学尺度出发的,认真鉴赏同代作家和作品的批评家”,“没有刘西谓,三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几乎等于空白”,“新文学史上在文学批评家中,能够破除门户之见,勤恳、广泛阅读同代作家的作品,并深入其中,亲切鉴赏,叮咛推敲的仅有刘西谓(李健吾)一个人.”这就涉及到他们在中国新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我们不能沉默了.任何一个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是由某个文学史家所能判定的,而只能用历史事实、在比较当中,才能确定.手握“史笔”的司马长风先生的品评,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呢?其比较,是否“是是非非严正不苟”呢?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纂在30多年的过程中经历了回到《新民主主义论》、突破《新民主主义论》、“重写文学史”讨论、建构“20世纪中国文学史”这样四个回合.先是在现代文学内部不断增添作为“点”的新作家;然后构成“线”;然后把本来被认为不属于现代文学的成分添加到现代文学史中来,形成一种“面”的扩展;最后随着现代文学史编纂的版图逐渐扩大,形成了具有丰富性、立体感的“体”.  相似文献   

14.
一 马子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影响的少数民族作家之一。茅盾在1936年发表的《关于乡土文学》一文,称赞马子华的中篇小说《他的子民们》是“描写边远地方人生的一部佳作”,认为小说在特殊的风土人情之外,表现了人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 马子华,原名钟汉,字子华,在进行文艺创作时,即以马子华为笔名,沿用至今。父亲马标是白族,为清末秀才,后携妻子东渡日本留学,回国后曾参加辛亥革命。幼年的马子华受到封建教育和资本主义的教育,同时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这主导了他此后的社会活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里,对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论争的评价,已将近半个世纪了。广大评论者对“两个口号”的性质及其论争的意义,引经据典,各抒己见,作了较充分的阐述和较精辟的分析。但是,对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公开提出的时间及文章,许多现代文学史专著及有关文章的说法,都是与史实不符的。比如田仲济、孙昌熙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道:“一九三六年五月,胡风在《文学丛报》上发表了《人民大众向文学要求什么》一文,第一次提出‘民族革命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其“忧愤深广”,“表现的深切”,人们已经从多方面作了论述。而它“格式的特别”,体现在什么地方,艺术上有什么“特别”之处,长期以来,这个方面的研究显得比较薄弱,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1923年10月8日茅盾在《时事新报》副刊《文学》上发表了《读〈呐喊〉》一文,盛赞《狂人日记》是“前无古人的文艺作品”,它的“题目,体裁,风格,乃至里面的思想,都是极新奇可怪的”。同时指出:“在青年方面,《狂人日记》的最大影响却在体裁上,因为这分明给青年们一个暗示,使他们抛弃了‘旧酒瓶’,努力用新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新思想。”无论从思想与艺术哪方面来说,《狂人日记》都称得上是划时代的作品。在思想上,  相似文献   

17.
一易卜生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发生过很大影响的一位作家。我国新文学的创建者之一、著名的文学家茅盾在1925年曾这样写道:“易卜生和我国近年来震动全国的‘新文化运动’是有一种非同等闲的关系,六七年前《新青年》出《易卜生专号》曾把这位北欧大文学家作为文学革命、妇女解放、反抗传统思想……等新运动的象征。那时候,易卜生这个名儿萦绕于青年心胸中,传达于青年的口头,不亚于今日之下的马克思和列宁”。我国戏剧家熊佛西也特别指出易卜生对中国戏剧界的深刻影响:“五四运动以  相似文献   

18.
<正>几十年来的研究表明,茅盾做为我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之一,在新文学运动史上所占的地位是重要的。对于他“五四”时期文艺主张的探讨,评论家们也以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作了大量的考证,然而我觉得,仅仅把茅盾早期的文艺主张理解为现实主义(或曰“写实主义”)却有失精确或者说不当,这种似乎巳约定俗成的说法忽视了茅盾早期做为一位自然主义的倡导者对中国现代文学所做的贡献。笔者认为,他不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现实主义的文学大师,而且还是我国现代文坛上自然主义的首倡者,他早期的文学主张也表明他是我国第一位自然主义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自然主义时期,是指他自称的1920年开始“叩文学的门”到1925年5月发表《论无产阶级艺术》这一段时间)。 茅盾早期对自然主义写作方法及理论的宣扬和介绍,并不是他一时的心  相似文献   

19.
△笫一个纯文学刊物:一九二一年从第十二卷起由茅盾主编的改革后的《小说月报》。△第一个社会科学刊物:一九一五年九月由陈独秀创刊于上海的《新青年》,提出科学和民主的口号。△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现代话剧本:一九一九年胡适发表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  相似文献   

20.
茅盾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师,他是以长篇小说作家,擅长于塑绘“时代女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著称于世的。我们对他的一生稍加考察便会发现,他简直有点执拗地写下了《蚀》、《虹》、《子夜》、《第一个阶段的故事》、《霜叶红似二月花》。《腐蚀》、《锻炼》等七部长篇小说。而十分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些长篇小说中除《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