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国彬 《学术探索》2013,(10):16-20
在历史发展中,不同的人、阶级、政党、民族、国家都曾使用过不同的让步政策,让步思想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和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让步.让步需要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达不到让步的目的,甚至走向反面.通过让步,可使让步一方维持自己最起码的“存在”;通过让步,使让步双方共同获得利益;通过让步,使让步双方创造“和平”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让步,使让步双方实现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2.
关于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自发性与自觉性,是近年来我们在探讨古代农民战争时所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关系到无产阶级在进行革命斗争的时候如何正确地认识农民阶级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从而决定自己对这个天然同盟军的政策,以及如何正确地看待他们的斗争,从中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最近,江浦同志的《试论陈涉吴广起义》一文①,从各个方面对秦末农民起义的觉悟程度作了论述。作者收集了许多资料,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论让步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步政策,是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仅关系到对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对农民战争后新建王朝政治、经济政策的正确评价,并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建国以来,通过广大史学工作者的研究讨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使这个问题,成了人们望而生畏的“禁区”。粉碎“四人帮”,禁区摧毁,障碍扫除,现在应该而且可能对这个重要问题认真加以研究探讨了。  相似文献   

4.
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恩格斯:《爱尔兰史的片断》’“四人帮”及其御用工具罗思鼎,为了篡党夺权,大造反革命舆论,在伪造历史方面,创造了惊人的纪录。自命为史学界“权威’的罗思鼎在其《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一文中,肆无忌惮地歪曲农民起义的原因,篡改农民起义的性质,抹煞农民起义的历史功绩。把秦末农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糟踏的不成样子。我们必须进行驳斥。  相似文献   

5.
<正>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目前争议较大,而且迄无统一趋向。本文试就隋末农民战争对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作些探讨,希能对解决这个问题,有所裨益。一、隋末农民大起义是社会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的产物公元581年,隋朝灭陈,统一中国,结束了自东汉以后三百多年的分裂混战状态。通过继续推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度,使农民与土地结合起来,提高了他们的劳动兴趣和生产积极性,从而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地主、官僚、豪强的竞相侵夺,均田制很快破坏。隋文帝时土地兼并已很严重。逮至炀帝,大批农民已是流离失所,“无尺土之资”了。与此同时,很快腐化了的隋统治者,为了满足其穷奢极欲的生活,又大兴土木,广造宫室,修驰道、筑长城,征发徭役,远戍边陲和三征高丽等,使社会生产遭到惨重破坏,给劳动人民造成了极大灾难,阶级矛盾急剧激化,隋王朝重新面临了“山雨欲来”的严重局面。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实质是历史决定论,而不是历史选择论。文章认为,历史决定论并不否认历史主体的能动性、选择性,但历史主体的历史选择本身就是受主体需要、客观条件、历史规律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唯物史观在哲学史上变革的实质就在于科学地揭示了历史选择的决定论根据,从而为历史主体自觉地创造历史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7.
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什么?毛泽东同志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在文化大革命以前,多数史学工作者认为,在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封建统治者曾被迫执行过“让步政策”。“让步政策”的内容相当广泛,但看来主要是指“轻徭薄赋”、“减轻刑罚”、“选用廉吏”、“抑制豪强”、“招抚流亡”等。他们认为,这些“让步政策”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有利的,它的推行是农民战争作用的一个方面。应当如何评价地主阶级的“让步政策”,正确地阐述农民战争的伟大作用,到现在还是  相似文献   

8.
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起源.国外史学家著述繁多。主要有对立的两派.一是传统派.以勒费弗尔、索布尔、戈德肖等为代表;二是修正派.以考本、菲雷、泰勒、占卡斯、吕歇等为代表。传统派的观点是强调起源中的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对立的阶级斗争的作用.但未弄清资产阶级在当时的构成和概念的内涵*对法国大革命的经济社会背景解释也不够清楚.所以修正派提出了许多尖锐的问题。修正派的观点强调.资产阶级的概念在1789年时含糊不清。菲雷、卢卡斯、泰勒都认为贵族与资产阶级革命者同属于一个社会集团。卢卡斯还认为法国大革命中第三等级的造反.实…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史家们每每以让步政策来阐述朱元璋对待劳动人民的态度,至于洪武年间对人民实行的“重典之治”,则很少提及。还有的人在论证这一问题时,尚未对明初法制做全面研究,就从“让步政策”的结论出发,把明初的“刑用重典”解释成“治官不治民”的。我认为,这种笼统地谈论让步政策而不能正视明太祖朱元璋“重典治民”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那么,明初对劳动人民到底采取的是什么样的政策呢?为了揭示事实的真相,就有必要对朱元璋的重典政策与让步政策的关系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让步政策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让步、退守、防御或者停顿,不论是向同盟者或向敌人,都是当作整个革命政策的一部分看的。”(《毛泽东选集》1991年版第538页)在以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研究中,一般着重研究斗争政策和策略,而忽略对让步政策的研究。如果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考察,就会看到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中,中共的让步政策起到了其它政策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共如果不执行让步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难建立,就是建立起来也很难巩固。对让步政策的研究应该成为我们全面透彻地理解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大规模农民战争之后,新王朝初期的政策及其实践是让步还是反攻倒算,这是史学界长期争辩的两种观点。目前,让步政策论重新提出展开讨论,说明史学的又一禁区被冲破,百家争鸣的民主学术空气再现了。让步政策是历史和现实都存在的一种政治现象。主张有“让步政策”的观点,不仅肯定了农民战争的直接作用,同时也阐明了它的间接作用;不仅揭示了地主阶级政策的本质,同时也肯定了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历史主义原则的。本文拟就明初政策为例,对“让步政策”产生的原因、作用和一些理论界线谈点粗浅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论产业政策的法律效力与形式——兼评可再生能源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改革依循的产业政策在纵深发展中面临政策规范的效力和形式问题.产业政策的效力可以在经济学和法学语境下讨论,前者侧重效率,后者侧重合法性并可分为静态的规范效力和动态的实施效力.产业政策的形式是指产业政策的规范体系.依照"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决定效力"的理念,产业政策需要处理好与产业规划、产业法以及相关立法之间的关系.中国可再生能源政策采取立法先导的方式,在确保产业政策的体系性和权威性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浒》中的宋江在浔阳楼题的“反诗”中有这样一句:“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果真“要做一番比黄巢更大的事业”吗?否。只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方法看一看黄巢起义的英雄业绩,就可以搞清楚宋江“笑黄巢”的反动立场及其丑恶灵魂。谁是英雄,谁是奴才;谁是革命派,谁是投降派,便泾渭分明、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4.
(一) 明初,由于元王朝近百年的残暴统治和元末血腥镇压农民战争,劳动人民遭到反革命暴力的摧残和压榨,社会经济受到极为严重的破坏,如山东、河北到处“多是无人之地”;河北州县“道路皆榛塞,人烟断绝”,“积骸成丘”,安徽“百里无几家,但见风起尘”,到处是“土地荒芜”,“居民鲜少”,就是昔日南北交通要津、曾被誉为“扬一益二”的繁华胜  相似文献   

15.
秦国,在春秋时期,穆公是五霸之一;进入战国,一跃而为七雄之首。它结束长达四百多年大国争霸和诸侯称雄的分裂局面,完成全中国的统一大业,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写下了至为重要的篇章。 然而,秦国发展的历史过程,较之西周初年受封的晋、齐等国,整整短了西周一代。它在平王东迁之际,由于襄公以武装护送王室有功,才开始受封,列为诸侯,平王赐它以岐西之地“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  相似文献   

16.
一何谓历史的尺度?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人们还把自己的活动当作对象来进行评价: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后退,是历史的发展还是历史的停滞。而这种评价的标准,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的尺度。在以什么作为评价历史的尺度的问题上,始终存在着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类历史观的对立。神学家把上帝的意志看作历史的尺度。法国唯物主义者则认为人的欲念、动机是历史的动力。因而人的某种思想原则便成为历史的尺度。黑格尔把历史看作是不自觉地,但必然是为了实现绝对观念这一预定的理想目的而努力,这同一绝对观念便是他最高的历史尺度。费尔巴哈抛弃思辩的绝对观念,立足于人本主义,所以他主张以人为“一切事物、一切现实性之尺度”。他所说的“人”,是指作为族类的人,所以他又  相似文献   

17.
战国时期,关中的秦国不断向东扩张,关东六国视之若夷狄,畏之如虎狼,斥之为上首功之国。尽管关中、关东两大区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但心理上的对立却因战争的残酷而变得更为深刻。秦统一之后的暴政,又使矛盾大大加剧。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爆发的农民大起义,就成了以关东农民为主体的、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反对秦朝压迫者的斗争。六国残余势力也乘机东山再起。但是,国家的统一,毕竟己成了历史发展的主流。当地主阶级四分五裂的时候,维护国家统一的重大使命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农民  相似文献   

18.
职田是宋代官员俸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宋真宗朝始到南宋亡,职田制实行了二百八十年之久。职田不仅关系到官员们在职期间的切身物质利益,而且涉及到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封建国家的利益冲突问题(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同时还涉及到官员与租佃职田的佃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即主要表现敌对阶级之间的矛盾)。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职田制的实施过程与变革、职田的经营与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论述,透视其利弊得失,评价“厚俸养廉”政策的性质与作用。不当之处,希冀学者们指正。 一、职田制的实施过程与变革 职田与官员的品阶职位相联系,源远流  相似文献   

19.
以亨普尔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者提出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经典解释模型(西方哲学界称其为覆盖律模型),并主张将其推广到历史领域.根据这一模型的构成要件、逻辑特征以及历史和自然科学不同的学科性质、目标、方法论.探讨这一模型适用于历史领域的可行性,认为历史解释的出路在于与语境论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恩科”制创立之前科举的主要功能是选贤任能的话;那么,自宋代“恩科”制创设之后,科举的功能则是选贤任能与养士抚庸相辅并行了。也就是说:“恩科”制的问世是科举性质发生转变的一块醒目的历史界碑。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尚未对其进行系统考察。为此,本文试对“恩科”创置的主客观因素、入试条件、录取与入宫等问题略作探讨,兼从养士的角度分析宋代“恩科”制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