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全纳教育能够有效的、全面的对人的社会属性进行指导和培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呼唤着不管贫贱都应该享有民主、平等的教育和参与多式样教育的权力,全纳教育就是和谐社会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本文从全纳教育的内涵入手,探讨了建设开放大学的意义,重点阐述了我国全纳教育背景下开放大学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全纳教育就如何建设开放大学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与我国目前所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息息相通的。开展对全纳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提高社会对它的认同感,对于构建全纳社会、促进教育公平、转变学校体制、实现教学民主、赢得公众教育支持、促进教育快速健康向前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纳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师专业素养对于全纳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培养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苏格兰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改革措施包括:出台教育政策、调整课程内容、实行跨机构联合培养等。苏格兰在全纳教师培养中取得的经验对我国的全纳教师培养具有启示意义。借鉴苏格兰的全纳教师培养经验,我国应:(1)明确全纳教育素养是教师专业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2)重视师范生全纳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3)探索多元的全纳教育课程设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全纳教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就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各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探索性改革。意大利凭借学校一体化政策,采取"激进"全面"的改革方式,率先完成了从隔离到一体化再到全纳教育的转变,并最终建立起完全全纳教育体系。在我国,随班就读从民间自发到官方自为,逐渐成为我国改革特殊教育、发展全纳教育的一项重要教育政策。就全纳教育改革速度、范围和步骤而言,意大利学校一体化政策造就的是一种快速推进的激进式改革,而我国随班就读政策追求的是一种稳中求进的渐进式发展。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的思想,就各国如何确立适切的全纳教育发展方式进行追问和尝试性回答,以期丰富我们关于全纳教育发展方式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全纳教师教育是国外教师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全纳教师教育是将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指导 思想贯穿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全纳教师教育的发展,表明了目前的教师教育在作用、效果、研究、理论等方面 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教育的发展亟待将全纳教育作为教师教育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让所有的教师了 解和掌握全纳教育的思想和方法,以此来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同时,全纳教育应成 为教师教育理论关注的领域,因为全纳教育对教师教育的作用和价值、对教师专业的培养、对教师满足不同的 学生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9年,“欧洲特殊需要与全纳教育发展署”推出“全纳教师教育”项目,开始从欧洲层面对全 纳教师教育进行整体研究和规划.该项目本着“将所有教师培养为全纳教师”的目标,初步勾勒出欧洲全纳教 师专业素养框架,并对欧洲各国的全纳教师培养方案提出调整和设计建议.然而,不管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 上,专家学者对“欧洲全纳教师专业素养框架”都仍然存有诸多争议;同时,欧洲各国全纳教师培养方案所面临 的教师“孤立的专业化”困境和“泛专业化”危机也值得深思.这些争议和思考,对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教师教 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纳教育的理念正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已在很多国家付诸实施。学前教育是全纳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前阶段全纳教育的质量,教师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与技能,决定了全纳教育的实践效果,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以及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促进全纳型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上逐渐兴起的一种国际化教育思潮。随着全纳教育提倡的新理念如全纳教育的平等观;全纳教育的"积极参与"民主观;全纳教育的"集体合作"价值观以及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为世界各国所广泛理解和接受,全纳教育已成为21世纪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和新的研究领域。针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而言,全纳教育的这些新理念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一,全纳教育认为无论身处何地人的本质都是积极乐观的。其二,全纳教育强调人人平等。其三,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气液两相流中气泡周围电场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纳教育提倡教育容纳一切学生,在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满足他们各自身心发展的不同教育需求。在呼唤教育民主,提倡素质教育和关注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今天,全纳教育的理念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本文基于宏观到微观三个层次的教育管理系统探究如何更好地在教育管理和教育活动中贯彻和体现全纳教育所反映的教育理念,使我们的教育惠及每一个儿童,并引领我们的农村教育走上均衡、良性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全纳教育是当前国际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民主、平等和尊重个体的差异是全纳教育的实质.云南省“爱生学校”建设项目的实践反映了全纳教育对民族教育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民主与平等的观点、参与与合作的理念、多元的文化融合、个性化的培养方式保障了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充分体现了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利于培养各民族学生自信与互助的品质,促进了少数民族学生的特色成长.有效实施全纳教育需要从教育观念、教师培养、资源配置和社会支持方面做出改进.  相似文献   

11.
当前,学前融合教育已经成为国际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文章探讨了近年来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内容,分析了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目前存在的现状,以期对今后开展学前融合教育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融合教育最早产生于欧美国家,其目的是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能在限制最少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融合教育中渗透着很多和谐的思想,包括有理念中的和谐、环境的和谐、教学方法的和谐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针对“和谐”进行剖析,以期对学前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克雷明的《美国教育传统》是其三卷本《美国教育史》的结晶,该书是建立在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克雷明在《美国教育传统》中重新界定了美国教育史的研究对象,进而开发出了美国教育史研究的新方法。虽然克雷明的教育生态学理论产生于人们对美国教育制度持普遍怀疑态度的时代,但克雷明仍对美国教育制度持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教育生态学强调联系。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应关注教育研究走出空泛教育,关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一样,对生态危机成因的分析,也构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前提。生态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既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的一面,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生态伦理观误解和拓展的一面。总体来说,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成因分析,抓住了资本主义的制度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在消费价值观等文化层面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西方绿色思潮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反生态性的诘难,通过揭示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理论缺失,深入挖掘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生态意蕴。研究认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了生态中心主义的反理性主义、反技术主义倾向,揭示了生态中心主义自然观在自然价值论和自然权利论的理论困境,认为生态中心主义将生态问题的根源归咎于个人对环境的价值观和态度,这种观点是非历史主义的和唯心主义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仅从价值观层面探导生态问题而忽略了价值观依存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历史条件,认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坚持自然对人类而言只具有工具价值,是脱离了一定社会结构和历史条件的抽象的近代机械自然观,其追求的人类整体利益和人类长远利益只是一种幻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辩护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指认自然异化的根源在于社会生产方式,主张通过变革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来消除自然的异化、解决生态问题,提出历史唯物主义兼具自然维度和文化维度,坚持了自然的先在性和社会历史性,坚持了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始终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统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绿色思潮自然观和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论性质作了准确定位,主张把文化和自然因素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中,构建了文化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是强调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并非是一部宣泄性描写的低俗小说,在其丰富的蕴涵中,潜隐着一个不能忽视的主题,即小说表现了人与自身统一的精神生态观、人与社会和谐的社会生态观、人与自然共存的自然生态观。无疑,小说对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无借鉴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8.
包容性增长:公平与效率的交织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经济增长,追求"GDP主义",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了连带的社会问题,最大的问题莫过于收入分配不公.那么,在当前环境下,如何公平合理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当仁不让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包容性增长"理论应运而生,契合了经济法治建设的时代要...  相似文献   

19.
从对自然界的态度、自然与人的关系、人的能动性三个方面,运用现代生态学的观点对荀子的生态观进行现代诠释,指出荀子的生态观对解决现代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