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性与现代性--兼论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嘉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5-11
"理性"是现代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认识之源、价值之源,是所有人类精神意识的最高表现与成就,是事物的现实性的标准,"理性化"因而成为现代性的标志性符号。建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有必要运用理性与理性化概念来解释有关的对象与事实;要深化对现代性的理性本质的认识,而五四运动在对此问题的认识上有所不足;中国现在还不是侈谈"后现代"的时候,在现代性的进程上,无疑我们与西方社会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现代性的许多规范,我们还未建立或完善起来。而规范是需要理性来建立与完善的。 相似文献
2.
谢霄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7
用理性的思维解读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我们认清其具有超越性、现实性、科学性以及崇高性等本质特征。用理性的思维审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我们确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敢于同各种思想进行交锋;还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用理性的思维关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信任中国共产党;其次,要将信仰马克思主义与研究马克思主义者区别开来;最后,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终极追求。 相似文献
3.
阎世笙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我国道德危机的根源在于国民人格素质的低下 ,国民人格素质的低下是由于我国人格教育的失误造成的。因此 ,把当代中国教育的视角和方向投注在培养人、培养现代人格的目标上 ,切实加强和改善人格教育 ,这是解决我国道德危机和国民人格素质低下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管锦绣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14,(1):51-55
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开启了对理性化资本主义的批判,沿着马克思理性批判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继承了异化劳动理论,将马克思的研究方法延伸至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批判中。在当代视野下,对于促进我国当代工业社会的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性问题的反思等方面,马克思理性批判思想都彰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气质。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民族特色就是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看,民族特色首先要重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内容,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性解读,要把民族精神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民族特色的核心。所以,重视民族内容建设、民族认识方法和民族核心价值建设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牟岱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本质所在。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鲜明民族特色就是要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就看,民族特色首先要重点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内容,要突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民族性解读,要把民族精神融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成为民族特色的核心。所以,重视民族内容建设、民族认识方法和民族核心价值建设是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民族特色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代启蒙哲学家开创近代理性主义以来,理性思想经历了"独断论"、"批判理论"、"辩证理性"、"技术理性"、"社会批判理论"、"交往理性"等的历史演变,各个历史阶段不同的思想家,从自己所抽象的理性理论出发批判、补充前人的思想,却难免从一个片面理论走向另一个片面理论,这种理性的历史演变虽难以穷尽,但其核心却揭示:具有现代系统整体性的理性思想应是一种肯定"技术理性"系统之外的"价值理性"系统存在的价值的理论.整体性的理性思想和肯定价值理性的理论为当代中国社会培育理性精神,达成技术理性、价值理性、艺术理性的统一,实现理性自身的超越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当代建构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论当代中国美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冰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5):18-21
建国 5 0多年来 ,美育在中国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总结经验 ,有如下启示 :一、美育与社会文明进步密切相关 ;二、只有改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美育才会有自己真正的地位和作用 ;三、必须大力加强美育的宣传与普及工作 ;四、美育要努力为提高国民素质服务。当代中国美育虽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仍存在一些问题 ,只有认清美育的本质 ,从理论上、认识上作进一步的研究 ,才能促进其健康发展 ,才能把美育真正纳入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段吉方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40-48
公共阐释论强调阐释是公共的,阐释在公共空间展开,是公共空间中的相互理解与交流。公共阐释论提出了以普遍的公共性要素为前提,以人类普遍共同所有的语言、逻辑、知识等公共精神的积累为来源的阐释观念,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路径和方法论框架。在西方阐释学传统、中国阐释学发展的理论坐标上考量公共阐释论,可以进一步推动公共阐释论的理论探究。公共阐释论提出的理论观念如何更切实地成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理论建构的思想资源,公共阐释论提出的如何坚持阐释自觉,提升阐释水准等问题,还需要学界不断地挖掘与促进。 相似文献
11.
王新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1):10-16
马克思主义兼具对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对资本的逻辑进行批判的双重功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创造性的制度实验相一致的当代中国正义理论建构的基础和核心。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考虑过如何为市场经济制度的正义性进行规范和辩护,所以,建构当代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便需要对两个问题作出回答:第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从其产生之初就以否定市场经济制度和批判资本的逻辑为目标的理论,是否可能包含关于市场经济制度之正义性的正义理论?第二,如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以科学认知的方式揭示社会历史之本质与规律的科学,其中是否可能包含作为规范理论的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12.
13.
邹其昌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35-38
面对当代中国美学抉择的严重困境,认为应从“人生”(实践)的维度建构当代美学,即“人生美学”或“新实践美学”。这既是历史的必然,是对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发展,同时更是现实的要求。为此,着重从对“实践”的理解、以及与“人生”之间的内在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建构“新实践美学”或“人生美学”的必然性及其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代中国美学抉择的严重困境,认为应从“人生”(实践)的维度建构当代美学,即“人生美学”或“新实践美学”。这既是历史的必然,是对中国传统人生美学的发展,同时更是现实的要求。为此,着重从对“实践”的理解、以及与“人生”之间的内在关系等方面,阐述了建构“新实践美学”或“人生美学”的必然性及其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5.
李松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6):140-144
市场模式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物,也是当代社会文明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市场模式促进了人的独立性、自由性的提高,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发生了根本的飞跃。理性是市场模式建立的思维前提,也是市场模式存在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机制本身包含了非平等的秩序性倾向,个体理性向集体理性的转化是消除市场机制非合理趋势的条件。制度规范作用的凸显是市场模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集体理性的表现。制度在市场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6.
吕元礼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3):12-20
从儒家实践理性的角度透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当代中国政治始终贯穿的求实品质和务实作风,并在阐释实践理性具体内涵和超越精神的基础上,以邓小平、江泽民的政治思想为例,阐析当代中国政治的实践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刘洪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4):55-60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创新始终是其主题 ;政治创新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围绕反封建展开。而且 ,在实践进程中 ,政治创新不能局限于政治领域 ,而必须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入手 ,根据社会及政治发展的规律及要求来推进。 相似文献
18.
李清泉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58(1):93-98
当代大学作为非营利机构,要体现教育产业的公益性,以及教育本身的特征。但非营利机构也会有部分经营活动,因而当代大学的经营之道应是:建立国家层面上大学评估与国家拨款新机制,建立以经济核算为核心的大学内部分权管理机制,建立大学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大学专业设置与评价的社会化与多元化以及促进大学基金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张立友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1):92-98
科幻小说是成功走向世界的中国好故事。它的域外经典建构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实践。后人类、精神生态、赛博格当代世界科幻经典主题满足了域外读者的期待视野;域外的深度阐释与评论打造与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专业出版社、权威科幻期刊、网络媒体等跨媒介出版流通推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深层次传播,有助于拓展作品的经典性。当代科幻小说的域外经典建构路径展示了文学在异质文化语境中的文本重塑与价值再生产,对推动中国文学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转变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牟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5(5):1-5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普适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适性的坚持和发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容的世界性体现,是中国模式和经验的普适作用,是世界文明成就的海涵吸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建构理论自身的普适性,使其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进而反哺世界,实现中华民族对当代世界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