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蓬 《文史哲》2004,1(6):125-130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哲学的二难问题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当代哲学必须面对的哲学问题;当代哲学的主题是如何走进"存在"本身或"是"本身。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是在"无之无化"和"沉默"中走进"存在"本身或"是"本身的。马克思的哲学在时间上是历史的,在意义上却是当代的,他关注着人类存在的意义;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就在于面对康德的问题,在"实践论转向"中,让我们从哲学的"言说"走进现实的"感性生活",在"社会批判"中创造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马克思哲学的"存在论"意义就是"改变世界"。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群众观是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一个根本性的部分。在深刻批判和根本翻转以往哲学的群众观的过程中,马克思超越"哲学家的世界"将目光转向"群众的世界",并以此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域。马克思以"群众原则"根本区分了"消灭哲学"的两种方式,以"群众原则"确定了自身哲学的基本走向,以"群众原则"确立了自身哲学的历史原则、实践原则和整体原则的基本规定和现实根基,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通过根本变革"群众的世界"来实现人的解放,必然成为马克思的群众观的基本诉求。"未来哲学"不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抽象哲学,而是包含着哲学并把哲学之外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共同纳入其中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的"科学",其表现为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整体性关注。  相似文献   

3.
"内在超越"与哲学的批判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外在批判"为根据的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批判由于其"外在性",被证明是一种无根的、独断的和独白的,以否定现实生活世界作为归宿的批判.要克服哲学批判性的这一深层困境,就必须克服"外在超越"的哲学前提和思维方式,在保持哲学超越性视野的同时,消解其外在性及其由此所带来的抽象性与独断性,实现从"外在超越"向"内在超越"的转换.在实践哲学的范式内,马克思以一种辩证的方式理解哲学的"内在"与"超越"的关系,从而实现哲学批判的实践理性转向,使哲学的批判性真正成为了内在于现实生活同时超越现实生活的真实力量.由此,哲学批判的主题和内容不再来自于先验的理论原则而完全来源于生活实践;哲学批判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对现实世界的裁决和评判,而成为生活实践的内在环节与推动力量;同时,哲学批判的实践理性转向集中体现在了哲学批判的思想旨趣和理论功能上.  相似文献   

4.
翟岩  张云鹏 《北方论丛》2004,1(4):113-116
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海德格尔开篇就提出了"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的问题.之所以这样发问,是因为他首先深刻地反思了西方从古希腊哲学到德国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历史.接着,他又批判了近代哲学用"思"去规定"在",也就是控制论、价值化、世界资源化、利益最大化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论,从本体论出发,以"在者"为起点,吸收了"生存哲学"和"生命哲学"的精华,以时间为视域,来说明"此在",进而领会"在"和"无",从中导出了生命及其意义.推倒了古典哲学形而上学的神像,重开了哲学之思.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有两种大相径庭的观点:其一,认为马克思哲学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本体论借以立论的那种绝对化的思维方式,进而提出了理解现实的人和人与现实生活世界关系的新的世界观,对此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生存论转向”等观点;其二,认为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与核心,马克思哲学并未超越“本体论”,而是开创了本体论的新视阈,对此有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等观点。就后者而言,对马克思哲学在何种意义上建立起自我本体论存在着相互抵牾的认识,部分学者认为仅把马克思哲学的实质或核心界定为实践还不够,实践是一个过程,马克思哲学本体论是实践过程本体论。  相似文献   

6.
杨谦  王思鸿 《中州学刊》2014,(3):120-12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深刻转变,取得丰硕的思想成果。从"物性"到"感性",从单向对象性到双向对象性,马克思由思辨唯心主义转向感性唯物主义;从自我确证到感性确证,从精神批判到实践批判,马克思由唯心辩证法转向唯物辩证法;从抽象人到现实人,从自然界到人类世界,马克思开始由人本学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迈进。马克思此后的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形成的理论成果而不是与之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7.
近康德式与近黑格尔式解读的冲突是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在于两种解读遵循了从马克思思想出发寻找与康德或黑格尔思想关联的"平行进路",把德国古典哲学的进程"默认"为"直线型"或者"跨越型"。对此,我们选取"康德和黑格尔思想关系问题"为视角这一"颠倒式解题进路",扬弃国际学界关于二者关系的"衰落说""完成说"和"变革说",以黑格尔对康德批判的文本为依据,论证出康德与黑格尔关系的"断裂说"。以此观之,马克思思想实现了对于"断裂"的承认、弥合和超越,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得到重新理解,近康德式和近黑格尔式解读的冲突也得到合理融合。更为深远的思虑是,整合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将为未来研究带来宽广空间。  相似文献   

8.
一“实践论转向”对本体论问题的遗忘一般认为 ,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 ,是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转向了“实践论”。这种概括在学术界一度曾被指认为“实践论转向”。似乎人们总是习惯于抓住马克思哲学中的这一根基性范畴 ,即“实践” ,来以此寻求、确认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性质。比如人们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辩证法” ,“实践的思维方式”等。人们所以把马克思哲学视为“实践论转向” ,大致出于以下三种考虑 :第一 ,马克思哲学以“实践”作为新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 ,因而超越了本体论。人们所以把马克思哲学称为“实践论”…  相似文献   

9.
人们通常关注康德先验逻辑的知性特性而忽略其辩证特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未能深入理解康德先验逻辑的知性特性。通过深入研究康德先验逻辑的知性特性和辩证特性,我们不仅揭示了康德先验逻辑中所蕴含的对象性思维方式,以及在这种思维方式的指导下被人们忽略的先验逻辑中的实践和辩证法内容,而且还展现了蕴含在康德先验逻辑中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辩证法批判和实践转向的具体内容及内在困境。这些无疑对于我们真正理解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切实深化马克思辩证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以及丰富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具体内容是有助益的。  相似文献   

10.
张盾在 《哲学研究》2021年第3期撰文指出,学界对马克思哲学革命中的认识论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范式,是在康德、黑格尔、马克思之思想史关系的框架下,追问马克思理论中到底有没有可称之为认识论的内容.马克思对近代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影响,为了发现和建构马克思的认识论问题,需要依托康德和黑格尔的理论遗产.  相似文献   

11.
王庆丰 《中州学刊》2005,1(3):167-169
马克思终结了以往全部的形而上学,他试图走出一条哲学现实化的道路,而这条道路的根本就在于实现哲学研究视域的转换,从"彼岸世界"转向"此岸世界",即"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当马克思把哲学的视域投向"此岸世界"以后,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便呈现出解放的理论旨趣,关注人类的命运和致力于人类的解放就成了马克思哲学所肩负的学术使命.在此意义上,马克思的学说可称为人类自由解放的学说.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学术研究在指涉葛兰西的政治哲学时,常常从分析其市民社会、国家以及领导权等理论问题入手,而从葛兰西与他的思想先驱马克思之链接来看,他的政治哲学之构造的根本支点却是"实践哲学"。一方面,葛兰西讲的实践哲学经由文化范式,顺滑地过渡到政治哲学的理论逻辑中来;另一方面,葛兰西把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哲学置放于一种总体性的理论视阈中进行审理,从而也成功地开显出政治哲学的理论空间。根据葛兰西指认的问题来反观马克思,我们同样能够看到实践哲学与政治哲学的内在贯通。不过,这一信息在相沿成习的学术讨论中经常"被遮蔽",由此导致对马克思实践思想和政治哲学的双重误读。所以,沉潜到葛兰西实践哲学的背后,进而开出通往马克思哲学之解读的特定路径,意义将是非凡、深远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深刻地领会马克思哲学的丰富内涵,有必要重新理解和厘定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前提。这需要着眼于两方面:一是扩展,二是深化。既要超越德国古典哲学的范围,考察古希腊及其哲学、浪漫主义思潮、基督教传统与马克思哲学的思想史联系;又要重新挖掘康德、黑格尔同马克思之间思想史联系的丰富性。古希腊哲学中的理想主义、自我意识、自由意志、自由、时间等思想因子,影响了马克思哲学的致思取向和风格。作为马克思人的存在的现象学原初范畴的实践所固有的敞开性和生成性,更本然地表达着浪漫主义所推崇的表征"生命"的"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马克思拒绝了基督教带给人的满足的虚拟性质,却保留了满足本身并追求其历史真实性,他终其一生致力于人性和历史在辩证否定的意义上的双重回归。马克思哲学事实上提出了"超验规定的历史建构如何可能"这一核心问题,它类似于康德式的问题,却使之不再囿于认识论问题,而是变成存在论问题,从而赋予超验性以实践对经验世界的创造性建构之义。马克思哲学除了把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改造成为实践辩证法以外,还把他的绝对精神的现象学重铸成为人的存在的现象学。所有这些,都透露出马克思哲学之思想史前提的多维丰富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哲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认识世界,更是要改变世界.以感性活动为基础的"感性世界",不是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之上的,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不断变化和生成的.通过"感性世界"的确立,马克思实现了哲学范式的根本性转换,表现为从"理论世界"到"现实世界"、从"哲学"到"非哲学"、从"观念批判"到"资本批判"的三重理论维度.  相似文献   

15.
近年国内的马克思哲学研究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为了重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合法性,马哲研究界首先把深入反思和批判教科书体系的内在问题作为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新的逻辑起点;其次把"返本"即深入解读马克思哲学原著作为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关键环节,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还原本真的马克思"和"解释学语境中的马克思"两种不同的解读路径;最后把"开新"问题即如何呈现"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问题"视为马克思哲学的合理的逻辑归宿,其中也产生了 "生存论转向"和"面向现实的社会历史辩证法"两种不同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斯宾诺莎哲学最重要的概念,学界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自由伦理学、自由神学三个维度对其自由哲学展开了多重考察。然而,斯宾诺莎的自由哲学在这三个层次上都表现出了一种严重的分裂和不连贯性,无论是政治哲学的、伦理学的还是神学的考察都陷入了"神秘主义"与"激进主义"的二难困境。"摇摆"(vacillate)于这种二难困境中似乎是斯宾诺莎情感学说的一个吊诡,但仍然可以从其整个哲学体系的强烈"二元论"倾向中得到解释。自由哲学的分裂在根本上是一个本体论问题,斯宾诺莎的最终解答是为"理性人的联合体"提供一种超越于分散大众(masses)的本体论地位。"理性人"概念反思的是中世纪拥有灵魂独立性的个体,是对早期现代主体性的一种描述和预示,合理看待这一概念的哲学史意义可以给我们诸多启发。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哲学中国化"也许不是中国的一个现实问题,但它却是现实中国的一个哲学问题.时代和民族铸就的哲学语境,不仅满足了这个问题逻辑要件的要求,而且也在所给予的现实依据中赋予了它的全新内涵.作为当代中国哲学问题的"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是中国当代哲学研究清理地基的理论自觉.它在消解这一问题历史语义基础上所彰显出的民族主体性原则,构架了历史与现实、民族与世界的理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中国哲学将在以民族的基因与现代世界的对话中,铸成一个现代民族的心智品质.经历了历史的冲刷和现实的拷问之后,"马克思哲学中国化"成为拓展当代哲学思想空间、从而成为一个能够为中华民族带来无限希望的"问题",这表明它已经不仅仅是中国马克思哲学的问题,而且是中国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方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上表征出"批判"的内在本质,从而有别于康德哲学之"批判"、黑格尔哲学之"批判"和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批判"。马克思立足于全面异化的现代生活,通过"描述"而揭露,通过"揭露"而"批判",通过"批判"而改造,通过改造而实现人的解放、自由与幸福,由此构成马克思生活哲学批判性推进的内在理路,从而展现马克思生活哲学批判向度之"事实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科学性"与"革命性",以及"现实性"与"未来性"的内在统一,科学地回答了"何谓批判""如何批判"以及"谁来批判"三个基本问题,由此构成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批判逻辑。  相似文献   

19.
青年马克思从"法哲学"向"政治经济学"的思想转变,是以突破"法的形而上学"之层层迷雾,追寻"现有之物"的过程。对"私有财产"的批判性考察,才是青年马克思从"法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原因。但在"康德—费希特法哲学""历史法学"与"黑格尔法哲学"中,"现有之物"不是被抽象原则所遮蔽,就是被毫无原则地尊崇,或者被思辨辩证法所神秘化。重新梳理青年马克思的法哲学之旅,对于揭示马克思对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方式,明确当前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拓展方向,具有极强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德拉-沃尔佩认为马克思的哲学方法既不是先验主义的,也不是经验主义的,而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新实证主义的.他致力于探讨马克思与黑格尔在哲学方法上的对立及其前者对后者的超越,并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与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完全对立的"科学辩证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积极的理论意义的.但沃尔佩从实验的角度对马克思的实践方法论的注解,注定了他必然与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真谛擦肩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