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执行我国新近提出的“新工科”建设政策,需分析该政策的形成机制,文章基于多源流理论,尝试对我国的“新工科”建设政策的形成过程的各种因素和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与社会需求和国际趋势不同步的高等工程人才质量堪忧。在作为“政策共同体”的专家学者和媒体等的积极推动下,政府层面的多项顶层发展战略分别构成了我国“新工科”建设政策的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三种源流共同作用,推动了“新工科”建设方案的开启,政策得以正式确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科高校办学特点,运用"大工程观"的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创新性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课程体系。实践表明,"大工程观"课程体系对该专业的专业建设、科研发展、学生就业发挥着核心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中4所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深入剖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而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四维平台”课程体系,探析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四维平台”课程体系的实施建议和对策。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四科(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旨在加快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是对信息的搜寻、加工、理解和建构性重组的能力,是一种高阶的学习素养,亦是创新创造的素养。变革和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是实现新四科建设目的的重要手段,对此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Python文本挖掘技术,对新四科政策文件中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学术、科研相关主题词进行挖掘,发现学界在政策解读、认知能力、教学方法、教育主体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随后在问卷和模型设计中提出研究薄弱的四个假设,选取重庆具有代表性的六所高校开展调研,运用问卷调查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检验模型效度。基于以上的研究,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质量提升路径:贯彻新四科等高等教育政策,构建以元认知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内容,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建立教学馆员追求长期专业化发展的激励机制等,以此改进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和机制,推动我国新四科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高职应用英语专业2007、2008、2009届毕业生翻译类课程的教学内容需求、教学效果等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为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英语翻译类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介绍新工科的历史渊源,阐述了新工科的内涵与特点。在对全国安全工程专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情况,确定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提出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深化两上与两下改革、强化学习考核、增强学生的三创能力、加强协同培养和育人的培养路径,为安全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定借鉴。不断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要求。最终为服务国家战略及其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工科学生是我国制造业的主力军,创新能力是衡量学生是否满足"新工科"建设要求、满足中国加入"华盛顿公约"后对工科学生教育培养的要求,是衡量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现有的工科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创新动力不足,不能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造成资源浪费。本文在讨论新工科背景下工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从学科交叉设置、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平台搭建三个方面培养工科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学理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在新文科背景下如何通过理念创新推动外语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实践中要挖掘、整合思政元素,将其系统化后自上而下地融入外语课程教学中,形成一个“课前思政导入”“课中细化分解”“课后拓展巩固”的闭环系统,构建外语教育“大思政”格局,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相统一,实现“教书”与“育人”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9.
对照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工科的要求,现阶段中国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如现有培养方式无法满足新工科人才的需求、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与国外人才交流的渠道、教育实践环节薄弱等。新工科背景下,国际化人才需要具有国际化思维、跨界整合能力、多元化知识架构、跨文化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培养国际化人才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要建设多学科融合的师资队伍;三是要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四是要推进教材和教学方式更新;五是要搭建国内外合作交流平台;六是要强化技能性创新教育和实践训练。  相似文献   

10.
工程伦理课程是新工科背景下的必修课程,其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掌握。分析工程伦理课程的重要性、线上教学模式与混合教学模式,深入理解“双线混融”教学模式及其优势,有助于工科学生将自己所学的工程伦理理念应用在工程实践中,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我国倡导立德树人的背景下,新工科的提出将成为促进工程教育全面改革创新的突破口。新工科的建设实际是建立在中国多年来积累的实践人才不足、高技能人才缺乏、中国传统制造业面临重大挑战等问题之上的。无独有偶,西北联大在其处于特殊历史时期下的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理念、方式和当前新工科时代的育人目标、人才培养特点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相似性。西北联大高等工程教育具有极大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价值,其所强调的工程教育结合实践、课程设置培养全面型人才等各方面的探索,成为当前工业4.0模式和中国制造2025计划下探求新工科发展路径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针对目前高师专科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三偏病灶”,提出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三个基本原则,设计了符合素质教育宗旨的五大课程体系。该体系可称为“太极图模式”,即:一条中心线-审美素质;两个基本点-专业课和职业课;三维互涉圈-文化课,活动课,兴趣课。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日趋专业化、细致化,亟需围绕学科专业方向统筹规划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上海理工大学以“工程伦理”课程建设为核心,系统化构建适用于工科专业的“课程思政2.0”体系。首先,打造具备“国际化”背景,“专业化”教材与“系统化”设计的“工程伦理”精品课程。其次,利用工程专业的项目集管理PgMP和敏捷项目管理ACP的高效模式,精准构建以“工程伦理”为核心的“课程思政2.0”育人体系。通过以上两个步骤,从宏观层面保障工科类专业最终完成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的跨越和更新。  相似文献   

14.
15.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期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河南省作为"一带一路"的中心节点,"一带一路"倡议为河南竹编文化产业构建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构想的背景下,河南竹编文化产业发展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河南竹编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6.
先界定了在工程教育中进行专业文化精神渗透的概念内涵,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从而探讨了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进行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具有:有效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弥补工程院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教育力量不足的作用。论述了可以从借助实践性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来实施工程专业文化精神渗透。  相似文献   

17.
"新常态"是对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特点的新概括。中国银行业作为资金融通的重要中介机构,其服务对象和自身发展也出现了新的情况,所面临的金融生态出现了新的特征。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金融发展模式、经营风险特点、业务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金融生态新的演进过程。金融生态环境的演进必然会对银行业发展产生根本性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必须根据金融生态的"新常态"做全方位调整,明晰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变化和需要,力促自身转型升级,谋求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外语政策是一个国家的语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应确定新的关键语言,并制定基于关键语言的国家外语能力行动方案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中长期外语教育规划。建议相关部门为更多的中国人提供学习关键语言的机会;培养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高水平关键语言人才;建设好关键语言人才库和语料库。在外语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各级政府、外语教育者、外语学习者、非外语专业教师、家长、企业和社会团体均应享有话语权,而相关研究机构应通力合作,做好跨学科的研究工作,并加大实证研究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使命的主要载体,直接决定着教育对象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整体素质,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如何合理地构建课程体系,使其既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能克服教学内容重复、课程体系类同、因人设课、课程体系的研究错位等当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文章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所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从规范知识体系入手来规范课程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新文科”建设已成为中国打造高等教育大国和建设创新型强国的关键战略决策。如何以双向全球思维来优化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加快“文科国际化”发展,推动“新文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在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性环境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建设“新文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解决文化交流、文化融合和文化输出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