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管制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中国行政改革的新取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官僚制基础之上的传统管 制型政府遇到了来自理论和实践中的种种危机与挑战.为应对这种危机,西方世界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政府改革运动,摒弃了传统的管制型政府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建立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速,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日益增多。为应对社会风险的挑战,应构建善治结构,健全社会管理格局;加快包容性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政府公信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善治要求政府承担更大的责任、安排更多的财政预算、更有效的政策和政治方面的制度创新,促进社会建设的良性发展,赢得绩效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政府能力有限性和社会资本的下降与丧失的双重背景下出现的一股潮流,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缺乏理论分析.有鉴于此,我们在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时空特性基础上,提出"善治"和"重建社会资本"的双重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4.
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政府善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善治则是当代政府治理的最佳状态和必然选择。从公共服务的视角深入探讨政府善治的价值取向,剖析政府治理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阐明实现政府善治的基本路径,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政府预算改革路径的未来取向当务之急是缩小改革中的政府预算与近期规范化预算目标模式的差距;同时更新观念,进行制度创新,为最终实现规范化的政府预算远期目标模式,构造一个支持和强调预算的公共责任与追求绩效和预算支出的货币价值最大化的预算环境.  相似文献   

6.
我国政府预算改革路径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政府预算改革路径的未来取向:当务之急是缩小改革中的政府预算与近期规范化预算目标模式的差距;同时更新观念,进行制度创新,为最终实现规范化的政府预算远期目标模式,构造一个支持和强调预算的公共责任与追求绩效和预算支出的货币价值最大化的预算环境。  相似文献   

7.
民生幸福是民众根本利益的现实诉求,是衡量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效果的根本标准,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改革发展合法性的应然尺度,对于一个社会的治理来说,实现民生幸福才是最终目的。政府善治是政府与民众合作、追求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治理理念和方式。政府善治与民生幸福有着内在的贯通性:民生幸福、安居乐业,社会方能长治久安;政府善治是民生幸福的外部条件和手段,只有实现政府善治才能为民生幸福提供丰富的社会公共资源,从而保障民生幸福。  相似文献   

8.
政府善治是政府治理的目标取向,它是伴随着政府治理的产生与不足而出现的对政府治理的一种替代性概念。政府善治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协作管理过程,它的本质就在于要求做到政府与公民基于信任基础上的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这种合作管理的基础是在公民中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以信任、规范和参与网络为主要标志的社会资本。  相似文献   

9.
政府网络化管理--我国行政改革的新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里,政府所处的公共管理环境及行政生态环境与以往相比都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机构改革如何在新环境中找到一条更适合自我发展的道路,跳出原有机构改革的模式,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图从政府上网,即从网络化对政府管理的影响的角度出发,审视我国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相似文献   

10.
内生态型政府的内涵及其善治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理论研究的精细化、深入化,与外生态型政府相比,内生态型政府兼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政府生态化重塑的双重功能,追求五位一体的生态理念,进而实现政府善治的目标。而要实现这种由"外"向"内"思维路径的根本性转变,必须确定五位一体、生态优先的治理战略,网络治理、合作治理的治理理念,垂直化和扁平化相结合治理结构,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治理体制,生态服务、生态管理的治理风格,唯才是举、德才并重的用人机制,以及电子政务、人本服务的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善治视野下的有限政府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各民主国家纷纷通过实施依法行政、监督和制约政府的行为及防止行政权滥用来重塑 政府形象,打造取信于民的信用政府。与此相应,实施善治,构建政府与公民、市场和社会之间良性互动 的关系便成了当代政府治理的必然选择。其核心在于有限政府的塑造。对此本文略作分析。  相似文献   

12.
“合作政府”:英国行政改革的新走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琤 《东南学术》2002,(5):30-35
1997年上台的英国新工党政府一直致力于新一轮的行政改革。本文探讨新工党政府在政策制定、信息技术开发、责任机制重建、公共服务和公务员体系改革等方面的努力 ,考察英国的行政改革由“竞争政府”向“合作政府”转变的发展轨迹以及朝“整体政府”迈进的改革方向 ,并指出这种发展轨迹对于中国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善治的含义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行政改革已取得一定的进展,并把有效的治理作为目标之一。“治理”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长期以来它被广泛用于与国家公共事务相关的管理活动和政治活动。对于“治理”概念的界定,学界意见纷呈,联合国全球治理委员会的治理定义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治理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人民和机构同意的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各种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的制度和规则,但又不仅限于政…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的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始终未能跳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其深层原因是:"全能政府"使政府职能无限扩大;政府职能存在错位、越位问题;干部人事制度不甚合理;监督机制不健全;政绩评价机制不科学.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有限责任政府;理顺党政、政府之间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科学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定编的依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做好机构改革的人员流动工作.  相似文献   

15.
治理与善治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一种新的治国理论,作为政府管理中的一种“舶来品”,善治理念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有其必然性。中国政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致力于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改革,这为善治理念在当代中国的引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社会环境,其在我国政府管理改革中的突出意义是进一步推进全能型政府的解体,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政府改革坚持“公民导向”并引入“顾客”理念,可为善治思想在我国的进一步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机构整合要积极探索职能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的部署,2008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正式体现了大部门体制思路.大部门体制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政府组织形式,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大部门制改革有利于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必将成为未来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社会转型的加速,城市治理现代化成为公共治理的重要问题,传统“善政”管理模式日益显现出局限,“善治”治理模式应运而生。“善治”是一个以政府为主导,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社会公众等在内的多元治理结构。我国城市社会管理主体日益多元化、公民主体意识日益明晰化、国家政治生活日益法治化,为“善治”提供了现实性基础。转变政府职能、精简政府机构、引入市场机制、推动公众参与、完善法治体系、创新治理手段,是我国城市实现“善政”向“善治”转型的实践理路与方法论选择。  相似文献   

18.
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政府能力有限性和社会资本的下降与丧失的双重背景下出现的一股潮流,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于城市社区建设的目标模式缺乏理论分析。有鉴于此,我们在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时空特性基础上,提出“善治”和“重建社会资本”的双重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文化不但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表现和成果,而且也是争取自由的结晶。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文化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人们追求自身完美和社会完善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府——中国政府改革的新取向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今年是 中国政 府上网年 ,旨在建 立“电子 政府”。责 任政 府、法 治政 府的 相继 提出 适应 了 中国现阶 段政府职 能和权限 具体内 涵的变动 性,是对 后者作 出的 适时 合理 定位 。而电 子政 府的 创建 与推 动, 则为政府 行政权能 转变的现 实化与 有效化提 供了一 定的物质 设备与技 术路径 支持。这 为行政权 力结构 、行政运行的方 式的变革 与提高, 为政府施 政能力 的改进甚 至对中国 民主政 治的发展 ,均提供 了新的可 能性空 间。因此 ,它是 中国现阶 段政府改 革的又 一新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