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战期间,回族人民始终是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保卫祖国,赶走日本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一、抵制日本侵略者分裂我中华民族的阴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日本军国主义者欲征服中国,培植亲口势力,与满、蒙一些上层贵族相互勾结而成立的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联合委员会”,妄图分中华民族。这给中国的抗日事业造成重大损害。当时回族在西北地区具有雄厚的军事、经济实力。回族散布在全国各地,民族意识又很强。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多次派遣特务和亲日分子到西北…  相似文献   

2.
<正>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长达八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解放和团结抗日的旗帜,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在全国人民支持、配合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斗争,打败了日本侵略者,为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作了极大的贡献。抗日战争时期的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也就是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从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到抗日战争胜利,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曹敏华 《东南学术》2003,(5):148-153
全面抗战爆发后 ,东部和中部的数家钢铁厂内迁西部。以此为契机 ,在国民政府的主导下 ,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建立了许多冶金工矿企业 ,冶金工业获得全面的历史进步 ,其产品源源不断地供应兵工企业 ,对战时军事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为中国抗战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4.
迂曲折的潜流与汹涌澎湃的洪涛──论中国抗日文学之两翼的发展态势王新兰自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上台湾省,到一九四五年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整整五十年,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强盗的艰苦卓绝的一段峥嵘岁月。它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史上...  相似文献   

5.
武汉保卫战(又称武汉会战),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为保卫华中重镇——武汉,与日本侵略军进行的一次重大战役。这是一场守土卫国、捍卫中华民族尊严的正义防御战;同时,又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上规模最大、动用兵力最多、会战时间最长、作战地域最广、日军损失最重的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虽然由于国民党当局坚持片而抗战的路线和单纯防御的战略方针而最终未能守住武汉,但它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消耗了日军大批有生力量,挫败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一举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使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阶段过渡到战略相持阶段,对中华民族的自由与独立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抗战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了大举侵占中国东北的行动,对此国际上两种性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当英美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统治集团根据绥靖日本的政策而各行其打算时,苏联是世界上唯一坚决要求对日本侵略者实行集体制裁的国家。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中,苏联人民给了中国人民全面的援  相似文献   

7.
李斌  王旭 《理论界》2004,23(6):335-336
勤劳奉公制度(又称勤劳奉仕制度),是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东北人民无偿出卖劳动力的一种所谓的义务出工制度,这是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东北人力资源,强制东北人民出劳工的罪恶制度。  相似文献   

8.
《琼州学院学报》2017,(3):114-120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了漫长的全面抗战时期。由于日本侵略者有意识的以大学等高等教育设施作为破坏对象,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但是中国的广大高校师生没有屈服,为了保存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根脉,纷纷踏上艰苦卓绝的内迁之路。《申报》作为当时全国影响力较大的报纸之一,以极大的篇幅直观地展示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9.
东北抗日战争是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的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全中国而首先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率先对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顽强斗争.在长达14年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地处祖国东北边陲松花江下游、黑龙江中下游以南、乌苏里江以西的广大三江平原地区,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以弱胜强,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英勇不屈,歼灭了大  相似文献   

10.
(一) 九—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进行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压迫的斗争,并建立了自己的抗日武装力量——东北人民革命军,后改为东北抗日联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日本侵略者将共产党和抗联视为心腹大患,采取了种种血腥镇压的措施。 1.广布密探网和侦察网。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为了彻底清除共产党组织,在各阶层人群中网罗了大批密探。这些密探有公开的身份,以一定的职业为掩护,甚至伪装爱国,发表一些进步言论,具有较强的欺骗性。在“旅馆、妓院、剧场、商店、古玩店等处有计划地设置密探网”,还“有组织地建立起了侦察网。即在管内各机关、各团体、各民族、各行各业以及一切可能成为情报来源的地方建立情报点,有系统地进行组织和布署”。既便是像黑龙江省抚远县海青镇这样一个临近边境的偏僻地方,也设有二个情报点———佐滕洋行和福泰祥。  相似文献   

11.
<正> 毛泽东深刻指出:“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面对日本侵略战争的威胁,中国人民以特有的姿态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取得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给我们以深刻的历史启迪。 一、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抗日战争是侵略与自卫、正义与非正义、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越南一些御用史学家秉承黎笋集团意旨,故意歪曲历史,将1873——1885年中国人民支援越南抵抗法国侵略者而引起的中法战争,诬蔑为两个帝国主义争夺殖民地;将为保卫越南独立而英勇战争的中国军民,与屠杀越南人民的法国刽子手相提并论。因此,有必要用具体事实来阐明历史真相,清除政治骗子们在中越关系史上散布的迷雾。资本主义列强角逐远东、阮福映开门揖盗十九世纪中叶,当时处于落后状态的远东各国,几乎都成为列强瓜分的目标。越南不但被法国殖民主义者内定为“法兰西国王王冠上新增加的一粒明珠”,而且还被当作使“亚洲诸民族、首先是中国尊奉法王为唯一国王”的整个战略中的跳板。因此,法国侵略者在鲸吞越南的同时,也将触角伸向我国西南各省。中越同时成为法国侵略者的掠夺对象,因而促使中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东三省 ,把东北变成了它独占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在东北的残酷统治和经济掠夺 ,对华北移民的限制政策以及日人向东北的移民狂潮 ,使近代以来华北人民的“闯关东”活动被迫中断。此后 ,这一活动被纳入了日本侵略者的战争轨道 ,不能自由发展 ,其实质是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华北劳力的强制掠夺。  相似文献   

14.
胡移山  姚志敏 《理论界》2005,(11):158-159
本文回顾了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推行奴化教育的历史,探讨了东北人民反殖民奴化教育的特点,深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殖民奴化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卢沟桥之战是日本的预谋,日本侵略者的野心触动了华北军民的觉醒。卢沟桥之战爆发后,全国人民一致支持29军的抵抗。因日方实施和谈阴谋,以及南京政府与冀察当局的相互猜忌,平津相继落入敌手。平津沦陷及日军的残暴激发起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举国抗战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6.
卢沟桥之战是日本的预谋,日本侵略者的野心触动了华北军民的觉醒。卢沟桥之战爆发后,全国人民一致支持29军的抵抗。因日方实施和谈阴谋,以及南京政府与冀察当局的相互猜忌,平津相继落入敌手。平津沦陷及日军的残暴激发起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举国抗战成为共识。  相似文献   

17.
魏晋时期,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移民分外迁与内迁两种。外迁移民类型主要有躲避战乱、灾害型和政府强制型。外迁关中移民结局大多悲惨,或被杀、被掠,鲜有光鲜于世者。关中移民内迁亦有两种类型:一是统治者为充实长安,维持政权与发展经济而进行掠夺性移民;二是周边地区人口主动迁至关中。内迁移民从不同方向而来,具有多方向性、民族复杂性、多元性的特点。内迁移民对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唯一取得胜利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伟大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抗战的最前列,担负着领导抗日战争的重大历史责任.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高举抗战大旗,以民族大义为重,动员全民族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进行英勇的抗日武装斗争.经过八年浴血奋战,终于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佛教徒何明栋1931年“9·18”事变后,日寇大举入侵我东北三省。在这民族存亡紧急关头,全国广大佛教徒与全国人民一道奋起抗日,中国佛教会常务主席圆瑛法师立即发表《为日本侵略致彼国佛教界书》,指出日本侵略者“竟以侵略之政策,占据中国领土...  相似文献   

20.
唐正芒 《云梦学刊》2003,24(4):43-48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对中国文化进行肆意摧残,为了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高等院校、文物国宝、重要报刊等文化机构、文化设施及文化团体,尤其是大批文化名人,纷纷内迁西移,这在实际上形成了中国文化重心西移的历史壮举。它不仅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和精英,而且大大改变了西部文化的落后状况,对今天的西部文化大开发也有重要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