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榆林南部丘陵区观念落后,生态环境差,经济、教育基础薄弱,是榆林经济发展的后进地区。通过加大投入力度,转变观念,调整经济结构,密切与发达地区联系合作,才能促进榆林南部黄土丘陵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开发状况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榆林能源重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及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着重大影响,在一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可以决定某些地区经济的兴旺或衰亡.气候变化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土地沙漠化及动植物的地区迁徙,特别是近代的气候异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良好的城市形象在城市的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对榆林市的区位、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以及榆林地区的垄断性资源的分析,针对榆林城市形象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榆林特色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期望找到建设榆林特色城市形象理论支持,并能用于实践。使得榆林城市建设成为独具魅力和吸引力的城市。  相似文献   

5.
在晋陕蒙汉族民歌类型区划、结构区划的基础上,聚焦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指出其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民歌数量巨大,体裁特征突出;民歌影响力甚巨;民歌分布地域差异鲜明;形态特征明显、相似度较高,并佐以直观的音乐地图。同时,揭示了地理区位、自然地理、政治历史、现代革命、方言等因素在榆林—忻州民歌核心区形成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宋元说话中,原是儿女故事与英雄传奇并重的。早期的章回小说首先突出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这时,重建历史秩序的英雄事业成为叙述的重心,而“家庭”与“色”这一纯粹的个体欲望,便被视为英雄实现建功立业这一社会欲望的障碍,成为备受冷落又无法摆脱的情节——它实际成为一种潜在因素,而支配着历史传奇的整体结构。当小说完全摆脱了对帝王将相的描写,当英雄走向神魔化、走入家庭闺阁的市井风情时,这一潜在因素便逐渐走向了前台。从历史传奇到神魔到世情,女性形象逐渐由湮没到喧哗,但个中的否定内涵却是一脉相传的。  相似文献   

7.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已走过了40年的光辉历程。40年来,她经历了绥德师范学校附设的师专班、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绥德师范学院、陕西省榆林地区中学教师学习班、陕西省榆林地区中学教师进修学校、陕西省榆林地区五七师范学院、延安大学榆林教育革命基地、陕西师范大学榆林专修科、榆林师范专科学校等各个历史阶段,后与榆林农林专科学校合并(1991年11月),成为今日的榆林高等专科学校。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西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日益严重化以及对我国生态、经济安全的全局性影响决定了我国应更加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由于传统环境民事、行政责任规制的疲软,西部生态环境保护的刑事法向度供给便具有了其历史的必然与必要。扭转以往的人类中心主义道德伦理范式进而转向更为科学合理的生态中心主义是环境刑事立法的应然选择。基于社会利益格局的改变、道德共同体内涵的拓展与社会风险管理的需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为纲重塑我国环境刑法是西部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惠升教授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6(5):F0002-F0002
惠升,男,汉族,1956年出生于陕西清涧县,哲学教授,现任榆林学院政治经济与历史学系主任、管理学院院长。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于陕西师大马哲原理硕士课程班学习结业,1991年9月至1992年2月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马哲原理博士课程班学习结业。1984年7月任榆林师专政史地教研室主任,1990年4月任政史系副主任,1992年11月任政史系党总支书记,1996年9月任榆林高专党委组织部部长,1997年1月任榆林高专党委委员,1997年10月兼任榆林高专党校副校长。  相似文献   

10.
榆林地方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榆林历代和建国后地方文献情况的叙述,试图对榆林地方文献的全貌和发展历史作一大体勾勒。分析了建国后榆林地方文献的特点和不足。对今后榆林地方文献发展方向作了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皖北地区重点发展的是历史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发展在战略层面被忽略。文章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考察等对皖北历史文化与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与分类统计,结合皖北旅游发展的现状,对皖北历史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协同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并提出了旅游规划一体化、景区景点旅游无障碍、产品联合营销、历史文化与生态资源保护等实现协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就经典话题作了历史性表述 ,并从历史的角度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文学生存的生态环境 ,指出了文学的形态总是和它的生态环境相适应的 ;常规经典形态是专制意识时代的产物 ,多元意识社会有没有经典及会产生什么样的经典 ,今天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顺应了时代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实现美丽中国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如何持续推进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烟台市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高起点的发展基础,具有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独特优势,近年来,烟台市不断追求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在提出“美丽烟台”理念、制定城市生态发展规划、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城市综合治理的投入、培育生态共识、健全生态机制等方面探索有益做法,力图使烟台市成为“经济美、环境美、社会美、生活美”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三峡生态金融系统的基本概念。三峡生态金融系统的基本模式是区域生态、经济、金融、科技等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在结构、功能、行为上既遵循生态规律 ,又遵循经济规律的金融发展模式。三峡生态金融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服从和服务于三峡生态经济区建设 ,通过金融政策导向 ,运用多种金融工具 ,引导和推进三峡库区沿着可持续发展方向 ,实现从工业化欠发达区域向生态化区域的跨越式发展。通过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等途径和方法 ,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的发展目标。为此提出了增强金融比较优势、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应对WTO挑战、构建生态金融安全区、综合开发利用政策资源、建立经济金融协调机制和重视民间投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论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认为不同文明时期人们的世界观是不同的。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在不同的文明时期世界观是变化的。文中具体阐述了各个文明时期人们世界观的特点,并较深入地分析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文明的发展与世界观的变化是互为因果的关系。生态文明时期,人们的世界观将达到很高的境界,这有助于生态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上看三峡库区自然灾害随历史进程发生频率不断增高;造成库区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气候本身的变化和人为干扰,尤其是明清以来人口压力和“山田”农业经济的扩张是库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化成灾主导因素。当代库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应考虑历史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对生态问题的书写已经更为充分,更为繁盛,生态报告文学、生态诗歌、生态散文、生态小说等层出不穷,徐刚、于坚、李存葆、叶广芩等作家的生态文学创作使得中国文学的绿色之维真正复活。他们大都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尊重自然生命的内在价值,对现代文明展开了严厉的批判,呼唤着对人类未来具有根本意义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8.
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生态维度的新审美观,是生态文明的产物,且生态美学学科的发展将有利于实现人类用“整体观”视野看待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利于促进人类“诗意栖居”的生存观、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和“生生之关”的文化进步观的实现,生态美学的生态文明意义莫过于此。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经典生态学时期对植物、动物的研究到现代生态学时期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生态学也日趋成熟和完善。在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其对人的关注也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研究客体开始了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向,即人类生态意识渐渐觉醒,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生态学出现。人类生态学已成为生态研究的重要动向,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对于政府与企业、社区、生态型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各界公众形成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要认真正视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的主要困境,采取生态合作治理制度建设的有效举措,遵循生态善治的原则,以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所组成的生态治理联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信息公开制度、生态治理协商民主制度、生态治理集体行动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促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