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释名》的作者及成书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熙所著《释名》是我国早期著名训诂著作,与《尔雅》、《方言》、《说文》齐名。对于它以声训“推论称名辨物之意”,前人已有很多鞭辟入里的阐发。但是关于它的作者却还存在不少有待廓清的疑问,至于它成书的确切年代则更是个悬案。由于资料的极端匮乏而且每有抵牾,刘熙的生平事迹今天几乎一无所知。《三国·吴志·程秉传》云:“(秉)逮事郑玄,后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士燮命为长史”;《薛综传》:“(综)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士燮既附孙权,召综为五官中郎将。”《士燮传》:“建安十五年,孙权遣步(阝少马)为交州刺史。(阝少马)到,  相似文献   

2.
中文系蒋凡著《叶燮和原诗》一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该书对明末清初的重要文艺理论家叶燮的生平、思想和学术渊源及其创作实践作了认真的梳理,尤其是对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原诗》,更从思想内容、理  相似文献   

3.
周汝昌同志在《红楼梦新证》中指出,叶燮和曹寅有交往,而且叶燮的父亲叶绍袁编的叶氏一家的诗作《午梦堂全集》“颇予《红楼梦》以一定影响。”叶朗同志根据他的材料推断说,作为曹寅这样著名藏书家和出版家之后的曹雪芹,也完全有可能读过叶燮的《已睦集》,特别是其重要美学著作《原诗》。但是,诸家于叶燮美学思想对曹雪芹的影响,一  相似文献   

4.
人们最熟知的晚清诗人,无疑是龚自珍、魏源。至于姚燮,知道的人还不多。早在清末民初,陈琰就为他鸣过不平:“(燮)与魏默深、龚定庵、蒋剑人同时,才气学识足以凌轹魏、龚,蒋剑人非其敌也。……死后名不甚彰。当世崇拜龚、魏而无一人知有姚氏者,殆文运未昌之故欤?”(《艺苑丛话》卷四)姚燮(1805——1864)字梅伯,浙江镇诲人,有《大梅山馆集》等行世。他是著名的画家、著作等身的学者,更是个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他的骈文、词曲并负时名。而诗歌创作最为出色。当时许多诗人,不分年辈先后、流派殊异、成就  相似文献   

5.
话美三题     
幼闻:杨州八怪,板桥尤怪。然而,不知怪在那里。最近,读《郑板桥集》,才有点领略,真要求说出它的全部,难哉。板桥以画竹、兰、石出名,画石专画丑石。“——丑字则石之千态万状,皆从此出”。“燮(板桥)画此石,丑石也;丑而雄,丑而秀”。板桥画兰,曾画《破盆兰花》、《半盆兰蕊》,说什么“而今究竟无知己,打破乌盆更入山”,“盆是半藏,花是半含;不求发  相似文献   

6.
查考唐代职官的工具书,有吴廷燮《唐方镇年表》、劳格等《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赵钺等《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严耕望《唐仆尚丞郎表》,这些书为查考唐代中央机关的官员和各地节度使提供了不少方便。但一直缺乏一部查考任职情况更为复杂、任职人数更为众多的州郡地方行政长官——刺史的工具书。而刺史的任职情况正是广大唐代文史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清代文学批评家叶燮及其诗论专著《原诗》作为考察对象,意欲探求叶燮的人格构成对其批评活动的影响。笔者认为,以儒家人格为主导、道家人格为补充的人格是中国古代批评家的人格结构,而伦理道德的批评形态则是传统文学批评的一大特色。叶燮及《原诗》正体现了这一特色  相似文献   

8.
定羲及简题定羲1.厂(x)在[a,习J几的有限函数作分割D: D:劫=a相似文献   

9.
梁廷柟 (1 796~ 1 861 ) ,字章冉 ,号“藤花亭主人”。有一姊一妹 ,无兄弟行。生有二女 ,均早夭。父某 ,表字礼觐 ,号“澹缘居士”,曾读书于太学。夫人陈氏 ,福建人。居士始家顺德伦教 ,以地方不靖 ,曾先后移寓大良和佛山。族祖善长 ,字崇一 ,号燮庵 ,乾隆进士 ,曾为白水县令 ,后擢升建宁府同知 ,卒于官。著有《广东诗粹》《赐衣堂文集》和《鉴堂诗钞》。《广州府志》有传。善长之孙梁之任能承家学 ,从游者众 ,澹缘居士即为从学者之一。梁之任门下有何太青 ,号藜阁 ,即廷姐夫 ,顺德羊额人 ,嘉庆十四年进士。《广州府志》有传。廷师辈 ,…  相似文献   

10.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以号知名于世。江苏兴化人。他不仅是我国清代的著名书画家,而且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松轩随笔》,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但“词犹胜于诗,吊古摅怀激昂慷慨,与集中家书数篇皆不可磨灭文字。”(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后人为词,学板桥不已。”(《白雨斋词话)今存百廿篇,此为他精选传世之作。在《题陈孟周词后》的序文中记道:“陈孟周,瞽人也。闻予填词,问其调。予为诵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不数日即为其友填二词,亦用《忆秦娥》调。其词曰(略),予闻而惊叹,逢人便诵。……拙词近数百首,因愧陈作,遂不复存。”仅在范县一次就焚词近数百首,可见板桥词作甚多,因精选之严,删余无几,当为叹惜。《板桥词》中“歌咏百姓之勤苦”,抨击黑暗社会的凡三十余首,如《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潍县竹枝词》、《浣溪沙·老兵》、《瑞鹤仙·官宦家》等;怀古抒情词约三十二、三首,如《念奴娇·金陵怀古》、《青玉案·宦况》、《满江红·思  相似文献   

11.
傅玄生平及其生活时代傅玄(217—278年),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省耀县)人。出身仕宦之门,其祖父燮,为东汉汉阳太守;父干,仕曹魏扶风太守。傅玄少时“博学善属文”,长入仕途。先后任县令、太守,“所居称职”(《晋书·傅玄传》以下引文凡未注明出处者均同此)。西晋建立后,进爵为子,屡迁至太仆、司隶校尉。晚年因忤犯权贵而免官,寻卒于家。  相似文献   

12.
叶燮“诗是心声”初探──兼论古人艺术和人生的理想潘殊闲清初著名文艺理论家叶燮在《原诗·外篇上》中说:“诗是心胄,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应该说‘“诗是心声”这一思想并非叶燮首创。从《尚书·舜典》的“诗言志”、《毛诗序》的“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相似文献   

13.
唐诗当分期否?该怎样分?这是一桩既老且新的公案。宋代严羽、明初高(木秉)是唐诗分期理论的姣姣者,而明末清初的钱谦益和清人叶燮却对严羽、高(木秉)的分期颇不以为然。钱氏说:“世之论唐诗者,必曰初、盛、中、晚,老师竖儒,递相传述。揆厥所由,盖创于宋季之严仪卿,而成于国初之高(木秉)。承讹踵谬,三百年于此矣”(《唐诗英华序》)。叶燮亦云:“高(木秉)、严羽辈、创为初、盛、中、晚之目,以自夸其鉴别,此乡里学究所为,徒见其陋而  相似文献   

14.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诸侯的位次,是该表的一大疑问,如位次的不当、《史记》和《汉书》对位次的不一致等。前人夏燮、梁玉绳等都有所论及,但不全面。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结合《史记》的其他篇目,拟对这个问题作一个全面分析,论证了在高帝、高后、孝文时对位次排列的不同标准,概说了位次的流变面貌。  相似文献   

15.
《老子》通行本第一章(《道可道》章)总论世界起源,但文义简古,论老者解说不一。兹就本章文义之可异议处并其道论逻辑,略陈拙见,以求教专家学者。“道可道”“名可名”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首二句通行本与湖南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甲、乙本(下简称帛书本)文字基本相同。于字义有异议者唯“道名可常”四字。四字关涉道论逻辑处拟后文述及,此处讨论末道名二字。此二字论者皆以为言词文字之谓,清俞正燮更谓道特指言词,名特指文字之义。他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西方叶燮《原诗》研究领域的突出代表,霍松林和卜松山两人研究的显著差异在于叶燮诗歌本体之"志"与"情"的倾向性不同,主要表现为: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研究思维方式上的不同,理论视点上的差异和范畴阐释上的差异。霍松林以国学的功力和本土化的视野着力于唯物辩证的阐发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挖掘叶燮诗歌"言志"之本体;卜松山则以西学的根基和跨文化的视野致力于文本细读与范畴阐释,咀嚼叶燮诗歌"缘情"之"怎是"。  相似文献   

17.
清代初期的文学理论家叶燮,在他的《原诗》中,对于文学的形象思维问题,作了相当精辟的论述。认真研究叶燮的形象思维理论,对于我们今天讨论形象思维以及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在《原诗》中,叶燮明确肯定,文学创作主要是形象思维。他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盖天地有自然之文章,随我所触而发宣之,必有克肖其自然者,为至  相似文献   

18.
清代叶燮(1627—1703)的《原诗》,是我国古代的一部诗论杰作。它探本求源,提出了一套颇为完整的诗歌创作理论,被当时誉为“直抉古今来作诗本领,而痛扫后世各持所见以论诗流弊。”然而,这部著作提出的许多问题,都是“合诗与文而论之”的,有待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只就它的创作论——理、事、情、才、胆、识、力作初步探讨。 (一) 叶燮把诗文创作分为我者、物者两大因素,也就是所谓反映和被反映的两个方面。我者,包括才、胆、识、力;物者,指理、事、情。叶燮肯定文艺作品是客观事物与作者头脑相结合的产物,并对客观事物和作者  相似文献   

19.
贾汪位于苏鲁两省交界处,清光绪六年(1880年)夏,洪水剥蚀地面,贾汪境内初现煤苗,清光绪八年(1882年)胡恩燮遂在贾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了贾汪百年煤田开采历史。时光转过百年,2001年7月22日的一场矿难,贾汪这个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不得不关闭了123对小煤  相似文献   

20.
陆震,字仲远,又字仲子,号榕村、北郭生、蓼村、种园,兴化人,是郑板桥的老师。《板桥集》中多次提到这位老师。如:《板桥诗钞·七歌》第七首:“种园先生是吾师,竹楼、桐峰文字奇。十载乡园共游憩,状心磊落无不为。”《板桥词钞·自序》:“陆种园先生讳震,邑中前辈,燮幼从之学词,故刊刻二首,以见一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