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0年代末以来,后殖民主义理论逐渐被中国学者置于汉语语境之下进行研究。特殊的政治文化背景使中国的后殖民批评不可避免地带上某种民族主义色彩。自1990年代中期至今,后殖民理论的中国话语总体上在朝着思考理性化和全面的方向迈进。文章简要介绍了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研究背景,并试图从理论评介与理论实践两个维度进入,描画后殖民主义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概况,并分析和点评了其中的不足,希望国内的后殖民研究话语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思想内容进行梳理,深化了对两种理论的认识。前者主要是一种文化批评理论,后者则主要是一种翻译实践理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的揭示及其对抗上,不同点在于翻译作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践行的一个场所,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主要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关系变幻莫测,具有东方血统和生活经历的知识分子进入西方学术界,冷战结束后民族主义重新崛起,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对民族文化独立性的追寻.后殖民主义借用的思想资源主要是非洲的殖民主义批评话语,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就其基本特征来说,后殖民主义从文本解读入手,着重分析东西方间的文化关系,并表现出超越民族主义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张艺谋电影后殖民主义批评由于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警惕和对民族文化的守护显示了独特意义,但是由于其本质上的文化冷战思维色彩、本土主义立场与西方中心化潜在观念的天然矛盾与混乱,文化民族主义色彩的制约以及全面解构后的失语与缺席,使得它在中国当代电影的民族化与世界化方面逐渐丧失了诠释的理性和建构的力度。由此,对张艺谋电影乃至整个中国电影而言,超越后殖民,方为自强之道。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经济发展、拥有治外法权的外国租界的存在以及民族主义幻想与实际的革命经费的需要等综合性因素,在上海出现了中国人开设的早期股票交易所。上海近代股票市场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其投机性质十分明显。上海作为半殖民地和中西文化交汇处的特点决定了其股票市场和民族主义、中外文化、道德伦理冲突纠结在一起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6.
公园是由近代西方殖民势力引入中国的,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空间,伴随着殖民主义的渗透而成为政治空间。在初期因禁止华人入园而引发公园运动,形成了中国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深刻民族集体记忆,而且公园中的殖民主义纪念建筑进一步刺激着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因为如此,中国人自己在建造公园时更突出民族特色并强调教育功能,从公园名称、空间布局和建筑到公园功能都体现出民族主义精神。公园问题折射出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西文化融合、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冲突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7.
赛珍珠拥有跨文化身份和多元文化观,与后殖民理论家有着诸多异同。她从积极的意义上言说中国,解构殖民话语霸权对它的歪曲和丑化;在与明恩溥的个案比较中可见,她和殖民主义文化立场有着巨大差别。这一切证明赛珍珠有鲜明的后殖民性,对她的研究可以和后殖民主义建立起联系。  相似文献   

8.
由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的历史沿革,可知后殖民主义之后的发展方向为:既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又反对自闭的民族主义,在各个国家或民族文化自主的基础上,实现多元文化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前殖民地国家与民族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撞中开创出新的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直面后殖民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后半叶 ,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在全球基本结束。同时 ,一种新的殖民主义———文化殖民主义悄然兴起 ,理论界称之为后殖民主义。放眼新时期文论 ,我们对西方大量的引进和借鉴 ,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有效地推动了国内文艺理论、文艺思潮的发展和繁荣。这种引进和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却导致了以欧美为文化中心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危机。这种现象确实应当引起文艺理论界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然而 ,我们不能囿于后殖民主义理论 ,在中西文化交流问题上裹足不前 ,我们应该以一种跨文化的开放式姿态 ,直面后殖民主义 ,推动我国文论的现代化 ,促进其与世界文论的接轨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意义上 ,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逊是一个英雄 ,他以其顽强、坚韧和智慧与艰险的自然环境作斗争 ,最终成功地成为荒岛的主人。但在后殖民主义视野的观照下 ,鲁滨逊这一英雄形象被解构 ,而代之以早期殖民者形象。在旧殖民体系已然瓦解的今天 ,西方文化市场仍存在一种倾向 ,即持“西方中心论”者歧视、扭曲东方文化 ,只有那些符合其心目中所塑造的“东方形象”的东方文化产品才有可能进入西方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11.
民族国家的国际参与形式和多元文化生态提示着当下“全球化”态势下的世界真实,表现出普遍与特殊的焦虑。以自由民族主义为政治认同建构起来的共同体,既保持社会的公共价值和普世要求,维护个人自决,以及不同文化和谐共生及其自由发展;同时又强调民族的自决权利,明确有着自身历史与文化传统、疆域边界的政治共同体的重要性,以及个人能力及个性在明确的政治社会(民族国家)中的最大发挥和发展。自由民族主义为“全球化”图景下文化多元的理想,贡献了一个希望。  相似文献   

12.
拉美民族主义经历了从殖民地时期克里奥尔人的本土意识,到独立战争的英雄们的美洲主义思想,再到19世纪末知识精英的文化民族主义和反美主义,以及二战后作为推动发展与变革力量的经济民族主义。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拉美民族主义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多元化的形式对拉美内政和外交产生了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与全球化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全球化浪潮无可阻挡,趁此勃兴的民族主义也大有铺天盖地之势。除了二者的分歧和抵触,我们更应看到它们之间的良性互动。民族主义参与并纠正了全球化,民族主义对民族文化的保存和发扬使全球化向更公平、更理性的方向发展。全球化也冲击着民族主义理念中的狭隘层面,并为处于转折关头的民族主义的发展提供前提性条件。  相似文献   

14.
《简爱》中的法国形象及民族主义话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结合历史对《简.爱》进行解读,我们就会发现其中使用了一些惊人而谨慎的策略,表达了关于本土民族道德价值的肯定性,同时还伴随着对其他世界价值的贬低。它的叙事经常暗中指导着我们对文化、历史、民族的评价,让我们毫无警惕地走入文明优劣论的盲区。这是作品民族主义话语的表现,也是其潜在的历史性所在。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是一个民族自决、民族自主的时代,又是一个全球化日益铺展的时代。民族主义在受到全球化冲击时,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冲突。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从民族主义的本质特征论述民族主义与全球化是当代并行相悖的两大浪潮,对民族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如何使民族主义与全球化共存共赢。  相似文献   

16.
以王润华、黄锦树等人为代表的后殖民论述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发展受到了中国文学/文化的殖民,因而必须去中国性.通过分析他们的有关言论,及对应东南亚华文文学与中国性关系的梳理,可证明他们的后殖民论述的荒谬性.  相似文献   

17.
<民族主义与台湾抗日运动>从近代台湾历史演进的视角,全方位地诠释了台湾民族主义.该书有两大贡献:一是对台湾抗战史作了填充空白式的研究;二是通过对台湾抗战史的梳理,彰显了台湾民族主义根之所在.该书指出台湾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主义同一血脉,特别指出后来成为台独的所谓台湾意识,是在台湾遭受日本侵略中产生的,而在台湾抗日运动中产生的台湾民族主义恰恰是认同一个中国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