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收入分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另一方面,在公有制企业内部,劳动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按劳分配。由市场经济所决定,劳动力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并且以劳动力市场为媒介,在企业之间自由转移,因而,按劳动力要素价格分配原则与按劳分配原则两者之间是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按劳分配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制定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主要依据。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尤其是股份制普遍推行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按劳分配理论进行新的探讨,井对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形式和相关问题作进一步分析。 传统的按劳分配理论,是指以马克思创立的生产资料共同占有为前提的社会主义时期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在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生产者在生活资料中得到的份额是由他的劳动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特点与个人收入差别的形成与强化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明确地把按劳分配规定为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人们在社会范围内占有生产资料,以及相应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消亡,劳动者能够在社会范围内实现按劳分配。在社会范围内,劳动者提供了多少劳动,在作各项扣除之后,可以领得与他的劳动量相当的生活资料。 可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由于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童筱明 《江淮论坛》2000,23(1):56-61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选择。我们党确立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是对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这一理论的提出 ,是和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联系在一起的 :1992年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与此同时初步提出了新的分配指导思想。十四大报告的提法是 :“在分配制度上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其它分配方…  相似文献   

5.
商品经济·按劳分配·工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提出按劳分配原则时曾经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存在商品、货币。但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按劳分配理论必须在新经验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共同认识。另外,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即使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劳动者付出的劳动也必须经过迂回曲折的途径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依据。这一点也已为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但是,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应当怎样发展,则存在种种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派认为,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应该是“两级按劳分配”。先是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然后是企业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国家对企业的按劳分配以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商品中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总量为尺度。在这里,按劳分配的“劳”是价值。而另一派则坚持按劳分配规律的主要内容并不因存在商品经济而改变。他们既不同意国家与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是按劳分配关系,也不同意按劳分配的“劳”是价值。我认为两大派学术观点的分歧,首先来自方法论的不同。主张“两级按劳分配”的同志,一般只强调按劳分配规律在社会主义分配领域的决定作用,只用这一条规律来分析当前曲折复杂的分配过程。而不赞成“两级按劳分配”的同志,一般认为支配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并不只是按劳分配一条规  相似文献   

6.
一、十三大报告中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的总体论述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如何获得个人收入?解放三十多年来,我们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按劳分配。社会主义是凭劳动,并且只凭劳动获得个人收入,这似乎是勿庸置疑的。然而,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讲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时,提出要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制度。然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的三个基本前提,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中还不可能完全达到;在学术界对按劳分配制度也有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劳动存在多样性、复杂性,因此个人收入的分配应按效(益)分配,这种分配方式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8.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合理性及制度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实行、能否实行、如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是学术理论界必须作出科学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劳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基本、最根本手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既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也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与市场经济存在一定兼容性.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着特定的内涵,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有所不同,诸如劳动的内容和形式不同.按劳分配的标准、范围、程度、形式不同等.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主要制度路径是在所有制制度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在企业生产经营层面上,实行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分配;在企业内部分配中,规范要素收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整个社会国民收入分配中,依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原则搞好分配调节和调控,确保劳动收入占主体地位,使劳动收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效率与公平一直是困惑我们的两难问题。由此,人们考虑的重点不是怎样想办法把“蛋糕”做的大一些,而老是围绕着怎样把蛋糕分配得公平一些作文章。而在“左”的指导思想下,由于颠倒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由于离开效率,离开大力发展生产而谈公平,从而企图超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通过不断变革生产关系,而追求所谓“一大二平”的分配形式,甚至把“按劳分配”当作资产阶级法权来批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此《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已作了明确的论述:“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笔者认为,坚持效率优先、兼项公平不仅是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分配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各种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薛为昶 《东岳论丛》2003,24(6):47-5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方式和其它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础,借助于商品、货币形式通过市场来实现。市场经济不仅与按劳分配有兼容性,而且为按劳分配的完善和科学实现提供了条件;按资分配和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关系中的辅助因素,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贯彻效率优先的同时,保证社会公平和公平程度的提高;社会保障在调节和保证分配公平,提高社会公平程度,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然而,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如何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临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王克忠教授专著《论商品型按劳分配》一书,是在新的条件下对按劳分配作出系统研究取得的一项新成果。该书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理论性。书中把马克思设想的产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与实践中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  相似文献   

12.
自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以来 ,国内理论界的争论一直是相当激烈的。目前 ,这一争论仍在进行中。笔者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按资分配等几个方面作一探讨 ,就教于广大读者与专家学者。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势必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即要求建立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  相似文献   

13.
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真正的按劳分配──与刘解龙等同志商榷余陶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将对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带来新的特点,但不是否定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然而有的同志认为按劳分配是集权计划经济或产品经济的产物,而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正确说明这些分配方式存在的原因,科学分析它们的性质,有助于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解决好现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笔者就这介问题作点引玉之谈。  相似文献   

15.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由于多种经济成分的存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居民个人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具有客观必然性。完善市场经济一般制度是提高整个社会个人收入水平和实现按劳分配平等目标的前提条件 ,但是市场经济本身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收入平等。坚持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使社会生产关系的结构和具体形式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 ,促进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公平 ,这是实现社会主义平等目标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一项重要的原则。只有认真地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在这里,“劳”是按劳分配的核心。因此,对“劳”的理解是否正确,对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决定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收入分配结果要体现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生产要素进行收入分配,按劳分配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一种表现形式,为实现社会公平目标,还需要建立对按生产要素分配结果进行调整的收入再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下有效的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理性和可行性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分配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社全分配制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按照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逐步建立一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使每个劳动者和社会成员都有一定社会保障的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是形成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支柱。 党的十四后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并不仅仅同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相关,它还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因而,各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至少要受到劳动诸因素的影响。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主要有: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显然,其中许多因素不同劳动者的劳动消耗相关而同经营有关,是经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经济中劳动者个人收入问题,不仅是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物质利益,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就我国当前现状,对劳动者个人收入差别的变动趋势作一探索。深入探索劳动者个人收入的变动趋势,有利于更好地克服平均主义,进行工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劳动者的收入分配政策上,对过去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有所突破,较多的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农村实行的新的分配制度,拉开了收入差距,一部分人开始富裕起来,由此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城市,企业与企业、行业与行业、部门与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