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 "社会主义主旋律".  相似文献   

2.
价值观是事物价值在个人思维中形成的观念。它是一个人对待事物价值的看法。在更多的时候,价值观源于出发点,体现了一个人的心态和视野。Michael Prosser把价值观定义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是最深层的文化。"价值观通常是规定性的告诫,从而使人们区分好与坏、真与假、善与恶。本文从价值观角度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此来加深对中西不同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看待各人的价值高下,常常以其所获得的成就而定。我们一定要问的是:“他是干什么的呢?”而不一定问:“他是谁?”我们常常重视他的名衔、工作、成就、职位和社会地位,因为这一切很重要。对于一个人的最低评价就是一事无成。工作、发迹、金钱——还有比这一切更重要的吗?问题就在于:仅仅是这些,就能使人变得幸福吗?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初青年价值观预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生活中基本价值的信念、信仰、理想等思想观念的总和。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把握:从其形式来看,价值观念是由人们对那些基本价值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所构成,思想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其内容来讲,价值观念反映了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及主体实观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从其功能来看,价值观起着评价标准的作用,是人们心目中用于衡量事物轻重、权衡得失的天平和尺子。总之,价值观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又一次理性升华。本文试图从个体价值认同视角出发,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与个体价值认同间的关系,从社会个体层面探究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与评价、深入价值认同,最终实现个体对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自觉和实践自觉。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社会性和价值多样正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诉求的结果,同时,两者的现实关联强烈地影响着政治国家的存在类型本质。价值视域内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内在命题,这反映了人们对自身生存世界的道德体悟和实践统一的种种疑惑与美好理想。本文从社会公共价值的生成是一种公共生活与制度生产的理想逻辑研究进路方面,探讨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互动关系,重建生活世界与内心世界文化价值观的必有路径。  相似文献   

7.
许欣欣 《社会学研究》2005,20(4):82-119
文章以全国3183名城乡居民抽样调查样本数据为基础,通过与以前所做相关调查进行比较,作者发现,人们职业评价和未来择业取向的变化以及实际的流动状况揭示出中国社会结构深层的变动趋势。首先,精英阶层的分化以及进入精英阶层渠道的增加开始引发中国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和社会结构的重组。第二,社会流动机会结构的根本性变化导致了人们市场取向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企业家作为其社会成就的指示器。第三,价值观的改变引发了中国人整体人格提升的开始。种种迹象显示,历经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由发端时的单方面经济体制变迁时期进入了一个经济、社会、文化价值观全方位整体变迁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公共价值是人们对公共事物以及处于公共生活中的人本身进行评价、选择和改造所使用的普遍性尺度,它要遵守公平性、公开性和公正性等三个原则。但在现阶段,我国公共价值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离,背离了公共价值的内在要求。文中分析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公共价值重塑的必要性,探析了在我国公共价值偏离的表现,进而提出了重塑我国公共价值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传统发展观和消费主义价值观建立在接受性价值观之上,它诱发并强化了人们的贪婪动机,物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是自我需要和社会需要、接受性价值与创造性价值的统一体。本文指出“作为人”的消费的三重规定,并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背景,阐述了通过自主性消费推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解读和掌握其科学含义及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由多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构成,是一个逻辑严谨,层次分明的结构体系。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的关键时期,导致了人们及社会物质和精神的深刻碰撞,引导人们对价值进行热烈且深入的追求及探索。因此,在追求思想统一、人心凝聚的今天,我们必须构建一种新型的适应现代化经济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阶段,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经受各个方面的考验,人们亟待找到一个精神家园。而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各种媒介也在经受来自社会经济、受众分化、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多个领域社会变量的冲击。这些社会变量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发生变化,导致媒介伦理失范行为,甚至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黄秀琴 《现代妇女》2013,(11):172-172,175
本文从人的本质认识开始,分析了以个人和社会两种不同本位的人生选择,肯定了以社会为本位的人生选择的正确性.提出在完善自身中实现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行动理论视野下的当代青年价值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价值观是青年价值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反映。它尤其表现在青年关于自身价值及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看法,是青年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价值观是青年精神心理活动的中枢系统.是其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精神支柱和动力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青年的价值观在时代的发展中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青年一向是变革的动力。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在他们身上通过并实现的,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对青年价值观研究非常重要。笔者认为社会行动理论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有所帮助,并以此为视点对青年价值观进行解读,阐述青年价值观的发展趋势和建设意见。  相似文献   

14.
康静 《现代交际》2011,(11):137-138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利益的驱使,社会道德价值失去标准,人们的价值观发生改变。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一个典型的事件就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高考舞弊行为和这一事件中人们道德的迷失,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5.
周雷  王焕然 《现代交际》2023,(6):98-106+124
韩炳哲在《非事物》中,对信息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信息社会让人们逐渐远离身边实实在在的事物,转而去拥抱转瞬即逝的信息。尽管信息社会释放了大量的生产力,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休闲与游戏,但同时也加深了人的异化。信息的泛滥具有不稳定性,无法给予人们生命的意义,让人们的生活陷入无聊与乏味,并且能够操控人类。韩炳哲认为,扭转这一处境的方式是回到事物之中。尽管韩炳哲对信息社会的批判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也具有广泛的启发性,能够引发人们对信息泛滥的思考与反思。  相似文献   

16.
所谓静力性价值引导是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部分人自觉或不自觉的承担起价值引导的职能,即一种由内而外的自发性引导。思想政治教育自产生以来就规范和引导着人们的价值观,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引导的方式有所不同。如今,在快速更替的社会之中,思想政治中的静力性价值引导能够促使社会形成一种内在秩序。这是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社会现实的应对策略,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价值观是人们对各种人生目的、对实践活动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进行评价与决定取舍时的观点。研究青年的价值观是要了解青年在选择什么,追求什么。青年的一个本质特征是向未来开放,对青年价值观的研究,可以观察与了解整个青年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动向,甚至是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由于青年是社会变革中最活跃的力量,他们的动向又不能不与经济、政治、文化的改革发生密切关系。正因为如此,这个课题在国际上也很受重视。由欧美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乒乓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形势非常迅猛,社会群众基础非常广泛,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我国的乒乓球竞技水平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乒乓球运动的意义不仅是竞技运动和游戏了,其具有了社会属性价值,作为一种体育文化融入到社会文化之中,本文对乒乓球社会属性价值的评价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世间万物唯有人会思考,有理性,而人的理性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结合,它们的结合状态决定了人们的实践方式,决定实践成功与否。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人们物欲的膨胀,致使工具理性压制价值理性而片面发展,威胁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和谐。因此,需要发扬价值理性,使其回归主导地位,完成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保证社会生活的和谐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受到了来自外来文化和现实状况的影响和冲击,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其大学在读期间,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其辨别能力有限,所以常常陷入个人需求与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之中,从而产生消极认识。此文旨在分析造成这种消极认识的原因,并就如何应对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