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语言学在当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从语言学史在整个语言学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从语言学史课程在国内各大学开设的现状与社会对它的迫切需要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开设语言学史课程、加强语言学史的教学与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还论述了国内各大学应该如何开设语言学史课程、中外语言学史目前的研究现状与教材建设情况、语言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任务和方法、中外语言学史的分期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结构──索绪尔结构语言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将其语言学的理论构架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点上,即语言是任意的符号体系,或称之为一种结构。据此,他阐明了语言与言语之间的区别,进而通过考察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相互关系完成了语言学方法论的转向。本文旨在考察索绪尔语言观对现代语言学与符号学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力求从其后继者对他的结构语言现的阐发和清理中找到进入现代语言学与符号学问题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生态语言学: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语言学是在生态语言观的基础上衍生出的新兴边缘学科。语言学者论证了语言物种属性、语言全息态、语言生态系、语言进化律等新的理念,使生态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得到了拓展深化;提出了"零排放"语用伦理、语言公平、RLS工程等生态语言学应用理论,显示了对语用实践特有的指导意义。生态语言学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学科体系也必将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4.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建设的交叉融合性、开放包容性和技术人文性。新文科视域下,我们应从多个维度对认知语言学研究进行观察。从学科维度看,认知语言学研究主要体现在研究主题的不断深化、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跨领域合作以及与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合等方面。从历时维度看,共时层面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话题是历时演变的必然结果,或延续或移变或新发展。从技术维度看,认知语言学研究不断运用最新科学技术于语言认知研究之中,强化了语言与认知的互动关系,试图揭开语言理解与生成的认知运作机制。从时代维度看,新认知语言学研究是当前语言学研究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与“人文学科危机”的产物。从中国维度看,新认知语言学研究是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学术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这五个维度可以较好地呈现“新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时代景观。文章对于提高新文科学科属性的认识以及构建认知语言学研究五位一体的融合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法律语言学属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同时也是法学与语言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法律语言。立法语言是制定法律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表意系统,即制定法律所使用的语言,处在整个法律语言体系的核心位置,是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物权法是民法的一个部门法,物权法的立法语言在语言风格、核心语词及句式模式的选择上具有其独有的...  相似文献   

6.
哥本哈根学派及其代表人物叶尔姆斯列夫的语言理论继承并发展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的语言观,同时把现代逻辑学、心理学、数学等研究方法与语言学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系列用于指导语言学研究的标准和原则,具有很大的前瞻性,丰富了语言学的方法论,对现代语言学的纯理论研究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语言学的研究中区分语言和言语,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自从索绪尔在本世纪初提出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理论以来,无论是索绪尔本人还是后来的研究者,仍然把语言体系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使语言学的研究重点较长时间地停留在语言的结构体系上,忽视了对言语的研究。体现在词义研究方面,只重视对语言系统中的静态备用意义进行研究,而忽视了对言语表达中的动态使用意义的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语言学、话语语言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的发展,言语被看作语言学的重要对象开始受到重视,语言学家们不再满足于将语言看成一个封闭的体系,对语言作抽象的、静止的研究,而要求同时联系  相似文献   

8.
围绕着语言问题,索绪尔和梅洛·庞蒂的思考路径不尽相同,但他们的思想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如果说语言在索绪尔那里是一个巨大的符号体系,那么梅洛·庞蒂的语言则包含了语言体系没有承我的、忘却了的以及语言的起源问题。梅洛·庞蒂在深入探究索绪尔语言学的基础上,将现代语言学的一些概念与思维问题相联系,探索了语言意义的创造性和前语言领域,开辟了独特的本体论和语言现象学领域。  相似文献   

9.
清代学者程瑶田的《果裸转语记》从“果裸”一词出发,将与该词相关的332个同源词联贯起来,阐发了“声随形命,字依声立”的音转道理与事物命名规律。在王寅《〈果臝转语记〉现代汉语译本及其学术价值的当代解读》的基础上,对《果裸转语记》同源词进行体认语言学解读,得出程瑶田对同源词的三个体认特征,即突破语体的雅俗对立,体现雅俗共现的现实根源性;突破语词范畴的静态归类,体现语词流转的动态体认性;突破理据性研究的现有路径,体现语词生成的文象融合性。以同源词的三个体认特征为基础,通过对同源词体认机制的探究,构建了《果裸转语记》同源词的体认逻辑,该体认逻辑验证了体认语言学中“现实”因素的基础作用,同时彰显了“语言”因素本身在语词生成与语言体认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语言学和外语教学都是以语言为基础的理论和实践科学。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语言的科学,显然与外语教学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语言学和外语教学在对语言的态度,目标及方法上又有明显的区别。语言在语言学中被看成一种形式系统,而在语言教学中又被看成一整套技巧。语言的研究与那些解释语言现象的理论息息相关,而语言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掌握语言。为了缩短语言学理论和外语教学实践之间的差距,应用语言学,特别是语言教学成了解释语言学理论的重要媒体。应用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应用语言学使理论语言教学向…  相似文献   

11.
语言结构体系是由一系列不同特征、不同功能的语言符号构成的,语言符号在语言结构体系中千变万化,它的特征和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纯语言学意义的阐释范围。虽然结构主义语言学关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对阐释语言结构体系具有借鉴意义,然而能指和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从逻辑学接受"元语言"的观念却应立足语言自身研究语言学的元语言。语言学的元语言是反映语言本质属性的一套概念体系,这套概念体系并非来自语言外部的观念,也并非由个别或少数语言得出的语言观念所决定。在当代语言学中,语言学的元语言问题已是没法忽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泽利格·哈里斯(Zellig Harris)是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继布龙菲尔德之后(也称描写语言学成熟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泽利格·哈里斯的遗产》由他的学生及同事一起撰稿汇编而成,探讨了与哈里斯研究有关的各种语言学问题。从科学语言体系、话语分析与次语言语法、句法与语义、音系学、语言学的应用、数学与形式系统、语言的可计算性及计算机应用方面对哈里斯语言研究及描写语言学的近期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介绍。该书为全面了解哈里斯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为更准确全面认识形式主义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4.
自系统功能语言学创立之初,系统语法的核心地位就已确立。以语言符号的系统观、层次观以及例示化等思想为指导的系统语法,从结构主义、哥本哈根学派和伦敦学派中汲取滋养,对语言系统、系统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示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系统网络的直观精密化表征,系统语法为分析语言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系统思维不仅丰富了理论内涵,而且拓展了应用领域,推动了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人体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框架尚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本文勾勒出的人体的时间语言体系包括时间的持续语言、顺序语言、周期语言、价值语言和联系语言等五部分,人体的空间语言体系包括人体的姿势语言、距离语言和方位语言等三部分。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巴蜀语言学一直以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作为研究框架,重视语言的"本体"描述.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及语言的多向交流,巴蜀语言面貌已发生悄然变化,这就使得很多依靠传统语言学视野的研究出现了局限性.本文旨在倡导一种语言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即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和研究手段去观察巴蜀地域的语言--诸如方音、词汇、方言岛、言语社区、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文本作品语用等的演变,以此构建全新的巴蜀语言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语言学界在研究语言与生态之间相互关系问题上,长期认为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为两种研究范式,同时将语言生态学与生态语言学称之为等同术语。豪根理论与韩礼德理论这两种研究范式实为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即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它们有各自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无论是语言生态学还是生态语言学,都是很年轻的学科,严密、完整的学科体系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对语言生态学和生态语言学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本世纪前半叶,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抽象的结构体系,排斥语言的社会因素,离开让会环境研究语言,致使语言学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六十年代中叶,社会语言学兴起。它采用了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五六十年代,语言学受结构主义的影响局限于语言体系的研究,以致难以解决言语交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此时,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语言学第一代边缘学科便运应而生。它们解决了不少语言学传统领域未能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场"性分析作为语言学研究方法由来已久,发端于洪堡特的语言学体系思想,经过20世纪各国学者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为系统的语义场理论,并主要用于词汇语义的系统研究。20世纪末,在人类中心范式引领语言学研究的背景下,俄罗斯语言学领域产生了语言文化学,相应的,以单一语义研究为核心的场性分析法趋于淡化,而以"语言-文化-民族"三者关系为一体的语言文化场应运而生。语义场到语言文化场的渐变,是语言学范式发生变化的一个必然反应,是语言与文化、语言与认知同步研究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