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略论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外部条件乐国梁按照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工、农、中、建四大专业银行将加快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在转轨之际,商业银行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困难,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探索。在此,笔者仅就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外部条件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专业银行商业化已逐步全面推开;资金要商品化,利率要市场化,银行要企业化,正在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但必须看到,各地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进程中,由于地方政府自身改革的滞后,更  相似文献   

3.
农行城区支行商业化经营策略调整之管见邹晓凡马丽娜在传统的金融业行业分工中,农业银行以农为本,由于受行政、区域、行业界限的束缚,作为农行城区支行,其业务也大都局限在农林水和供销社系统企业的存贷款及结算业务之中,在各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进程中,又由于...  相似文献   

4.
亏损:专业银行必须正视的现实─—对工商银行抚州地区分行经营效益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杨经伟,邓云平,饶波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能否实现这一目标是关系到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专业银行商业化的转轨时期,效益已成为衡量经济是否健康发展的唯一...  相似文献   

5.
农业银行商业化转轨中的问题及对策孙学雷一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面临着较其他专业银行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一是农业银行主要服务于农村经济。由于农村经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环境的约束,不仅农村经济部门本身的经营素质差,而且经营环境也很差,特别...  相似文献   

6.
农行效益增长之我见曹建云今年是实施“九五”计划的第一年,也是农业银行实施三年规划,向商业化银行转轨的关键性一年,专业银行向商业化银行转变,核心问题就是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要认真搞好研究,并采取有力的措施,把农业银行建成一个管理严谨、经营稳健、实力雄厚...  相似文献   

7.
自1993年10月份,国务院做出专业银行进行商业化改革的决定之后,我国四大国有商行便相继实施了转轨改革,经过七年来的改革实践,不论在管理体制方面,还是经营机制上均取得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工作经验及成效,然而与完全意义上的银行商业化经营,还相去甚远。现行的管理体制及经营机制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已制约着国有商行的改革和发展,急需我们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8.
关于专业银行县级支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探讨赖俊峰,徐先明,江美娟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及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国家专业银行要逐步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专业银行县级支行在这一转轨中,无疑有一个相当复杂而艰巨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陆续恢复和组建四大专业银行,形成我国金融体制的主体。然而,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专业银行这一体制已经很难适应新经济体制的需要,亟需进行改革。改革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求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把市场机制引入社会资金的配置过程,实现社会资金配置的合理化,更有效地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已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专业银行加快了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但是,国有商业银行是不是专业银行转轨的最终目标?国有商业银行是否有…  相似文献   

10.
基层建设银行转轨小议方南平,赵一云随着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现已步入实质性阶段,作为长期从事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建设银行同样也面临着如何转轨问题。建设银行由于受其工作性质的制约,服务面要比其他专业银行窄得多。尽管改革以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专业银行要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后,有关方面对国家银行体制改革目标作的表述是:“建立和完善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既然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那么就意味着现行的专业银行,都要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专业银行商业化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系列障碍。现以农行为例,对其向商业银行过渡过程中不协调因素作一些分析。 (一)改革目标和经营目标的模囿性与商业化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贷款,严重地影响了当前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也制约国有专业银行的商业化进程,成为银企共同关注的焦点。解决银行巨额不良贷款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为此探讨了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方案、意义、可能性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专业银行商业化的难题与抉择刘开云李乃君一、商业化:专业银行改革的目标长期以来,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而是政府部门的附属。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资金的运行,都由政府的计划统揽起来,所以企业并不是真正的企业。同样,银行也不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改革开砍的不断深入,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进程日益加快,各大专业银行也加快了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的步伐。作为国有四大专业银行的建设银行,抓住国家进行经济调控的有利时机,适时调整发展方向,通过导入CIS企业形象战略,实施“双大”经营战略和集约化经营管理等新理念、新思路,通过做好金融服务,大力吸收企业存款和社会闲散资金,使建行的资金实力不断壮大、并使建设银行成为中国经济振兴的强大金融支柱。但是,由于宏观机制的制约和微观运作的影响,建设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同时,也遇到了一系列难以规避的风险,诸如:…  相似文献   

15.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难点及对策李凤玲党的十四同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其中一个主要任务是将现有的专业银行逐步转变为商业银行,它指明了专业银行根本的发展方向,但就目前基层专业银行的状况和所处的环境,要实行商业化转变还面临很多问题,存在许多...  相似文献   

16.
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客观上迫切要求银行对现行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像企业一样参与竞争,从而使金融业务的发展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各种金融机构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化银行转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一、专业银行国有商业化的立论基础和必要性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提出要积极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促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并指出金融体制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加快专业银行的改革步伐,使之逐步转变为  相似文献   

18.
专业银行商业化的困难与出路周树仁高秀屏滕永平我国的专业银行制度始建于80年代中期。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专业银行带有浓厚的政府机构的色彩,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我国经济改革初期,它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经济改革计划的实现以及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9.
专业银行基层处应注意提高职业素质李亚雄目前专业银行正处于向商业银行的转轨期。专业银行的基层行处如何提高职工的素质,以适应商业银行的需要,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对此,本文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注重强化领导班子素质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企业领导班子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的矛盾曹庭珍,戴石坚,张新平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变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专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要实现这个转轨则急需解决以下矛盾。一、历史遗留下来的呆滞贷款的处理。目前,在几家国有大银行的贷款中,有不小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