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言虚词“之”的用法,所论甚多,然而,尚有一种用法还未能充分讨论。象下面的句子:(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汤问》)(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例(1)中的“魁父之丘”,“之”用于“魁父”与“丘”之间,例(2)中的“心之官”,“之”用于“心”与“官”之间。“之”的前项是事物之名,后项是该事物所属的一  相似文献   

2.
从"公室告"与"家罪"看秦律的立法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律中,当父家长的侵害对象是家庭中的卑幼时,这种行为属于"家罪"或"非公室告",禁止卑幼控告,但不禁止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控告;当父家长的侵害对象超出家庭卑幼的范围时,这种行为就属于"公室告",家庭卑幼也有义务和责任举报,甚至可以将其捉拿归案以免自己受到株连."公室告"与"家罪"的有关规定,源自法家之君权高于父权、官方利益高于家族利益的政治理念,明显带有限制父权的意图,是法家伦理观念和法律思想的体现,并不符合先秦儒家的家国观与忠孝观.  相似文献   

3.
我国素有“多子多福”的说法。几世同堂,祖孙多代人丁兴旺,关系复杂,亲属称谓自然也五花八门。 亲属有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之分。直系亲属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统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包括父、母、夫、妻、子女等。旁系亲属指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统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包括兄、弟、姐、  相似文献   

4.
智慧·谦虚     
智慧是人的相对完善的认知能力;智慧分为道德智慧和非道德智慧。道德智慧与利人行为成正比而与害人行为成反比;非道德智慧可能与利人行为成正比,也可能与损人行为成正比。要取得智慧,应具备天资,应努力学习。谦虚是较低地看待自己而较高地看待别人的心理和行为;谦虚是一种卑己尊人的大善;人要具有谦虚的德行就应“以己之短量人之长”和“与强者比”。  相似文献   

5.
作文题目 “文明”是具有较高文化的状态,“野蛮”是指蛮横残暴的行为或不文明的状态。“文明与野蛮”既可以指人的具体行为的特点,也可以指人类历史、社会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陈延斌史经伟在《齐鲁学刊))2005年第1期撰文指出,父子之道是中国传统家庭伦理观的核一1、5,部分,“父道”和“子道”是其基本内容。“孝”是为子之道的核心内容,成为支配子女行为的基本道德原则和评价其德行的根本标准,也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范畴。孝作为一种从子女角度来处理父子关系的道德原则,包括以养事亲、以顺悦亲、以功显亲、以义谏亲、以祭念亲、以嗣继亲六个方面的内容;从父辈角度来处理父子关系的、以慈为主要内容的为父之道可概括为父义母慈、正身率下、爱子贵均、端蒙重教。这种以孝、慈为中心的传统父子之道对国人的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对我国当代的新型家庭代际伦理的建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首先,传统父子之道为家庭稳定和睦提供道义支持。其次,可以起到激励人们重视道德修养、发挥社会教化的积极作用。再次,由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同构”,使得“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从而还对国家治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无偿+诺成+非要式”的契约模式下,“道德义务性质”赠与排除任意撤销权的理论正当性可以得到证成。实务中“道德义务性质”赠与纠纷可类型化为四种,应分别予以处理。离婚协议中对未成年子女的财产赠与条款具有“道德义务性质”;夫妻间赠与具有“道德义务性质”;父母对成年子女的赠与原则上不具有“道德义务性质”,但促进成年子女婚姻关系缔结的赠与除外;其他亲属间赠与,仅近亲属及长期共同生活的其他亲属间的“扶助”性赠与具有“道德义务性质”。  相似文献   

8.
道德是什么?     
道德是什么?文章通过比较“道德”与“伦理”、“应该”、“法”之异同而提出: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亦即利害人己)的行为应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  相似文献   

9.
本论文旨在对“道德与思想之意图”提出一背景理解,并且以“血缘性的纵贯轴”做为核心而展开其诠释。首先,笔者经由日常语言及生活世界总的理解,而点出“血缘性”、“道德性”、“土根性”三者关联成一不可分的整体,而此正可豁显其为“血缘性纵贯轴”的结构,此正是“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生长土壤。其次,笔者再点出中国传统政治、宗教与理性的特点是“礼之象征”、“气的感通”与“连续型的理性”,此与西方之重“权力之支配”、“言说的论定”与“断裂型的理性”形成强烈对比。凡此种种,都是“道德与思想之意图”的重要背景,做这样的豁显,将有助于此问题之厘清。再者,笔者经由“君”、“父”、“圣”的分析,点出中国文化传统中“血缘性的纵贯轴”含有一奇特而诡谲的“道的错置”(misplacedTao)之现象,而此与“道德与思想之意图”有密切的关联。最后,笔者以为依循“契约性的社会连结”而构造成的社会,以及依循“委托性的政治连结”而构成的政治,将可以破解传统血缘性纵贯轴下之“道的错置”以及连带而有的“道德与思想之意图”,使得政治与社会之道有一个新的发展可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学术界影响很大的一种观点──、报、因是春秋公认的婚制──提出异议。认为春秋时期指子与非生母之外的父之妻妾同居,报指侄与伯叔父之妻妾同居。、报并非公认的婚制,而是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否定和排斥的个人行为,主要是个人好色无度的品质和大权在握的地位相结合的结果。春秋既不存在“困”这一“孙娶祖的妻”的事实,更无“因”的婚制。春秋华夏族的婚姻形态与社会文明的进程对人伦道德的要求基本协调。  相似文献   

11.
论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界时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区别的研究存在误区,在方法上,他们或从应然到实然,或从实然到应然,而正确的进路应为:从应然到实然,再从实然到应然。诚实信用原则是对私法自治的内部限制,公序良俗原则是对私法自治的外部限制;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权利与权利的纬度,体现了私人之间的利益,公序良俗原则适用于权利与权力的纬度,体现了私人与国家之间的利益;诚实信用原则与公序良俗原则法律效果不同,根本原因即在于背后所涉及的利益不同。  相似文献   

12.
法的语源反映了古代人对法的朴素的看法,人们凭感官认识到:法是和国家制裁相联系的,用以规范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体现一定的公正观,能起明辨是非曲直的作用。古代“法”字以其象形文字的独特方式,为我们今天探讨”法”的定义和起源,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3.
对于刑法第388条之一,即修正案(七)第十三条,以"影响力交易罪"命名不能衔接既有的受贿罪的命名方式,也未能明确其特征,应以"关系人受贿罪"命名。对于不正当利益应做进一步的认识,明确主体的范围。对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应以渎职罪论处。  相似文献   

14.
通行的观点认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彼此是非的问题,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谈的。这种观点将“彼此”理解为“那个认识主体、这个认识主体”,将“是非”理解为“正确、错误”。但这样来解释庄子有关的话语是不通的。实际上,庄子的这段话是从本体论意义上说的:“彼此”是指“当下不存在的事物、当下存在的事物”,“是非”是指“存在、不存在”,这样来解释庄子的这段话,意思十分清楚:它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评价的那样是怀疑论和诡辩论,而是充满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陕北人说普通话时普遍保留五种语法现象:NP+的、VP+不(没)、得+VP、VP+着、语气词“噻”,其根深蒂固的存在给人们学习普通话带来了干扰。我们只有明确认识它们与普通话及古汉语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对应规律,才能在学习普通话时有意识地避免方言句法结构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6.
《渔父》反映的是屈原沉江前生活的一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 ,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种是佯狂玩世 ,逃避现实 ,但并非黑白不分 ;一种是明辨是非 ,宁死不屈  相似文献   

17.
孔子并非单纯肯定“父子互隐”而反对大义灭亲,只是以此命题揭示社会正义即“直”具有的丰富内涵,理解孔子的本意应该从对这一陈述的叙事结构与意义结构的整体上去把握。  相似文献   

18.
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对"红色资源"概念的界定,应以红色资源产生、发展与形成的特定历史时期为前提;以红色资源产生、发展与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为主要依据。应尊重广大民众习俗与心理需求,科学区分和正确处理红色资源"源"与"流"的辩证关系。只有这样,"红色资源"概念界定才能客观反映当时的历史事实,体现其固有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盗”“骗”手段交织案件要准确定罪,亟需考究犯罪实行行为。实行行为是刑法理论中基本概念之一,规范意义上的实行行为就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各种具体犯罪的行为模型。实行行为的实质与构成特征以及实行着手与终了是判断具体事实是否符合犯罪行为模型的重要标准。“盗”“骗”手段交织案件貌似复杂,实则简单:其“盗”“骗”手段交织这种特殊的事实仅符合一个盗窃罪或者诈骗罪的行为模型,即其仅具有盗窃或者诈骗一个实行行为,所以,该类案件只能认定为一个盗窃罪或者诈骗罪。  相似文献   

20.
《庄子·外物》中的重要概念"两陷",并非指"陷入利害两端",而是指陷入是非善恶两端的价值偏执,从而造成选择上的困境.庄子试图消解善恶是非观念的偏执,"不谴是非",摆脱人们所面临的道德困境.这虽然满足了一批隐逸之士的精神需要,但就社会整体而言,和谐的社会秩序必须以良好的道德关系为基础,只有重树道德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价值信念,才能真正解决"两陷"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